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03 教育与精英家庭的阶层复制:与社会学家姜以琳聊她的研究

Vol.103 教育与精英家庭的阶层复制:与社会学家姜以琳聊她的研究

67分钟 ·
播放数12661
·
评论数112

【本期嘉宾】

姜以琳,上海纽约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其著作《学神:中国“精英二代”如何参与全球竞争》荣获美国社会学协会教育学分会2023年皮埃尔·布尔迪厄教育社会学最佳图书奖。

【高能事物】

姜教授的研究专注于大中华区的教育分层现象以及代际间的社会地位传递。她的研究采用民族志方法,探讨了精英阶层地位继承的过程和成效。

【内容索引】

02:05 《学神》这本书就是在看高中生之间怎样互相“安排”彼此的地位体系、如何维系这种同侪之间的不平等待遇,以及怎么合理化这种不太一样的差别待遇

04:23 整个“学神”的阶级和地位体系本身的存在就很出乎我意料,我在台湾省和美国读书的时候都没听说过这些概念

07:03 作为一个陌生的外来人,有哪些社会学调查研究的方法论可以帮助你迅速融入观察对象的群体中去,并且获得他们的信任?

10:28 之前看过有个段子说,人类学家就是对遥远的人很感兴趣,但是对身边的人漠不关心的一帮人

12:13 学生群体之间似乎天然地共享这套话语体系,不同城市的学生们对“学神”和“学霸”的概念都有着同样的定义,甚至每个概念的举例都近乎相似

13:57 家长和老师们对这套话语体系有一些了解,但并不会把它当作是阶级和地位体系,也很少使用这些概念形容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们

15:33 在这个阶级和地位体系里面,成绩是唯一重要的衡量标准

16:26 这个体系的流动性非常的差,就算流动也多数是向下流动,比如“学霸”变成“学渣”,或者像是“学霸”想伪装成“学神”也会立马被戳穿

20:10 所有的年轻精英都把自己的优秀归结到天赋上,他们不但不会觉得这是后天环境跟努力的结果,而且忽视了整个家庭的支持与付出,甚至老师群体也是这么想的

27:40 老师群体会系统性地存在对学生有待遇差异,他们自己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学生和家长们能感受到,这些都是围绕着这个阶级和地位体系来运转和互动的

29:24 即使在高中毕业之后,高中时代的那套话语体系、每个人在阶级和地位体系里面所处的位置,以及他跟不同的人打交道时使用的策略,这些都会延续:精英的复制在走出校园之后依然生效、精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2:36 这套话语体系会增强某种程度上的阶级固化吗?

34:06 中国社会里面有很多人普遍自我认同是中产阶层,不会认为自己是精英,因为人性就是永远向上比较

37:21 有没有人会觉得自己其实不应该得到或者不值得拥有这么多财富,这是一个有趣且有价值的研究话题跟视角

40:00 对中国教育体系最常见的批评之一就是说学校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43:42 研究发现,无论世界上哪个国家,不管他们采取的是考试还是申请的选拔制度,全社会前10%的学生都是一样的优秀

44:02 在高中阶段,家长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48:58 考试比申请更有利于阶层流动,但其实这两种选拔制度都没法做到足够公平,阶层自我复制的动力要远远大于呼吁和追求社会公平的声音

55:17  经历过选拔性考试的精英在单一维度上的专注力、持久力和续航力是无人能敌的;申请制的好处在于让学生可以全面发展,不过很多找不到自己兴趣和优势的人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无所适从、完全失去了做任何事情的动力

58:49 《学神》的写作并不是为了批判这28个学生,大家阅读的时候要从个例中抽离出来,去思考这些现象为什么会出现,精英们到底是如何完成阶级复制的

01:03:34 下一个研究选题跟上海精英女性有关,需要听友们的帮助

【图书购买】

Study Gods: How the New Chinese Elite Prepare for Global Competition (《学神:中国“精英二代”如何参与全球竞争》)

