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日记》刺痛谁:听,“不被看见”的孩子们无声的呐喊!

《年少日记》刺痛谁:听,“不被看见”的孩子们无声的呐喊!

130分钟 ·
播放数26033
·
评论数390

【 聊天的人 】

梵一如(ID:@梵一如)

小畅(播客《小畅翻牌|开小灶》主播)

Steve(播客《史蒂夫说》主播)

关雅荻(播客《开放对话》主播)

【 时间轴 】

07:30 19天拍成的《年少日记》是卓导毕其功于一役的作品

12:25 Steve:观影过程中我很想冲进去揍那个爹

18:15 Steve:我也曾是那个让爸妈丢脸的古怪小孩

21:00 小畅:我庆幸没带9岁女儿去看这个电影

26:00 小畅:女儿通过文字表达她的困境和呐喊

36:30 《年少日记》里父亲形象的悲剧性

44:40 全家就哥哥一个正常人,但却偏偏是他不被看见

48:00 梵一如:最恨一转身发现爸妈跟我不是一头的

53:10 当代中国小孩从一个壳到另一个壳的模块化生活

55:10 Steve:我曾被忽视到以为自己真的是“怪物”

1:00:30 关雅荻:当代都市亲子主题乐园的玩具都是“假”的

1:04:50 小畅:我也曾在受父母委屈的那晚拿起了菜刀

1:06:50 中国式生存焦虑会让“鸡娃”延续多久?

1:10:45 Steve:很多人的“躺平”是带有耻感的被动选择

1:15:10 Steve:感谢太太的超强共情能力救赎了小时候的我

1:19:10 小畅:第一次在播客里讲老公的叛逆少年故事

1:34:00 亲密关系不是谁对谁就有责任,都是相互救赎

1:38:30 人可能只有身体彻底衰老后才能想起自己内心

1:43:50 Steve和太太共同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

1:48:50 小畅:作为母亲,我给自己打过低分。

1:51:05 Steve:孩子越孝顺,父母越幼稚

2:00:00 家庭最需要“爱”,但“爱”到底是什么?

【OP】

邹晟栋(童声)

RayHan(音乐)

【ED】

亲爱的小孩 - 苏芮

【 Logo 】

ZUM XIN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苹果系统自带【播客】APP、【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井户端会议》,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FM】、【蜻蜓FM】等APP收听。

【剪辑】

梵一如

【 出品・制作 】

番薯剥壳工作室(Yakimo Studio)

