早上挤地铁,中午叫外卖,晚上刷手机,打工人如鲠在喉的一天|一席 王小伟

早上挤地铁,中午叫外卖,晚上刷手机,打工人如鲠在喉的一天|一席 王小伟

31分钟 ·
播放数14419
·
评论数87

王小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起床点一份早餐外卖,打开软件叫车或是扫上一辆共享单车,到单位打开电脑浏览飞书或钉钉。这就是现代打工人的一个典型早晨。看似拥有了更多丰富便捷的选择,但构筑起生活的日常似乎也在被工具和技术侵蚀,甚至消失。

王小伟的研究方向是科技哲学,思考现代科技与道德伦理之间的关系。同时,他也关心技术对具体生活的改变:为什么通勤让人疲惫?为什么外卖难以下咽?为什么原本被称之为家的住房成了商品?

日常的消失是一种复杂语境的产物,个体在强大的时代洪流中也存在软弱性,但也许“夺回日常”能成为现代生活里人生意义得以展开的新锚点。而在回归简单又扎实的生活之后,我们也需要去到细微之处,重新审视人与技术的关系。

【时间轴】

01:02 技术的日常审查:把通勤、外卖、手机作为对象

03:17 通勤:一种无意义的损耗

06:20 通勤是因为我们的城市已经完全被消费化、商品化了。

09:26 消费把有血有肉的人推到了城市的边缘

12:00 外卖:难吃,却不得不吃

17:18 年轻人讨厌家庭聚餐,这没问题。但要警惕滑入新自由主义的陷阱

21:29 手机:蚕食一切身体性体验

24:35 手机和资本一起创造了很多虚假的欲望

25:57 夺回日常的各种实践

——26:22 通勤路上,把城市看作一座雨林

——27:07 回到食物本身

——27:42为生活找到锚点

28:35 不让技术垄断我们的生命体验,不要把技术的便利看成是生命存在的全部内容。

📖王小伟老师的新书《日常的深处》已在一席商店上架,欢迎阅读

图片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对日常技术的观察

添加微信yixixiaobian加入听友群。

展开Show Notes
丁丽琼
丁丽琼
2024.3.03
所以通勤我都听播客,时间久了,爱上通勤时光……
KarmaPolice:加一
福涂涂
福涂涂
2024.3.02
标题扎我心
就是在一个太精密协作的集体里 个人的价值越来越低下 确实让人非常沮丧
讲的很差,看得出来基本就是选了一些工作者的日常生活环节然后开始找哲学家讲过的观念去硬凑硬批判,然后用西方一大家子的节日聚餐举例企图论证点外卖多惨,用自己孩子的童言稚语举例来论证现代人异化严重(???)然后估计也是知道没啥说服力和感染力,很喜欢自轻自贱还带上听众(我挤地铁就是蝼蚁,大家也是,吃外卖就是不把自己当人,大家也是)
HD365820k:大哥没听懂没关系,咱不评论就没人看出来你没听懂。
HD82401f:同感,举例试图生活化,但又有点脱离生活硬上价值。古代工作就没有上班路吗,那通勤是否又是蚂蚁一样毫无意义……意义是人自己定义的,做哲学家如果认为除了思辩活动外其他都不具有意义不可能产生价值眼界也太狭隘,而观察、生活也是触发感知思考的一环。的确现代城市超长时间的通勤可能会影响人的思维认知、行为,但现代科技一样可以让人在这段时间充电获取信息而不麻木。
6条回复
潔蘋
潔蘋
2024.3.13
18:05 男性传统上是不做的人 (我记得80-90年 我祖母 春节做个汤圆 要准备一周 捡芝麻 椿芝麻 臼糖 熬猪油 配米粉和糯米粉 这还是在上海)春节要准备大量的食物,非常非常忙碌。这种记忆里的温暖,可能只有男性有。我记得有了龙凤汤圆,我就劝祖母别自己做汤圆了,虽然好吃但太累了。我觉得之所以祖母会有这样的传统完全是因为100年前(我祖母今年应该100岁)她在宁波乡间家里还能有家政人员时的旧习。其实这些所谓的现代给人带来的如鲠在喉,无非是拿今天社会基层的人带入古代中上层阶级的人。今天也有家里请2-3位家政人员,出行私家车,在要求下属996的同时严格控制自己工作与休息日程的人的。大家有看过古宅老友记吗?里面Mary生前过的就是所谓的打一天柴回家,妻子制衣,一家相聚的日子。天啊?有任何人真的倾羡Mary的生活状态吗?我们其实可以做的是,选几天中午自带一个苹果一块全麦面包;通勤的时候利用时间干点自己喜欢的事(买个好点的耳机听音乐剧之类)。科技的好处是虽然我们无法阶级跃升但至少可以利用科技。当然这是科技的一种鸦片一般的性质。但言者口语中的那种所谓的幸福,是眼中的幸福(在别人眼中的,绝非实际经历者的幸福)。真正的脱离科技的幸福,是乔布斯那种创造了iPhone apple PC但是 却限制电子产品使用 在山间大别墅里享受自然、阅读… 的幸福。但千万不要以为基层可以单纯地去学限制电子产品,回归自然就可以幸福。这时候基层应该想到的是终南山里挨饿两个月不知所措的青年和Mary。
