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民政和财政的决策权 高度集中在士大夫阶层。朝堂上变法的要求迫在眉睫了。在讲述王安石变法之前,我们来看看宋朝的生产力情况,并分析,为何如此领先的宋朝没有发生产业革命,促进社会稳定,反而是犹犹豫豫的在复古和维持现状的道路上反复拉扯、内耗
从五代至宋,频繁的战争也是促进冶炼技术的发展因。炼铁效率和纯度的提高,铁工具种类多,也会促进农业发展。
到北宋中叶11世纪左右 宋铁年产1200万斤(6万吨)铜1500万斤(8万吨)世界之最,英国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初产量也差不多这么多。达到顶峰后,产量停滞再无上升,这反映着开发能力、资源消耗、消费均达到了顶峰。这些迹象从市场端预示着北宋开始衰落;
让我们从技术发展的视角算一下这些铁的分配,分析一下停滞:
1. 商业繁荣,铜币紧缺,所以用铁掺入铜,铁的用量大概有300万斤。
2. 另有300万斤铁的流失,用于浸铜法,生产铜的铁在置换反应消耗掉了。这两项加起来占了铁产量的一半。
3. 农耕用具和武器制造按400万斤算。那么其余也就剩200万斤铁了,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可以找到他们的用处。大部分的用于基建和房屋建设了。我们可以发现能参与机械研究的铁少之又少,铁的售价依旧居高不下。并且是垄断性的产品。
4. 而无法引发生产力变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税和盐价的压力,人无法从劳动力中解放出来,有时间可以思考。这最终把宋朝的发展锁在了技术变迁层面。宋神宗时期开始宋朝迅速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