展开Show Notes
00:00 孩子等着父母道歉,父母等着孩子感恩……
HD559400z:所以双方都是宝宝
老巢
老巢
2024.5.02
10:07 主播说到我心坎里了 看这部电影流眼泪 感觉那眼泪不是从眼睛眼睛里出来 是从五脏六腑甚至更深的地方涌出来的 才听了几分钟 想到电影场景 还是会泪流不止
bewitched:是啊 哭到心梗去
29:13 听出来了母亲还到处给人看。。。到底是觉得自己孩子思路清晰还是在夸自己呢。。。。
晚餐只吃7分饱:35:54 这种喜欢拿孩子吹牛b的父母太普遍了。。。孩子写信是为了不上课,而她只顾着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仅没有重视孩子的意愿,还“你越是抵触就越是要去上”,其实就是一种服从教育。
DJ周小畅:是跟老师一起商量解决问题 毕竟逃课当下老师因为找不到她人也很着急 后续也很关注和一起家校联合关注她真实想法的 而且给别人看之前也是得到她本人允许的
9条回复
良十七
良十七
2024.5.02
我好幸运我觉得我遇到了最好的父母和家庭。在上大学之前我一直以为所有人都和我一样对家有一种眷恋。第一点,我父母也会有很严厉的时候,但是回头想想没有一顿打是白挨的,而且我更多回忆起的是我每一个生日都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陪我,爸爸妈妈只要在节假日就会带我去游乐场或者吃好吃的,他们从来不在我的成长环节缺失,包括我奶奶爷爷也从来没有缺失过。他们很多处事的态度,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很少是说的,而是他们真的这么做的的和复盘的,这些教育是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我们家现在还保持着必须全家人整整齐齐吃饭看电视的传统,然后在这个时候交流。第二点,父母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很好,但是我爸爸妈妈最多教我的是努力就好了,要有接受自己的勇气,你努力不行就是不行,不要太强迫自己,所以我即使读到博士了,都觉得自己没有太多执念过。第三点,我的家庭,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从来都是不吝啬表达爱的,他们之间的爱,对我的爱从来都不会羞于表达。我周围很多人都会觉得说你们家庭情况应该不错吧,其实我父母就是下岗工人,现在也是普普通通的工作,真的很感激他们。
缇机智:你的原生家庭幸福程度在全国估计能排前5%
Smilececi:我和你差不多,父母非常开明,从小每个生日都陪我过,肯德基一进驻上海就带我吃,地铁一开通就带我坐;但我家条件也一般,妈妈曾经下岗爸爸曾经在外独自打拼多年,但是他们心里都有我想着带我开眼界,无论什么决定都支持我。我博士也早就念完了,他们当初也是说你自己决定好的路想走就去走。我妈前几天还说她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我一路长大没让他们操太多心。我从前以为大部分家庭都是像我一样的,走进社会才发现,有原生家庭痛楚的人太多了,更觉得自己幸运,倍加珍惜父母还在的日子。我上辈子一定积了不少德才能投胎到这个家里!
13条回复
HD559400z
HD559400z
2024.5.02
人缺失了独立教育,所以很难成为好的父母,很容易成为社会的代孕体而不自知
HD327446v:社会的代孕体!OMG,朋友你这个说法好牛掰!一针见血!
Yimin_c1nb
Yimin_c1nb
2024.5.02
每次听到这些故事我都会感激我的爸爸。我的爸爸出生在56年,曾在央企做着hr的领导还当过兵。照理说应该东亚爹味很重,但他从未压制我的个性成长。我问过我爸为什么,他说以前招聘的时候那些好学校来的孩子个性都有问题,我想着自己孩子不能这样。 我爸是在我妈发火的时候会站出来告诉我妈打屁股归打屁股但不能伤了孩子自尊心的男人。 我妈虽然脾气暴但会和我说对不起大家冷静下俩聊的人。东亚父母能做到守护孩子自尊以及会对孩子道歉这两点就已经非常治愈了
梵一如
:
我爸也56,所以说觉醒这个事情真的看缘分
千物堇
千物堇
2024.5.02
这期不太敢听,想想都很想哭了,好难,为什么让爸妈夸一句那么难,但是长大了反过来对他们却有同理心,说不上原谅但是也不会再苛责了,真的很痛苦
34:36 听下来,史蒂夫和梵叔已经很委婉了。然而……
