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时宜 × 六层楼:站在生育的路口,先对「好妈妈」 祛魅

不合时宜 × 六层楼:站在生育的路口,先对「好妈妈」 祛魅

103分钟 ·
播放数43304
·
评论数254

【主播的话】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当谈起母亲这个词的时候,每个人的心中或许都会涌现出许多复杂的情感。今天的我们不会再把传统社会对母亲的那些期待视作理所当然。但只是批判恐怕还不够。在批判之后,我们也仍然面临着如何建造的挑战。现代的社会里,我们该如何重新定义母亲的角色?今天的年轻人、特别是女孩儿们,又该如何看待围绕着生育展开的选择?在接下来的一系列节目中,我们邀请了身边的一些好朋友,来聊聊他们对于生育的思考。你会听到他们从专业角度进行的知识分析、或是对个人生命体验进行的真诚分享。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得出一个生好、还是不生好的绝对结论。而是希望,可以在这系列的节目中,把这些围绕着生育的复杂面向都展示出来,让生育决定回归到个人选择的层面,也让每个人在更加知情的情况下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

今天是本系列的第1集,嘉宾是我们的老朋友六层楼先生。六层楼曾是一名妇产科医生,现在是一位科普博主,之前也曾来我们节目里聊过生育相关的话题。本期节目中,他从医学健康与公共观念的角度,为我们拆解了关于“好妈妈”的迷思。我们试图探讨,一个人决定生育、或者是不生育,这样的决定通常是如何做出的?性别扮演了何种角色?处于育龄阶段的朋友们,该为自己建立怎样的支持系统?

--

🌍加入不合时宜“全球成长计划”

“全球成长计划”是一个基于不合时宜已有听众社群的付费计划。旨在通过定期的、有特定主题的线上及线下活动,来联结同类、交流知识、分享感受、锻造自我。在一个(去)全球化的时代中,重塑我们——新一代的全球华语人群——对于个体生活与社群生活的想象。在这个计划里,我们希望联结那些身处全球各地、仍然对全球化的生活方式抱有想象的朋友们,去共同寻找一种个体生活与集体生活的路径。

了解更多计划详情:www.buheshiyi.com(链接需通过外部默认浏览器,如 Safari 打开即可完成注册与支付,也可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上述网址)

--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六层楼先生:知名健康博主,前妇产科医生,微博 @六层楼先生,「当个事儿」主播,

【本期剧透】

09:40 生育或者不生,决定是怎样被做出的?

16:16 不被正视的生育损伤,到底该如何面对?

21:52 作为远方的陌生人,六层楼先生面对生育决策求助时如何回应?

30:25 养儿真的能防老吗?

35:14 不必再对外解释自己的生育选择

38:47 通常基于什么理由,普通人决定生或不生孩子?

46:56 为什么人会突然想要孩子?

52:11 在育儿道路上收获快乐和失望的人

58:00 打破“好妈妈”魔咒

63:53 什么是“合格的成年人”?

67:42 自己的选择或社会的期待,生育是女性的决定吗?

76:01 给备孕朋友们的建议:疾病筛查、服用叶酸和监测排卵

85:44 正视备孕过程中的心理焦虑

89:11 备孕焦虑在男性和女性的身上是对等的吗?

95:31 六层楼老师接下来的工作打算

【相关阅读】

六层楼老师著作:

《所有女生要知道》

《女生呵护指南》

《怀孕呵护指南》

【本期音乐】

片头制作:李其乐ins@liqillerthatsme

片头:toe - C

片尾:toe - メトロノーム

【文字】曾婉婷

【节目制作】方改则

【Logo设计】刘刘(ins:imjanuary)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YouTube@不合时宜

