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肅宗十身碧岩录

099肅宗十身

23分钟 ·
播放数13
·
评论数0

《碧岩录》逐字版合集

垂示

龍吟霧起,虎嘯風生。

出世宗猷,金玉相振。

通方作略,箭鋒相拄。

遍界不藏,遠近齊彰,古今明辨。

且道,是什麼人境界?試舉看。

肅宗帝問忠國師:“如何是十身調御?”(作家君王。大唐天子,也合知恁麼,頭上捲輪冠,脚下無憂履。)

國師云:“檀越踏毘盧頂上行。”(須彌南畔,把手共行。猶有這箇在。)

帝云:“寡人不會。”(何不領話?可惜許。好彩不分付。帝當時便喝,更用會作什麼。)

國師云:“莫認自己清淨法身。”(雖然葛藤,却有出身處。醉後郎當,愁殺人。)

評唱

肅宗皇帝,在東宮時,已參忠國師,後來即位,敬之愈篤,出入迎送,躬自捧車輦。

一日致個問端來,問國師,云:“如何是十身調御?”師云:“檀越踏毗盧頂上行。”

國師平生一條脊梁骨,硬如生鐵,及至帝王面前,如爛泥相似。

雖然答得廉纖,卻有個好處。

他道:“爾要會得,檀越須是向毗盧頂上行始得。”

他卻不薦,更道:“寡人不會。”

國師後面忒殺郎當落草,更注頭上底一句云:“莫錯認自己清凈法身。”

所謂人人具足,個個圓成,看他一放一收,八面受敵。

不見道:“善為師者,應機設教,看風使帆。”

若只僻守一隅,豈能回互?

看他黃檗老,善能接人,遇著臨濟,三回便痛施六十棒,臨濟當下便會去。

及至為裴相國,葛藤忒殺,此豈不是善為人師?

忠國師善巧方便,接肅宗帝,蓋為他有八面受敵的手段。

十身調御者,即是十種他受用身,法報化三身,即法身也。何故?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據法身,則一片虛凝,靈明寂照。

太原孚上座,在揚州光孝寺,講《涅槃經》。有游方僧,即夾山典座,在寺阻雪,因往聽講。講至三因佛性、三德法身,廣談法身妙理,典座忽然失笑。孚乃目顧,講罷令請禪者問,云:“某素智狹劣,依文解義。適來講次,見上人失笑。某必有所短乏處,請上人說。”典座云:“座主不問,即不敢說。座主既問,則不可不言。某實是笑座主不識法身。”孚云:“如此解說,何處不是?”典座云:“請座主更說一遍。”孚曰:“法身之理,猶若太虛。豎窮三際,橫亙十方。彌綸八極,包括二儀。隨緣赴感,靡不周遍。”典座曰:“不道座主說不是。只識得法身量邊事,實未識法身在。”孚曰:“既然如是,禪者當為我說。”典座曰:“若如是,座主暫輟講旬日。於靜室中端然靜慮,收心攝念。善惡諸緣一時放卻,自窮究看。”孚一依所言,從初夜至五更,聞鼓角鳴,忽然契悟。便去叩禪者門。典座曰:“阿誰?”孚曰:“某甲。”典座咄曰:“教汝傳持大教,代佛說法。夜半為什麼醉酒臥街?”孚曰:“自來講經,將生身父母鼻孔扭捏。從今日已後,更不敢如是。”

看他奇特漢,豈只去認個昭昭靈靈,落在驢前馬後,須是打破業識,無一絲毫頭可得,猶只得一半在。

古人道:“不起纖毫修學心,無相光中常自在。”

但識常寂滅底,莫認聲色,但識靈知,莫認妄想。

所以道:“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

達摩問二祖:“汝立雪斷臂,當為何事?”祖曰:“某甲心未安,乞師安心。”摩云:“將心來,與汝安。”祖曰:“覓心,了不可得。”摩曰:“與汝安心竟。”二祖忽然領悟。

且道,正當恁麼時,法身在什麼處?

長沙云:“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

如今人只認得個昭昭靈靈,便瞠眼努目弄精魂,有什麼交涉?

只如他道“莫認自己清凈法身”。

且如自己法身,爾也未夢見在,更說什麼莫認?

教家以清凈法身為極則,為什麼卻不教人認?

不見道:“認著依前還不是。”

咄,好便與棒。

會得此意者,始會他道“莫認自己清凈法身”。

雪竇嫌他老婆心切,爭奈爛泥里有刺。

豈不見,洞山和尚接人有三路,所謂:玄路、烏道、展手。

初機學道,且此三路行履。

僧問師:“尋常教學人行鳥道,未審如何是鳥道?”洞山云:“不逢一人。”

僧云:“如何行?”山云:“直須足下無私去。”

僧云:“只如行鳥道,莫便是本來面目否?”山云:“闍梨因什麼顛倒?”

僧云:“什麼處是學人顛倒處?”山云:“若不顛倒,為什麼認奴作郎?”

僧云:“如何是本來面目?”山云:“不行鳥道。”

須是見倒這般田地,方有少分相應。

直下打疊,教削跡吞聲,猶是衲僧門下,沙彌童行見解在。

更須回首塵勞,繁興大用,始得。雪竇頌云。

一國之師亦強名,(何必?空花水月,風過樹頭搖。)

南陽獨許振嘉聲。(果然坐斷要津。千箇萬箇中,難得一箇半箇。)

大唐扶得真天子,(可憐生。接得堪作何用?接得瞎衲僧,濟什麼事?)

曾踏毘盧頂上行。(一切人何不恁麼去?直得天上天下,上座作麼生踏?)

鐵鎚擊碎黃金骨,(暢快平生,已在言前。)

天地之間更何物?(茫茫四海少知音。全身擔荷,撒沙撒土。)

三千剎海夜沈沈,(高着眼。把定封疆。爾待入鬼窟裏去那?)

不知誰入蒼龍窟?(三十棒,一棒也少不得。拈了也,還會麼?咄。諸人鼻孔被雪竇穿了也。莫錯認自己清淨法身。)

評唱

“一國之師亦強名,南陽獨許振嘉聲”,此頌一似個真讚相似。

不見道:“至人無名。”喚作國師,亦是強安名了。

國師之道,不可比倫,善能恁麼接人。

獨許南陽是個作家:“大唐扶得真天子,曾踏毗盧頂上行”,若是具眼衲僧眼腦,須是向毗盧頂上行,方見此十身調御。

佛謂之調御,便是十號之一數也。一身化十身,十身化百身,乃至於百億身。

大綱只是一身,這一頌卻易說。

後頌他道“莫認自己清凈法身”,頌得水灑不著,直是難下口說。

“鐵錘擊碎黃金骨”,此頌莫認自己清凈法身。

雪竇忒殺讚嘆他,黃金骨一錘擊碎了也。

“天地之間更何物?”直須凈裸裸,赤灑灑,更無一物可得,乃是本地風光。

一似“三千剎海夜沉沉”,三千大千世界,香水海中有無邊剎,一剎有一海。

正當夜靜更深時,天地一時澄澄地,且道,是什麼?

切忌作閉目合眼會,若恁麼會,正墮在毒海。

“不知誰入蒼龍窟?”展腳縮腳,且道是誰?

諸人鼻孔一時被雪竇穿卻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