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儿童与成年人入睡困难背后比较常见的四种无意识动力。

46|无法好好睡觉的背后,藏着死亡、控制、孤独与惩罚
15分钟 ·
23219·
125
Emma星辰
2024.7.04
52
06:39 我感觉我睡前特别渴望交流。 我熬夜经常是在等一个,我明知道不会有回复的信息。
HD497580x:姐妹我懂
屁屁_qNtg:我也是
【第一次在这里发笔记,不太会用标记功能,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熬夜的4个精神动力学原因和解决方法(严艺家,2024.7.4收听)
一、熬夜的四大精神动力学原因
【1】3分05秒左右,“死亡焦虑”
睡觉和死亡很像,需要闭眼,是无法自控的、未知的,睡觉可能会被当作是危险的;
失眠或许会出现在死亡or离别事件发生的前后时间段;
比如:
健康状态不良,就觉得自己距离死亡更进一步了;
或者和别人生离。
【2】4分10秒左右,“控制感”
长期熬夜也是一种慢性的自我伤害;
有些人会通过自我伤害确立对自己人生的自主感:“我的身体,我说了算”;
熬夜可能是因为白天要工作or学习,没有“自由”,但到了晚上,就可以通过熬夜获取“自由”了。
【3】5分47秒左右,“孤独感”
婴儿的“黄昏焦虑”:
随着视、听觉的飞速发展,婴儿每天都会摄入大量“信息”,但难以与别人沟通“这个是什么,那个又是什么”,所以睡前非常焦虑、孤独;
这样就是不被“看见”,存在感遭受威胁。
【4】7分53秒左右,“自我惩罚”
我们都知道,睡眠的匮乏必然带来工作or学习的负面影响,会让我们状态不佳;
虽然这么做实际上会带来一些坏处,但我们也可以从中“获益”:我们知道这样做不好,但这样才会令我们感到“熟悉”;
如果一个人是低自尊的,Ta从来没有期待过自己以良好的状态展示出来,那就可能会通过“不好好睡觉”来让自己表现得“不够好”,以此吸引别人的批评;
自动化思维:人会不断重复脑子熟悉的体验。
二、解决方法
【1】11分08秒左右,“远离屏幕”
蓝光的刺激会让脑子变得兴奋,就会令人睡不好
【2】11分27秒左右,“形成新的条件反射”
(1)做一些睡前仪式
(2)找出固定的标记物/靶点
e.g.:睡前看那种看不太懂的书
(3)需要一些真实的情感链接、需要“刷存在感”:
“看见”别人;
被别人“看见”;
“我是存在于世界上的”;
如果暂时难以从人际关系中获取,可以这么做:
呼吸练习;
冥想;
身体放松;
身体扫描。
“我的身体此时此刻与我在一起”;
“我能感受到身体的存在”;
“我的身体的存在对世界来说是重要的”。
熬夜的4个精神动力学原因和解决方法(严艺家,2024.7.4收听)
一、熬夜的四大精神动力学原因
【1】3分05秒左右,“死亡焦虑”
睡觉和死亡很像,需要闭眼,是无法自控的、未知的,睡觉可能会被当作是危险的;
失眠或许会出现在死亡or离别事件发生的前后时间段;
比如:
健康状态不良,就觉得自己距离死亡更进一步了;
或者和别人生离。
【2】4分10秒左右,“控制感”
长期熬夜也是一种慢性的自我伤害;
有些人会通过自我伤害确立对自己人生的自主感:“我的身体,我说了算”;
熬夜可能是因为白天要工作or学习,没有“自由”,但到了晚上,就可以通过熬夜获取“自由”了。
【3】5分47秒左右,“孤独感”
婴儿的“黄昏焦虑”:
随着视、听觉的飞速发展,婴儿每天都会摄入大量“信息”,但难以与别人沟通“这个是什么,那个又是什么”,所以睡前非常焦虑、孤独;
这样就是不被“看见”,存在感遭受威胁。
【4】7分53秒左右,“自我惩罚”
我们都知道,睡眠的匮乏必然带来工作or学习的负面影响,会让我们状态不佳;
虽然这么做实际上会带来一些坏处,但我们也可以从中“获益”:我们知道这样做不好,但这样才会令我们感到“熟悉”;
如果一个人是低自尊的,Ta从来没有期待过自己以良好的状态展示出来,那就可能会通过“不好好睡觉”来让自己表现得“不够好”,以此吸引别人的批评;
自动化思维:人会不断重复脑子熟悉的体验。
二、解决方法
【1】11分08秒左右,“远离屏幕”
蓝光的刺激会让脑子变得兴奋,就会令人睡不好
【2】11分27秒左右,“形成新的条件反射”
(1)做一些睡前仪式
(2)找出固定的标记物/靶点
e.g.:睡前看那种看不太懂的书
(3)需要一些真实的情感链接、需要“刷存在感”:
“看见”别人;
被别人“看见”;
“我是存在于世界上的”;
如果暂时难以从人际关系中获取,可以这么做:
呼吸练习;
冥想;
身体放松;
身体扫描。
“我的身体此时此刻与我在一起”;
“我能感受到身体的存在”;
“我的身体的存在对世界来说是重要的”。
展开
哈哈哈确实看红书看了会睡觉!!
孤独焦虑、黄昏焦虑,我以前也很严重,养猫之后好很多了😂
严老师,如果只周末两天扎扎实实带宝宝,周内五天宝宝在爷爷奶奶家,这种频率的陪伴方式会不会影响亲子关系😭😭(宝宝已经五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