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双人作品展
|艺术家|杨延康 Youvi Chow
|策展人|陆壹
|展览时间|2024年9月29日-12月1日
|展览地址|嵩禾艺术中心 兴义市 桔山街道 公园里商业二街9栋
《念》是一场关于时间与空间、信仰与情感的艺术双相性探索,穿越了空间与文化的藩篱,凝聚了两位艺术家在生命轨迹中留下的深刻印记。展览通过艺术家杨延康的黑白摄影作品与艺术家Youvi Chow的深色彩画作,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但又相互呼应的艺术表达。
在《念》中,黑白与色彩、静止与流动、现实与内心共同交融,探索着我们每个人生命中的“念”——那些深藏在心灵深处的信仰、回忆与情感。
艺术家杨延康的作品,捕捉了日常生活中的细腻入微,凝固了时间的痕迹,展现了作品对于时光流逝中信仰与生活的坚守思考。

而Youvi Chow则通过充满能量与情感的色彩,表达她对世界的观察与内心的体悟。

收听地图:
00:15 导入
00:20 嘉宾61自我介绍
00:54 嵩禾是家什么店?
06:05 什么算好的生活方式?
12:45 61 如何选择艺术家?
16:06 我爱上了这些人,才决定在这个领域
19:45 什么样的作品比较受欢迎?
27:58 兴义其实是一个挺浪漫的城市
35:35 在兴义也有不太好的地方
42:22 有接触到有意思的年轻人吗?
45:13 接下来的计划
47:20 结语
erbo: 今天是有请嘉宾的一期,欢迎我们的好朋友61来做客。
61:大家好,我叫61,是嵩禾Art Center的运营总监。
erbo: 嵩禾在兴义是仅有一家的很特别的艺术商店,它的内容会比艺术商店还要更丰富一点。我们先来问问61嵩禾在你眼中是个什么样的店?
61: 嵩禾艺术中心就是嵩禾Art Center,是嵩禾旗下基于嵩禾艺术理念做的生态艺术系统,是个综合性艺术空间。涵盖的内容有生活美学、画廊、艺术民宿,还有艺术家的驻地项目等丰富的活动。
erbo: 在店里最值得大家去看的是什么?
61: 可能从我的主观意识上来讲,我最希望大家来这里得到一种体验。不光是体验销售的东西,艺术商店里有很多艺术家的个人作品,还有偏设计类的生活品牌,它们都能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希望大家能从空间里把体验带走,进入到生活里。
erbo: 嵩禾原来有个 1.0 的店铺,现在新开了2.0 的店铺,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我的感受是品类更加丰富了,为什么会扩展到这么广的方面?
61: 之前1.0是一个综合工作室,刚开始的想法是用做自己艺术家代理机构的base。第二要满足我们影像创作的需求,所以原本是不准备对外开放的。因为空间比较大,很多艺术家伙伴们的东西,慢慢被我收集在这里,觉得可以展示给大家,同时还作为我们艺术微喷部门实际的生产场地。
那2.0这边完全不一样,这算是正式以嵩禾的艺术理念作为核心来创办的线下综合空间。这个空间想要给予客人和喜欢我们的人,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人。提供给他们一个空间能够体验到生活美学,更近距离接触到艺术家作品。


