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大摩宏观策略谈,美联储大转向,中国能顺势破局吗?对A股和港股的最新看法TMT质检员

0924 大摩宏观策略谈,美联储大转向,中国能顺势破局吗?对A股和港股的最新看法

64分钟 ·
播放数36
·
评论数0

Q :美联储转向及中国政策变化对股市有何影响?

A:近期美联储的剧烈转向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尤其对于亚洲股市产生了显著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港股经历了七年的上涨后表现强势,而A股则相对滞后且情绪低迷。摩根士丹利欧洲路演归来的首席策略师Laura将分析在新的美国降息周期下如何投资亚洲股市,包括对港股和A股的不同看法,以及欧洲长线基金是否会考虑重返中国市场。

Q :对房地产领域利率政策及可能出现的新政策如何看待?

A:随着各界对房地产调控和利率政策的关注,大家期盼是否有大动作。明日后将有多部委部长召开发布会,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Steven将结合其欧洲考察经历,探讨房地产政策的作用及其可能性。此外,市场中关于更大规模刺激政策(例如10万亿人民币左右)的提议也开始增多,但我们认为,在底层逻辑上,政策转向可能会较慢,而非立即大幅改变。

Q :目前政策思路是如何转变的,以及可能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A:政策思路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对通缩问题的认识加深,并开始从防范道德风险转向考虑动用中央政府资产负债表支持房地产部门和消费者部门。未来数个月内,预计会有存量房贷利率下降、中央财政注入社会保障福利、医保及生育补贴等方面的变化,但不会立即实施大规模刺激政策。社会感知指数的发布旨在帮助判断何时政策可能出现更大幅度的转向,目前来看还未到达历史拐点阶段,但仍需密切关注后续数据变动情况。

Q :中央政府如何保障底层农民工的基本医疗和社会福利?

A:近年来,中央政府为了减轻农民工和新市民因医保费用上涨导致的经济负担,通过财政筹资方式为其提供医疗保险保障,并投资于幼儿园建设和教育投入,同时也对生育方面给予一定补贴。这些政策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通过观察中央财政与地方国债的安排得到具体体现。

Q :如何看待当前通缩预期和政策调整的方向?

A:尽管政府已认识到通缩对经济和通胀正常化的影响,并试图通过诸如提高社会感受指数等手段深入理解并解决通缩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实现全面打破通缩预期仍需更大规模的发展政策出台。当前决策层正逐渐调整其视角,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寻求平衡,逐步认识到发展的重要性及发展对于维护安全的基础作用,从而推动更大规模的政策发力。

Q:新的“社会感知指数”是如何构建及其指标构成?

A:该指数利用标准分数方法评估经济下行周期下的就业市场、工资收入和社会公平性等方面受到的冲击程度以及与正常趋势的偏离情况。其主要指标包括官方公布的城镇失业率(经过季节性调整)、居民就业市场信心调查指数以及工资收入增速(通过对比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价格变动得出)。此外,还考察了整体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劳动纠纷频次上升等因素,综合这些指标计算出二季度以来整体社会感受到的经济下行压力正在增大。

Q:当前政策反应是否能有效打破通缩预期?

A:目前政策层面虽然出现了一些小变化,比如中央财政积极应对通缩、救助房地产行业和支持社保福利体系,但由于政策转向的步伐较为缓慢,未能彻底打破市场对于大手笔政策举措的期待。因此,在基准情景下,预计今年和明年名义GDP增速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真正能打破通缩预期并促使政策大规模转向的关键在于决策层对社会经济压力的真实感知程度。

Q:为何调整对A股和海外市场看法,不再认为A股会跑赢港股或海外市场?对于不同市场的未来展望及策略调整有哪些具体细节?

A:根据新的市场环境变化,特别是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汇率未出现明显贬值(反而有所升值),以及国家队对A股的买入力度不再像以前那么显著增加(已基本达到历史高位且近期进入休整状态),这两个之前被看作A股跑赢海外市场的重要因素如今正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在日本市场上,鉴于央行对利率控制走向判断,以及日元升值带来的盈利压力和通胀放缓背景,预计日本股市将在短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尽管如此仍需密切关注潜在的加息行动。而对于新兴市场,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在今年年中以后放缓,加之美元降息带来的影响减弱,因此Emerging Markets Quality Equity整体持谨慎态度。

Q: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国家队对A股持仓有何新变化?