小红书@不合时宜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展开Show Notes
49:33 丁克夫妻反悔这种事常用来警戒女性所谓丁克风险,现实中男的拥有中年反悔的自由,而错过了生育期的女方不具备这种自由往往面临被离婚鸡飞蛋打,但这件事情我是这样看的:我们女人要辨析丁克的决定是自己主体性的选择还是被动地遵从男人,如果是后者,那确实存在丁克风险,但如果是前者,是你围绕自身作出的主动选择,即使男的中年反悔又如何呢?你走得是自己一直想走的路,他想偏航这是他的问题,如此而已。
Nora_018:同意,离婚不是对丁克女性的惩罚。
文梨:据我所知,中年女人不易顺利生孩子,也是因为精子供给男高龄(异性恋里面往往男性更年长),所以质量差。但现在不也有精子库吗?该担心错过最佳精子期的应该是男的…
7条回复
很高兴参与这个系列的录制,这是第二次来聊关于生育的问题了,同时也是第一次有机会和王磬老师面对面交流那些之前没有聊到的问题,而且很神奇的是,当我们坐下来的时候,更像是朋友许久未见的互诉衷肠,你说说你的困惑,我聊聊我的观察……我们共同分享了美好的两个小时,总之,希望这段声音同样可以陪伴你们度过一段时光。
箫竹:非常喜欢六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科普
黄馨逸Kris:谢谢您!能感觉到真的是一位非常善良的人!
6条回复
Beatles
Beatles
2024.5.12
52 岁了,人生做的最正确的决定是没有小孩。
乌特列支:都挺好的!过得快乐就是正确选择!
GCNHHNS:虽然我对戴锦华的感受很复杂无法一言以蔽之。但我将永铭记她的名言 :“我选择不做母亲,每隔三天庆幸一次我的决定。” ​
3条回复
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特殊孩子:自闭症、唐氏、发育迟缓、脑瘫等,这类孩子群体远比你想象的数目要庞大(你见不到是因为他们不见容于我们的公共环境而非他们不存在),因为有这样的经历,对于我来讲,是否要孩子有一个极端的考量因素就是:假如生下来一个特殊孩子,我有没有能力(包括经济能力、心理承受力,照护能力,有无帮手等)来承担这样的命运。
HD482060z:我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相似困扰(没有确诊)自己了解后反向观察长辈,感觉我父亲其实也有明显的特征,这导致我在个人社会发展层面,还有成长时家庭经济基础上面都遇到过很多困难,一些现在任然在困扰着我,需要非常努力的去学习,因为环境是不会去适应个人的。我时常感觉如果我的家庭条件足以负担我的生存压力,让我自己追逐我有热情的东西,我应该会是一个特别快乐的人生,我几乎不需要他人的任何陪伴,也不需要什么超过生存条件的物欲,就可以让自己过的非常愉悦并且有意义,但当我不得不被迫融入环境去出卖自己的时间换取他人的认可和喜欢,以此换取面前养活自己的报酬,我感觉一年也许只有十几天才全然的属于自己,是在自由的生活吧,每天都在想如果现在死亡这些无休无止的痛苦就结束了(并没有抑郁,单纯活在一种不适应的环境这种,自己也有努力存钱想要改变。)
胆大的龙猫:我也是。另外,我自己生活在父母缺失的家庭,也对亲子关系也没有把握,算了
14条回复
HD125783d
HD125783d
2024.5.13
可以找一个女性嘉宾聊生育吗?也有很多女性做科普的自媒体的吧
DB_qLUS:很可悲,单纯的知识分享也要搞男女区分对立,有用好好听记笔记就行了呗。还要分嘉宾是男的女的。。
箫竹:是的!这不可非议!只是从自身认为六老师的科普影响了更多男性对女性问题的了解,女性问题不只是我们女性更懂得,还需更多更多的男性深刻了解与认真对待!在女性科普中不缺女性,却太却男性的关注,国民根深蒂固长期男性对女性的认识需要更多的改观!所以六老师是个很重要的存在,从六老师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他是可以影响更多男性改变更多男性的传统思考!
8条回复
akaka
akaka
2024.5.12
55:23 “在孩子这个变量出现之前,他们本身可以让自己活得开心舒适。孩子到来时,这种幸福的模式依然会沿用到整个家庭上。”很赞同六老师的观点!现在越发觉得建立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和人组建家庭本身就是件门槛很高的事。双方都是“合格”的成年人,拥有完善健全的人格真挺不容易的。
