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利•科林斯(Billy Collins),1941年出生于纽约曼哈顿,曾执教纽约市立大学雷曼学院。2001-2003年美国桂冠诗人。约翰•厄普代克称他的诗“可爱、清澈、柔和,一贯令人吃惊,比表面上更为严肃。”
柯林斯大学时的同学,住在佛蒙特郊区,柯林斯住在纽约,经常拜访彼此。柯林斯去乡下找他时,他会教狩猎的事情,掉鳟鱼等等。同学来纽约,柯林斯大多教他就是抽烟与喝酒。彼此用这种方式交换知识。「乡下」与这位朋友有关,他曾向柯林斯解释乡下家庭的传统生活,开始柯林斯很难理解。
我们想象的中国的江南的乡村生活,诗情画意,有大房子与院子。院子固然美好,然而园丁总需要在干活,一不小心草没过了膝盖。房间一天不打扰,猫毛铺地白。我与柯林斯的朋友估摸能聊上天,我们与老鼠有交往的情谊,如何去宣誓房子的主权?而柯林斯的想象,让我亲切。火柴到火炬手,远古的火光,时间与历史感出现了。所谓的想象,就是建立两种东西的关系。
柯林斯的诗写的是日常生活,他让公众看诗没那么费力,不用攀爬高的门槛,写到侯马层次变得复杂。以往觉得诗是隐喻的、象征的,不容易看懂的,我甚至说,诗不是来解释与理解的,诗就是看不懂的,诗是我们去感知的。在柯林斯这里,不存在。平易近人,从一个熟悉的场景开始,「乡下」就像他回到纽约,在饭局上跟我们的聊天谈话,而不必费心去揣摩。而我也回应他一个我的故事。
南煤如
2024.5.4
「乡下」唐小兵 翻译
我当时就觉得有点怪
当你告诉我千万别
把一盒一划即燃的木质火柴
在房间里随便乱放,因为老鼠
可能会跑到盒子里,引发大火。
可你绝对是一本正经
当你把那个白铁桶的盖子拧紧
说,火柴从来就存放在这里。
当晚谁还能入睡?
谁还能摆脱那个念头,
一只谁都没有料到的老鼠
正沿着冷水管道蹑手蹑脚地爬行
在花红草绿的墙纸背后
用他尖针一样的牙齿
咬住一根木火柴?
谁又可能不亲眼看着他拐了一个弯,
蓝色的火柴头在粗糙的房梁上划过,
火苗突然腾起,于是那个家伙
在那闪亮、耀眼的一刻
骤然被抛到了时代的前列——
成了一个被忘却的仪式里的
点火者和火炬手,小小的褐色巫师
照亮了某个远古的黑夜
谁又可能错过,
那熊熊燃烧的隔热层照亮的
他的小伙伴们充满惊奇的袖珍表情,
他们一度都安居在
乡下那栋曾经属于你的房子里?
选自《漫无目的的爱》比利·柯林斯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