听下来感觉梵叔的爸爸已经有所成就,所以“弑父”更加困难。关老师的父母也许是普通人,但給他的爱和翅膀都足够,給的压力和期待也少,关老师心理包袱是最小的,活得也最轻松。关老师是被爱滋养着长大的,早早脱壳离开原生家庭,壳子也脱下来的很漂亮。因为爱而闯世界好幸福。李叔听下来是最可怜的,生活在有条件的爱里十几年,至今还在里面。一个通过爱来控制你的人,你无法全心全意信任她爱她,爱的时候有怀疑,不爱的时候又觉得那是給爱给温暖的爱自己的母亲。梵叔好歹不纠结,爱就爱(母亲),不爱就不爱(父亲),不纠结。我是在水象映话刷到了第二遍,很感慨,回来留言的。
关雅荻:看来真是用心听了呀,相信大家都在不断成长,总有新的实际再次破壳而出,无论是什么新壳
小秋儿
小秋儿
2024.5.02
30:24 长大了真好 成年人就是所有事情全部都可以凭着性子来 为什么到了小孩子就不行
DJ周小畅:想追问一句,“所有事情全部可以凭着性子来”,成年人,就真的可以吗?☺️
小秋儿:是可以自己的意志,自己的选择,自己负全责,不需要背负别人的,特别是儿时无法挣脱的父母的期望和痛苦
7条回复
OVER8918
OVER8918
2024.5.03
听这期节目的中途,我很突然的哭了,哭出声了。但是只三声,就停了,因为觉得自己哭声好难听。
连哭都在评判自己,连自己的哭声都嫌弃。(笑)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会和我有一样的反应。如果有,我希望你知道,你不是唯一的一个。
2027_EsW6:我哭的时候及时打住、还因为怕别人看到虽然周围根本没有别人。因为年少我每次忍不住哭了、别人看到只会说谁谁谁怎么又哭了…那能怎么办…我就是个高敏感体质的人、看电影听故事动情之处眼泪也会哗啦啦…更别说那些委屈到死的事情。高敏感的人也更富有同情心、凭什么这样的人要受这个世界的暴击。😠
张碎峎:1:22:291:22:27 我是很难在公众场合哭的人,就是怕人家觉得尴尬,怕丑,怕被觉得过分敏感大惊小怪……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才敢哭到不能自已
良十七
良十七
2024.5.02
29:58 哈哈哈哈好绝望啊,不能不上。可能就是一种不能逃避困难的教育观
DJ周小畅:说实话不存在“不能不上”。我觉得没有孩子的或者只代入孩子视角的很容易政治正确地judge父母,我很习惯了。梵叔只问我后来继续上了没,现在这个阶段爸爸解决了她在篮球课里的面子问题,她不再觉得有障碍,继续上是OK的,而不是按头硬上。而且因为长本领了投篮命中率高了,自信和兴趣成正比随之而来。有问题我们解决问题,除非她是在掩盖真正的问题,不然父母就是帮助和引导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一味顺从的人。作为父母,是需要承担和hold住被误解和恨意的这部分的。😌
巴士四点见:其实不上就不上呗
9条回复
2027_EsW6
2027_EsW6
2024.5.02
节目讲的这些…听一次哭一次。我长那么大、活那么久了、心里还会觉得好委屈、好委屈、对人生的各种过往耿耿于怀。不是什么随随便便地就可以move on的、甚至我觉得人是不可能对这些释怀、和解的、只是在内心某处装起来、揣着它拼命向前走但绝不要回头、绝不回头。
梵一如
:
我们只是“算了”
张碎峎:我孩子都5岁了,还在和我妈拉扯,那些不尊重我却指望我顶上的地方,那些和她说的时候不耐烦出问题了又埋怨我的地方……真的摊上了只能“算了”,还不是一次性的“算了”,是无数次认清这辈子的父母缘分只能如此,无数次对自己说:哎,算了别想了
3条回复
32:11 🥲不上篮球课能上其他体育课吗?白羊座害怕篮球的我完全代入了…
小秋儿:小时候太多事情被家长和长辈赋予了超出其本身的意义,被用来恐吓孩子按照他们想要的方式行事,成年之后花了很长时间才能走出来,想明白大多数事情做不好没什么的、不被喜欢也没什么的、想要逃避更没什么的,一个好的人生根本不取决于此
DJ周小畅:所以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啦。篮球课是社团课,确实是选的,但是其他课需要有基础的选拔内推,我们排球、击剑等都0基础无法选择,空手道不喜欢,在有限的选择中篮球是最适合性价比最高的而已。不喜欢是因为动作不标准怕同学笑,以及老师很严厉。试问这个环境下的同学和老师有无过错,如果没有,就是我们需要适应环境和他人的时候。这个适应力,越小越容易掌握,越大越难克服。(没有尝试过努力克服直接掉头逃避,我是不鼓励的。当然尝试过依然坚定say no,我也是会重新考虑和尊重的。但作为家长,一味协助逃避,一直让情绪享有优先级别而忽略问题本身是带来负面情绪的根本,想一想最后买单的是谁。)