上山打渔:+1 听到的这一瞬间,同想到厨房里的女性长辈们,和永远坐在饭桌客厅阳台聊天抽烟的大爷们
Max_max:是的,记忆中的春节女性永远被埋在厨房里,如果那是美好的烟火生活,我更愿意选择现在的预制菜
4条回复
HD732869z
HD732869z
2024.3.06
28:59 完全抵御现代技术是愚蠢的,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让技术即在我们的生活里,又在我们的生命之外
说到通勤,看见北京为典型的北方城市巨大的马路和立交桥,除了令人不安绝望的旷野,我实在难以想象别的。
小陈_R2EM:坐港铁同样令人痛苦,感觉自己是从港铁地图上被动认识这个城市的,从未形成真实方位上的感知,对不同区域方位的判断只来自平面地图上各站点的相对位置
se846
se846
2024.3.22
演讲很有价值,评论区也很有意思。有的人会觉得这是提供了抽象思考的角度,有的人会将其简化为对现实的无病呻吟,我觉得是很可惜的。
aska_xFbV
aska_xFbV
2024.3.03
拿外卖讨论有点勉强,外卖能吃到的种类反而更丰富吧,自己做反而单调,会的就那几种
HD365820k:讲者是在谈外卖还是做饭种类多的问题吗? 他不是说了吗,外卖和做饭的差别不在于食物的多与寡。
Z_Gu9R:那是因为你会的少啊,他是说就算一身做饭技术但是都施展不出来,只能吃外卖。
贺_Umxl
贺_Umxl
2024.3.02
不掉入哲学的a陷阱,就掉入b陷阱,能咋活就咋活,少一点痛苦就行
HD136592z
HD136592z
2024.3.12
生活已经够难了,就别无病呻吟了!有问题的不是手机也不是外卖,而是自己的选择,不能一边享受生活的便利又一边想要住在桃花源里,那个点着炉子的温暖家庭没有他们的烦恼吗?这难道不是披着科学的外衣在贩卖另一种焦虑吗?
说得真好:我需要他们(孩子),胜过他们需要我。在我为孩子操劳的过程中,我建立了爱欲,关注他者超过关注自己,我克服了自恋,让我没有那么焦虑。
金钩
金钩
2024.3.02
外卖很多很用心高品质的啊 到底在说些什么?
潔蘋:说的是北京 上海 我记得刚毕业 陆家嘴午餐便当是又贵又没可吃的 然后附近也没有合适的餐馆
潔蘋:我没有 我毕业找的单位是大学的附属学校 有食堂的 但我同学有几位找的工作是陆家嘴的外资翻译或者其他职位 一开始她们当然要点啊 不点 每天都挨饿吗? 虽然有一位试过自带盒饭(但早上通勤 在夏天的上海 食物会变质的偶尔)然后也没做多久 过两年不到就跳到淮海路(那里附近都是店 很方便午休出来吃饭或者外卖)你可能会说外卖不是可以点远的地方的吗? 是的,但如果在浦东点徐汇的 或者在徐汇点静安的 运费要加20-30多 不合算
3条回复
Crystal_hhh
Crystal_hhh
2024.3.08
人被自己发明出来的东西整不痛快。
05:45 太懂了。。当初离开东京又离开北京很大原因就是通勤占用了太多时间精力,现在在家办公为主、去公司的话路程20分钟左右,生活舒适度和幸福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HD1004234y
HD1004234y
2024.3.05
这种不适感先出现在身上被感知到,再一路从韩炳哲到海德格尔的观念里印证,更能体察到这种现代性的巨大改变。若没有这种感受发生,单纯的要人去反思,大家就不太认可。但哲学不负责感性的调动,它鼓励和要求人反思,在实然面前思考应然,从自在到自为。
11:47 讲得真好啊
DN88
DN88
2024.3.04
简单概括就是干点活吧,你会快乐一点
潔蘋:其实不会 真的 你可以随便问一个单休的人 单休只能用来一天做一周的家务(洗晒 清洁 准备下周的基础食材等等)快乐吗?不快乐! 要知道第一次拥有洗衣机、洗碗机那才快乐呢。不信可以问一下家里60以上的做家务的人。让她们回忆。其实平心而论,工作日晚上花一个小时在野炊里,我也挺快乐的。而如果休息日我也会选择去山野徒步,但毕竟工作日这样不现实。只要不完全沉浸在虚幻中,合理利用,也不错啊。
疾走海星
疾走海星
2024.3.30
这个,一般做饭的是家里的女性,聊天的是男性,现在大家都忙了点外卖了好嘛男的你自己点吧,挺好
乌飞
乌飞
2024.3.15
那些美好的都应该是我该拥有的,但那些背后的操劳都应该与我无关——找到症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