麻跳:是的。很多家庭的不幸都可以往前追溯到他们的父母、祖辈家庭的不幸,虽然人也可以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但这需要有意识地重新自我养育。如果自身不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迷迷糊糊就组建了家庭,那么大概只会一代代重复这样的不幸。
瑰狐: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想点赞,误点到了投诉不友善,如果有什么问题请客服来联系我哈!抱歉!
3条回复
土豆皮
土豆皮
2024.5.12
1:15:01 男的翻下书就能让女人安心,更悲哀了
一粲:而且关注的是怀孕期间补什么的问题,根本还是因为要对孩子好,不是对母亲好。怕孩子缺,而不是怕母亲伤。(我的一个揣测
蕾老虎:自信点儿,揣测去掉
3条回复
女性的“性价值”“生育价值”,男性的“性能力”。这个文化环境中的常见用词也反映出男权社会特质。能力是自有的、为自己所使用的,价值是对他人有利的价值。女人们,看见自己的主体性吧。
我今年35岁了,坚决不要孩子。我接受不了生育损伤,我也不喜欢小孩,我也不担心自己老无所依。如果婚姻需要孩子维系,这个婚姻也毫无意义。
欢迎穿搭博主六层楼老师!
六层楼先生:哈哈哈~
Lachfalten
Lachfalten
2024.5.17
46:31 我不想生小孩是因为在很多年前听一个姐姐说,她自己思考了很久:“一个女性怎样决定跟某个人(而不是别人)生一个孩子呢?以及和他生孩子的意义是什么?”她在四十出头的时候才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和她心仪的伴侣生了小孩。我那时候大概24、25岁的样子。那是我第一次受到触动,生育是需要思考和辩证的。在后来的生活中我看到周围同龄人生养小孩的巨大压力,个人的时间和生活空间被挤占到剩余为零,我感觉这不是我期待的人生。再遇到我先生之后,我人生第一次觉得如果我未来的小孩,有半个我和半个我先生,(特别是我先生的那部分哈哈哈哈)会是个十分美好的小孩,我又重新动了生小孩的念头。但随着这些年的相处,滤镜慢慢破掉,真是人无完人,而且我观察周围朋友的小孩,一个小人儿,ta是ta自己,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是ta自己,成年人的期待是会落空的,或者说原本就不应该。我们经过思考和讨论觉得我们可能不是很成熟和冷静的父母,在面临人生选择(比如事业和兴趣爱好)的时候我们也可能不会孩子优先,于是我们正式决定放弃生育的念头。在疫情以及其后的时间里,我和我先生两个人已经构成了最适宜的关系,除工作之外度假和每个人给予自己兴趣爱好的时间,再无多余额度。最最重要的是,在亲密关系中,发现我们自己还要重新认识自己,再度成长,这个的意义比生育的意义更大。我们都不排除生育,但是我们希望此生搁置这个选项,我们经常邀请有小孩的朋友来家中做客,在他们没时间的时候帮忙照顾小朋友,甚至我朋友二胎临盆生二宝的时候大半夜去哄睡大宝。我先生经常说:“你要是很喜欢小孩,我们去暂借一下就好😂”我们把小朋友送回家的时候知道时间又属于我们自己了,我们下班了,而真正的父母永远没有下班的时候。
向日葵~:👍👍👍
CatchSunset
CatchSunset
2024.5.13
很可怕,我一个跟我对社会各种话题观念比较一致的朋友最近突然问我“你也不是真的不想生孩子对吧”,把我吓到了,因为她之前还算比较坚定不生孩子,后来谈恋爱了,男的也说不要小孩,后来承认了只是因为现在没什么钱才不要,以后会要的,她还要跟他结婚,目前自称会结婚但是不要孩子,但是我认为她如果真的结婚了一定会被迫生小孩的,其实她自己压根没有独立思考到底生不生。我是这么回复她的,“首先我妈有妊娠纹,我一定会有,我觉得很丑,生孩子一定一定会让我变胖变丑伤害我的身体各种产后后遗症。其次只有在一种情况我会生孩子,有房有车无贷家庭年收入50万,能给小孩留单独的一套房子一辆车,养孩子不会降低我的生活质量,且我的伴侣有责任心不是甩手掌柜,也不认为在“帮”我带孩子,我俩带孩子对半开,且我的伴侣智商不错很高很帅,不然亲着丑老公怀里抱着丑孩子接受不了,且我自己想生不是谁逼我的,且我从生理到心理上做好当妈的准备,学习育儿知识,不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能够接受小孩占用你每天4个小时的时候给她擦屎擦尿辅导作业带她出去玩接送上学,能够接受小孩很平庸高中都考不上,甚至有的小孩天生反社会人格带来一堆麻烦,可能有产检检查不出来的各种疾病花很多金钱精力伤心。且生的是女儿,因为男孩就算你用尽教导他也会被社会同化扭曲,综上,以上条件唯一不满足我就非常坚定的不生孩子。”
