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听提示:本集为线下活动录制音频,欢迎关注集结北大、南大、社科院等西语文学研究名师倾力打造课程《寻找博尔赫斯》~
此次活动,以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寻找博尔赫斯》系列影像课程为契机,邀请到课程主讲人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滕威老师,与先锋一代的代表作家,茅盾文学奖的得主孙甘露老师一道对话交流。在学者与作家、文本与在场、想象与历史之间,双厨狂喜,为我们追踪博尔赫斯在中国四十年的阅读史、传播史与接受史。
【时间轴】
- 04:09 与博尔赫斯的初相遇
- 10:00 先锋小说家的横空出世与女性作家的崛起
- 13:11 《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售价1.2元,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写作
- 14:29 翻译对认识一个国外作家很重要
- 16:07 西语学者逐渐丧失了对博尔赫斯作品的阐释权
- 22:34 对博尔赫斯的误读(1):后现代作家
- 27:17 80年代仿佛一夜之间大家就相约共读博尔赫斯了!
- 32:26 在一次城市规划会议上我突然读懂了波德莱尔(《恶之花》)
- 35:19 对一个作家的理解,建立在一个准确的翻译的基础上
- 37:45 博尔赫斯小说的两个主题:偶然和宿命
- 38:17 读博尔赫斯,好像掉入了叙事黑洞
- 38:57 没有那么难懂,博尔赫斯其实更像故事大王!
- 40:31 博尔赫斯的文学接受史:欧式文学、侦探小说
- 42:57 对博尔赫斯的误读(2):精英作家
- 44:45 博尔赫斯在阿根廷文学史上的地位
- 54:51 博尔赫斯的作品可读还是不可读?
- 59:07 理解博尔赫斯的关键:感受他如何再现这个故事
- 01:04:12 走出阅读的舒适区,反复读,或许有一天就豁然开朗了
【互动方式】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在评论区大胆留言!也可以扫描shownotes里的二维码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和我们一起在习以为常的观念里撬开缝隙,松松土壤~

【关于我们】
🐝主持人:
刘盟赟 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部编辑,播客「重启试试」主理人。
🦦后期制作:
孙静 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