4条回复
十元叮咚
十元叮咚
2024.5.10
如果在其他主播说话的时候没有打断就更好了
张碎峎
张碎峎
2024.5.06
2:02:47 有一天我在给四岁半的小儿子洗脚,他突然对我说“妈妈,有的妈妈不是爱自己宝宝的,有的爸爸妈妈不要自己的宝宝的是不是?我很幸福”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点触发了他的这些思考和表达,但我想我这辈子都忘不掉那一个时刻
yoyozoo
yoyozoo
2024.5.04
31:28 小畅老师啊,说说我的感受,这是你从大人的角度想的“为了一个讨厌的人就放弃这个高级班”,这件事情大人是可以解决的角度来看的,但对于小孩子来说这是天大压力,而且小孩子已经表明了自己很不喜欢这种感受,然后你还是要让她坚持去上,先不好说以后她还能不能再和你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至少她把自己内心感受说出来的时候你没有好好解决她的内心问题,而是觉得我就去训练变强就没问题了,这是强者思维呀,我们总有一天会遇到不擅长的事情的对吧~我赞同运动是好事情,还是建议先处理好小朋友的内心真正在意的东西,毕竟运动也是能选择的吗~😊
DJ周小畅:可能是我们说得太快 你把两件事搞混啦 “为了讨厌的人放弃了高级班”是网球课外班🎾这是她的社交压力 我理解她的感受 暂时也没有逼迫她必须要进入高级班 但同时进行了关于“为了讨厌一个人而放弃自己的机会”这件事的讨论 她能理解和接受的 最后她也觉得不值得这么给一个无足轻重名字也不知道的“仇人”这么多care的“待遇” 这就是🎾高级班这件事的处理方式 写两页情况说明的是篮球社团课🏀原因是老师太严厉 她动作不标准被同学笑话更导致兴趣全无(她这两页最可贵的是强调了自己的感受)针对“面子工程”爸爸亲自下场陪她训练 两人欢声笑语(我甚至一度觉得她内心深处是不是以此来要爸爸更多的陪练时间 因为爸爸平时陪她玩太少了)结果是技艺进步乐趣也get到亲子互动也增加 问她是不是还害怕篮球课 能不能继续上 她说可以 这是篮球班🏀的处理结果 我理解你和梵叔的感受 这勾起了你们童年被不尊重不被看见之后被强压着去做某件事的创伤 但孩子和孩子个体差异太大了 我也不是当年你们父母的样子 所以不是同一种代入情况☺️我女儿非常会表达自己的主体意识 她不喜欢她会坚决say no的 我们当然也会看得到 我会更提醒自己要保护好她的这种表达
yoyozoo:谢谢小畅这么细的回复,对我来说,从节目里的表述,激起了我的一些感受,然后我表达出来,也是我经历过的的事情。每个小孩子都是不同的,想要得到的反馈都是不同的,看到你的回复后来你们一起共同去经历这个事情,小孩子也沟通的很好,结果是好的,是一起去解决的,为你们开心☺️,作为母亲的你要承担照料顾及的事情更多更多,还在不断的学习和小孩子一起长大,作为妈妈的你也更是辛苦🌷
3条回复
splitman
splitman
2024.5.02
35:16 损失?网球高级班这么重要吗
HD741813z:55:09我也不太理解“损失”,网球课应该是属于课外活动吧,首先目的应该是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和为了身体健康,还有重要的是能不能从打网球中获得快乐,又不是为了成为职业运动员,选择和喜欢的朋友一起,难道不比为了提高技术和一个讨厌的人打网球更好吗?作为成年人在打球的时候也不会去选讨厌的人啊?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快乐,为什么放到小孩身上就必须有一个目的性,要达到一定的水平。
HD83628u:你这种逻辑已经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属于无孩纯杠。这么说除了生死没有重要的,孩子只要安全随便养养得了,只要活着都不是损失。
3条回复
Zita紫塔
Zita紫塔
2024.5.05
前1/3段落,我的听感是梵叔的插话略多了,史蒂夫和小畅有些表达还没说完就断了,很可惜。比如史蒂夫提到“解决问题”前先要接纳感受,这个是全场非常关键的一句话,可惜被轻轻带过了。
Zita紫塔:另外我想为小畅老师说几句,她的女儿在这个年龄能清晰写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这种力量不是凭空天生的,是安全且有空间的养育环境滋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