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了这么久的历史,你有没有发现 推动历史的 并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人其实是被动的参与者,事儿则是后知后觉的总结。其实能给予人类历史动力的,是观念共识和技术发展。而这两项最后都指向了神学。
杨玉环本可以以寿王王妃的角色过完这一生,明明是制度的漏洞和人性私欲的龌龊,却将罪名归给了既没有揽政也没有篡权之心的女人身上,这是历史书写者的可笑之处。从长安的陷落过程已说明,中枢已经没有能决策和担责的人了。府兵制的失效,使得各地居然无兵调往中央。而中央的羽林和禁军,说白了大都是贵族子弟,战斗力无法和边疆锻炼的部队正面较量。这种严重伤害社会活力和民众信心的事件将在接下来的历史中反复上演。个体所谓的成功与幸福,在开放包容的隋唐打下了思想基础。但平民社会社会的崛起,还需要从土地分配、资源分配等方面架空豪族。底层民众所谓的江湖也才能有崛起的空间。不过,这就要等到安史之乱之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