麻跳:丑孩子这一点真的哈哈哈,看到身边好几个美女的孩子都继承了她们老公的丑基因,不得不感叹丑基因真的太强大了。
布谷在歌唱:说的好
4条回复
Eva_Ymb0
Eva_Ymb0
2024.5.12
35:35 关于养老院这个事情,我不知道我们老了之后会不会有更舒适且经济实惠的养老院,至少目前为止,在许多普通城市,哪怕是医养结合的养老院,条件也不如人意,而且一个月动辄4000+的费用,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承担的。所以他们才很抗拒养老院这个事情。而且进了养老院意味着丧失了自由,每天过着打卡般的生活,确实很枯燥也很寂寞。
想要住在美术馆:这个我深有体会,我妈妈的姑姑,孩子和老公都去世了,她去了养老院(她经济条件在当地还算不错)前前后后换了几家养老院都不满意,现在每次逢年过节都打电话让我妈妈和小姨去看她,说不需要买东西给她,就是想让养老院的人知道她还是有亲人在的,不是绝户。不能随便欺负她,也经常说一些养老院各种不好的事情。只能说养老院还有待规范吧。
蕾老虎:个人经验,坐标河南某三线城市:公办民营的养老院性价比更高,监管更严,服务更好;所谓的医养结合,也是私营医院开办的(目前还没找到公立医院开办的),普遍活动空间有限,也不太行;纯民营的就鱼沙混杂,很容易踩坑。 丧失自由这个确实,但有些时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绵_pGFN
绵_pGFN
2024.5.13
好像现代文明社会里,丁克相比生孩子而言,被视为一种更具有独立反抗精神,更酷更爱自己的选择,相反女性如果生孩子会被视为贬低自己或者愚蠢盲目从众,如果一个光芒四射的女性决定生孩子了或者回归家庭了,好像就让人挺惋惜的。承认生育的诸多风险,特别是对于我们东亚社会而言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我们或许应该对生育的女性报以更多的祝福,相信她们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的勇士(想说句话又怕挨骂
HD868485x:我也觉得,有很多时候营造出来的氛围就是生了孩子有罪似的。
HD1038137t:不生孩子仿佛成了另外一种 与众不同୧😂୨
我是拒绝生育的85后。因为性别,被父母欺负的够够的。用余生来重新养育自己的身与心。
HD269431z
HD269431z
2024.5.12
“养儿防老”本来就不提供绝对保证,只是比无儿多提供一点安全概率罢了。比如如果未来通胀把所有养老积蓄都变成废纸,“儿”的劳动力可能还能多提供一线生机(当然不保证)。或者社会安定大幅减弱,人们回到只能相信血亲的状态等等。当然,为这些概率事件提供概率,是不是值得,就看每个家庭自己去判断了。
HD269431z:这不是危言耸听,实际上大家观察一下20后、30后甚至40后的老人,他们现在养老是不是绝大多数是在靠儿孙。他们之前的积蓄完全不足以养老。
Nabinabi:积蓄不够有没有可能是很大一部分拿来养育子女了
7条回复
55:41 太赞同六老师,父母要本身是完整的人,快乐的人,自立的人,成熟的人。不能想着让孩子来完整自己的生活。
Micky_7788
Micky_7788
2024.5.12
1:15:03 男人只要看看书 就行了 大受震撼
小曲
小曲
2024.5.13
02:01 晚饭的时候知道有两个女同事怀上了二胎,我第一反应“多想不开啊”,对不起但我,嗯
宁珊菁:我也是 不理解要二胎的想法是怎么产生的
同路
同路
2024.5.13
1:15:25 别被骗了姐妹们 先考一考
同路:考了也不见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