【往期链接】

Vol.9 学术视角下的秀场女主播:与董晨宇聊《制造亲密》和《做主播》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pr@freesvc.com)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展开Show Notes
gegrgr-
gegrgr-
2024.4.10
26:48 可想而知世界是多么巨大的草台班子,北京最厉害的名校里的老师的认知水平就是如此,这完全不出乎意料,因为我现在回想起我的老师们,他们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相当浅薄,那样家世背景和层层选拔上来的孩子,不是他们教,或者说任何人来教,都无甚区别
赵亚洲:作者的观察不是基于大样本的,所以更适合的理解方式是把作者的观察当做一个切片,实际上认知更深的老师当然是存在的,且在北京的环境下,这类老师的密度也不低
洗澡时间来一首:斗胆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不是为了替老师辩驳。那种贵族学校,家庭优势可能在每个学生身上都一样,比如对学习的支持,可能每个家庭提供的能力不同,但都保证100分这个水平无难度达到,可能有的家庭可以提供到200分,有的家庭提供到1000分,但对于这些高中生来说100分足够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这个环境中家庭就不在是一个变量。但对我们普通生而言,一个班级家庭那就是千变万化。
6条回复
对精英最好辩护是哈耶克以及他的自由主义,对精英最现实的抵制是特朗普的上台,最赤裸的宣誓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返老还童:对你这段话最现实的嘲讽是,说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国帝制维持了差不多2k年
播客不能多听:确实挺悲哀的,我也不能为2k年间的人道歉吧,对吧。在2024年我能做的就是我不会保持沉默,我会说不,希望你也可以
古牧君
古牧君
2024.4.10
感觉跟《精英的傲慢》里交相呼应的内容很多。
至于北京顶级名校老师的局限性,很简单啊,因为他们一直在那个半封闭的小圈子里,而且教书大于育人
Y丫丫
Y丫丫
2024.4.10
嘉宾的口条太棒了啊
建议姜老师看看郑雅君的《金榜题名之后》,现在的研究还是有一种资本主义社会的味道,没经历过高考大省高考的人,讨论的很多都是想当然,不符合中国社会基本面
Y-lin
Y-lin
2024.4.11
1:02:17 这里嘉宾老师不是很想承认自己是精英阶层 有些许的黑色幽默了
gaoyong
gaoyong
2024.4.11
知不知道还有一种叫“学酥”,就是要父母使劲捏一下会学霸一会,不捏就会散掉,这是大部分中产娃的现状
法师含
法师含
2024.4.10
推荐嘉宾联系“来都来了”播客的两个主播,丸籽和Nicole,完全符合“上海30岁左右高知高收入单身女性”画像
Yipyip:我也想到了哈哈
22:09 学生阶段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天赋,成年后更愿意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个人努力和高瞻远瞩。有意思
48:13 为什么需要做备案的都是妈妈
HD637072v:网络名言:爸爸死了
瑞奇卡:同问!爸爸去哪儿了
LaSentinelle
LaSentinelle
2024.4.11
39:44 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想去做喜欢的事”命题其实已经明显反映了不平等。
小孩不承认家庭的付出,或许有一方面是因为家庭的付出给他施加了很大压力提出很高要求,而忽略一些情感需求,诸如有的父母会说“全家人为了你怎样怎样,你应该怎样怎样,你还有心情去玩”这种。
雪文Shervien:家长对阶级维持的恐慌传导到了孩子身上,孩子会认为自己负担了一家人的压力,自己为了阶段性成功付出了本年龄段所有的情感需求精神需求,而这种精神异化比谁谁给自己做了几次饭而重要得多
媛子_
媛子_
2024.4.11
申请制和高考制,哪一种更有利于阶层流动?很有意思的讨论
哄哄_WOKl
哄哄_WOKl
2024.4.13
好无聊的题目 还能出书?!
HD637072v:恰恰相反,媒体博客,国内国外的争相报道已经从不同渠道看到这本书的推荐证明市场非常感兴趣
HD977865i
HD977865i
2024.4.12
06:38 语气好活泼哈哈哈哈,姜教授的课应该很受学生欢迎^_^
茄爸
茄爸
2024.4.15
50:43 确实如此 高考不完美 但还是给了普通家庭孩子一个奋力一搏的机会
Nephee
Nephee
2024.4.12
嘉宾研究的课题感觉精英的傲慢已经将这件事说清楚了,落实到我们的国情和现实,情况也差不多,如今对衣食足和仓禀实赋予了更高的要求而已
1:05:47 我是社会学背景的男生,建议姜老师在研究上海精英女性择偶的时候,也找一些男生做做访谈……
拉完吃吃完拉:肯定会的 就像她访学生也要访家长访老师一样
安妮羊:研究女性择偶为什么要采访男性?
5条回复
LaSentinelle
LaSentinelle
2024.4.11
37:43 社会主义者会觉得自己不配拥有
23:11 家长好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