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我说我,我说人:用心理学和人类学的方式说清楚“我是谁”?大望局

20. 我说我,我说人:用心理学和人类学的方式说清楚“我是谁”?

81分钟 ·
播放数5382
·
评论数20

王家卫《一代宗师》重映版里有句收束全片的台词:“人生最难看破的只有四件事:生死,是非,成败,荣辱。其实就一个字,我。我都没了,还折腾啥?”这话也可以用来收束人生。

说清楚“我是谁”,才知道哪些是非成败是和我有关的,人生中的哪些东西、哪些关系该拿起来,哪些应该放下。就算是“毕竟东流去”的,也可以因为看见“我是谁”而获得内在的平静。

在当代,这个关乎自我的问题也是可以在学科方法里找答案的。

而好的学问,是从学者自身的困惑出发,在知识里寻求,最后又回到自己的。我的同事、青年人类学者邓一丁就是如此,他在北大读书时弃理从文,在台大学历史时,从一份有关20世纪中国口述历史作业里,通过整理自己的家史,对“我是谁”有了新的感受,这种感受又促使他去欧洲攻读人类学。

我们知道,在心理学领域,也有着一套用叙事来完成“我是谁”的方法。

于是,这期《大望局》请来松蔚老师和一丁老师,进行一场学科间的对话。你会听到两个青年学人既描述自我,也观察他人。

你会听到关于“我是谁”的多种描述方式,以及背后的原理、感受和历程,那么,哪一种是适合你的?哪一种是能让你把是那些非成败放下或者拿起来的?

哪一个“我是谁”的说法是可以让你既安定又有力量前行的?

  

👬本期嘉宾

李松蔚,心理学者,作者,得到年度专栏《心理学通识》主理人

邓一丁,得到听书专职作者,青年人类学者

 

🎧时间轴

00:02:16 从邓一丁的家族史研究谈起

00:03:56 松蔚老师对家族叙事的体验

00:06:55 “消失”的乡音、祖籍

00:11:47 我们现在如何跟陌生人介绍自己?

00:15:27 互依型自我:通过关系来定义自我

00:22:27 谈谈“断亲”现象

00:25:16 “重新养育自己”可行吗?

00:28:08 家族叙事会带给自己怎样的解释?

00:32:58 分享这篇家族史研究中的细节

00:38:38 自我叙事也在反复强化自我的行为

00:45:48 换个角度重新看待稳定与自由

00:53:39 用写作来不断重建自我

00:58:01 稳定生活下的一块“畸零空间”

01:01:16 在散步时工作,也是一种“逃脱自己”

01:04:58 心理咨询:把解释权交给当事人

01:08:15 好的咨询师要变成一张“空白幕布”

01:11:12 人类学的观察方法:故事探针

01:16:45 我们要不要或是能不能摆脱他人的看法

  

❤️本期海报

制作人:温蒂

设计支持:草地

展开Show Notes
孙宏博
孙宏博
2024.8.09
14:00 想到了那个主持人、作家、民谣歌手、酒吧掌柜、油画画师、皮匠、银匠、手鼓艺人、黄金左脸、老背包客、法国骑士、禅宗弟子.——大冰
所以松蔚老师还记得自己还有个播客么?
大望局助理:哈哈哈🤣
airmatrix:这期好像老早就在松蔚老师自己的播客里发过了
4条回复
DrLing
DrLing
2025.4.18
1:08:32 帮助来访者重述自己 形成舒适的叙述 而非用固定知识了解对方 空白幕布 保持无知 好奇 从头去理解来访者
克林橙CC
克林橙CC
2024.10.20
1:10:14 把自恋放下,把自己放空,可以解决内耗问题,学到了
weiholoo
weiholoo
2024.9.15
1:10:58 解决自己内耗
晓晓_VJEu
晓晓_VJEu
2024.8.01
每一期都想收藏,都想反复去听
紫云依依
紫云依依
2024.7.27
00:55 痛苦也好,还是其它选择就让时间证明一切吧
方方_zZxY
方方_zZxY
2024.7.27
喜欢
我执_
我执_
2024.7.26
痛苦和迷茫本身好像也是进步的动力
1:01:02 就像是在以前的衣服兜里翻到了钱
40:23 个人愿景
克林橙CC
克林橙CC
2024.10.20
需要开始写日记😎
大越无心
大越无心
2024.8.10
15:16 中山靖王之后
丁_mDU2
丁_mDU2
2025.2.12
想看邓一丁老师的那篇文章,在哪里能找到呀
Afra99
Afra99
2024.7.25
看到标题就知道终于等到松蔚老师了❤️
这一段怎么这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