A: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汇率从之前预测的逐渐贬值转向目前稳定或接近7.1的水平,并且未来可能继续保持这一态势。此外,国家队对A股的投资持仓自去年底至今年6月末增加了约3780亿人民币,相当于520亿美元,其增量与全球公募基金进入A股的被动型指数基金累积资金流入大致相当。

Q:是否存在突发事件可能导致人民币贬值并推翻当前观点?

A:若出现某些突发事件(例如美国总统选举共和党胜率大幅提升引发贸易战加剧不确定性)或其他极端情况导致人民币贬值,之前的市场条件或许会发生变化,使得A股再次具有跑赢海外市场的潜力。

Q :AH的观点变化,更看好H股港股多一点,是否意味着对美国大选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沪深300诺A下行空间有多大?

A:目前对美国大选本身不做预判,但从最新的选举调查结果显示,市场总体倾向于民主党获胜的几率有所提升。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认为民主党必然当选,只是相较于辩论前有所上调。我们曾在八月下旬调整了所有目标价,base case下,沪深300指数仍具上升空间。当前预测民生中国指数下跌至40点,沪深300指数下跌至2600点。但需注意的是,这在极度通缩状态下才会出现,当前市场条件不太可能出现如此极端情形。因此,更倾向于认为沪深300将保持震荡格局。

Q :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社会感受指数?

A:社会感受指数反映出历史上的政策调整背景和巨大政策变化。去年年底社会感受压力达到相对低点,并在今年略有反弹,但仍处于低位且持续时间较长。研究小组分析认为,当经济下行期尤其面临通缩时,劳动者纠纷等问题集中爆发,与季节性有关。若这一压力持续演进至明年下半年,可能会接近历史临界点,从而引发更大规模的政策变动。

Q :摩根斯坦利如何看待当前AI板块的发展前景?

A:摩根斯坦利虽然因经济衰退等因素对AI板块整体持悲观态度,但在AI子领域,尤其是存储板块,持更为积极的看法。尽管非AI领域的复苏相对较弱,但AI半导体赛道仍在强劲增长,其中台积电因其兼具AI属性和质量防御优势而被视为首选。同时指出,半导体行业内存在分歧和分化,AI芯片及部分存储芯片增长迅猛,而其他逻辑芯片复苏较慢。

Q: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对于半导体行业的投资,是应该更加悲观地减持还是在AI领域选择高质量增长的股票?

A:根据右下角的图表,即使AI相关的KV比例较高,表明大公司财力雄厚,但未来一两个月有几个关键事件可能影响市场,例如iPhone的销售表现、AS市场的换机潮以及NVIDIA的财报公布。目前市场存在一些底部背离现象,但对memory较为悲观,对AI则持乐观态度,因为它代表了一个长期趋势。因此,关于是否继续减持半导体或在AI中选择高质量股票进行投资,需要密切关注这些事件的影响。

Q:地产分析师Steven,对于接下来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走向有何分析?

A:房地产行业在517政策组合拳出台后,成交量有所回升,但总体销售恢复时间短暂,且后续出现了快速降温,尤其是在最近金九银十销售旺季也没有明显起色。政策放松主要基于市场化原则执行,效果相对较弱,监管部门可能需要几个月时间收集市场反馈和观察效果。目前全国性政策加码有限,只有个别城市有所放松。中央始终以控风险为主调,强调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执行,而非盲目救助。预计监管部门可能会调整控风险和稳增长的排序,比如增强对开发商融资的支持力度、放宽部分购房政策等,但短期内大幅改变调控思路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接下来几个月可能继续推出一些边边角角的放松政策,但这些政策对市场回暖的影响可能有限,整体房地产市场触底复苏的步伐仍需保持谨慎判断。

Q:中国经济下行背景下,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整的空间还有多大?

A:根据目前中央政府的态度和做法,短期内出现大幅度政策思路转变的可能性并不大。除非房价下行引发大面积房贷断供,导致金融风险快速提升,否则未来12个月内监管部门不太可能出现明显的政策调整。预计接下来几个月会继续推行市场化原则下的政策微调,如一线城市限购政策的放宽、存量房贷款利率调整、开发商库存收储等措施,但这些政策对整体房地产市场的支持效果可能较为短暂。因此,地产组对房地产市场触底和复苏的步伐保持谨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