erbo: 在61的概念中,什么算作一种比较好的生活方式呢?
61: 可能定义起来挺难的,因为挺宽泛的。我觉得一个人有自己热爱的东西,对万物充满好奇,他/她的人生就一定会精彩。我理想的生活方式是传达我吸收到的养分,传达给可能跟我有相同热爱的一批人。
erbo: 所以你想去担当传播者的角色。
61: 这是一部分,另一部分的核心主旨是“源于独立,始于联系”。我身边有特别多艺术家朋友,我从他们身上吸取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当我对他们充满好奇的同时,也希望能聚集更多的人,不管是艺术家还是有趣的个体,都能以一个空间作为交流场所,把大家连接起来。
erbo: 家洁也说下,你心目中比较理想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家洁: 我理想的觉得比较好的生活方式,是在工作之外有自己的兴趣,能够坚持下来。比如说在工作之外我喜欢做饭,还有文博、历史、考古相关的东西。
erbo: 我理想的方式是注重生活中的美,注重自我的感受。我从小到大每个阶段的感受和兴趣点都在流动变化,比如近年有在61店里进行了大消费。
61: 这个是一步一步递进的,erbo作为嵩禾的follower也是很长时间了。不是一次性就觉得怎样。我也想在兴义能有更多的人,他们一点点的去了解,再来决定是否喜爱,这种爱希望大家带进他/她生活的每一个part。
erbo: 像61说的我一点一点认识了越来越多的插画家,从最开始的Lylean lee,到王雪瞳,接着有Youvi Chow,还有DJ NianNian。这么多的插画师,好奇61 如何选择艺术家?
61: 对于艺术中心来讲,我是运营总监,对于嵩禾Studio艺术代理机构,我是策展人身份,也是艺术家的经纪人。选艺术家的核心首先是我觉得他/她是一个有趣的灵魂。
家洁: 靠聊天吗?还是从作品里体现有趣的灵魂?
61: 作品、聊天都可以体现。比如DJ NianNian,他本职工作是舞台设计师,私底下对爵士乐非常热爱,他的爱人收留了非常多的流浪猫。他的家庭生活还有舞台设计,方方面面都融入了作品之中。比如《流浪猫的弥撒曲》、《流浪者之歌》、《沙漠月行者》,都跟音乐撇不开关系。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都是诠释在作品里的,所以有趣的灵魂不仅可以通过聊天了解到。
第二我们会筛选长时间致力于艺术职业的人,有些人可能对于这条道路意志没有那么坚定。
家洁: 那最开始这些艺术家是从哪里找的呢?
61: 最开始就很久远了。我从事这条路也是因为嵩禾的创始人嵩嵩。我们从 17 年在成都做了第一家私人美术馆——漾独立艺术空间。在那之前嵩嵩有带我去认识非常多领域的艺术家、陶艺家,插画师。
是因为我爱上了这些人,才决定想要在这个领域做点什么。我思考了自己能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慢慢地发现了我最适合走的一条路。在有一个空间后,当时我们主要做的就是展览,一年大概有十多场大小展览,通过一点一点的积累,认识各个类别的艺术家,同时他们也给我奠定了一定基础。
另外我们选择艺术家还有其它参考标准。一、艺术家有一个稳定的创作节奏。二、愿意配合画廊机构,还有就是要相互欣赏。
erbo: 代理作品的时候,会觉得什么样的作品容易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61: 现在大家生活各方面的压力挺大的。如果单纯从销售上来讲都更喜欢治愈类的作品。第二是记忆成本较低的作品。记忆成本较低意思是画面信息量不大,能直观的感受到作家想传达的内容,这些内容能缓解压力。
从我们自己选择艺术家的角度来讲,可能更多是看作品和艺术家整个系列想传达的内容主旨是否是有研究性,是否探索了一些课题。
erbo: 这个需要有一定的思考,对吗?
61: 对。因为艺术家作为一个践行者,或者是先行者,可能思考的东西会更多一点,超于当下社会思考的问题。无论是他们深思的问题也好,还是说他们给到的答案也好,我们会更在意一些。
家洁: 那怎么平衡呢?关于市场喜欢的和你们喜欢的?
61: 根据场域的不同不一样,比如有些艺术家的作品有很深的内容在里面,跟观众特别远,那就不会出现在艺术节、艺术商店里,我们也不会为他/她发售艺术商品。因为他/她的东西可能更适合以个展去露出,能量很直观的丢给观众,观众一下就能被打住。
所以对于每一个艺术家来讲,我们其实会根据他的作品来策划整条路线。没有什么东西绝对的好卖,或者什么什么画绝对不好卖。
erbo: 之前在嵩禾看Youvi Chow的展览。她觉得很幸运能够遇到嵩禾,因为觉得特别不擅长做销售,能够遇到嵩禾帮她解决了这个困扰。
家洁: 我也看了社交媒体,有人在她作品评论区问怎么买到作品,她回复说要找嵩禾@嵩禾。之后那个人点了嵩禾进去看,他/她又回复说,这怎么是一家贵州的艺术机构?
61: 不排除有些人会产生“贵州乃至兴义怎么会有一家艺术机构?”的苍白认知。这也是我们去每个艺术节或者展会都会遇到的问题。我是成都人,觉得兴义其实是一个挺浪漫的城市。
为什么兴义把我留住了,不在于人,在于这里的天气和风土,还有在这里的时间。大家现在都在说我的家乡成都好舒服,好安逸。但成都发展到现在的准一线城市,其实年轻人都非常卷的。
我学服装设计和奢侈品管理,学完回国文化冲击挺大的。因为我学的这个服装设计更多的是在买手店或买手制的百货,可是当时成都没相关的工作机会。后来和朋友一起做了一个服装品牌。
还尝试了艺人经纪代理,那个时候就发现我不太适合。因为很多方案,或者策划的活动,都是今天就要。我对自己工作是不满意的状态,节奏太快了,东西我还没把它作为完整的闭环,但它必须推出去实施,最后效果还来不及回味,下一个方案又来了。让我觉得非常的窒息,几乎没有跟朋友的沟通与聊天。当你好不容易有空闲时间,你都不知道该和朋友从何说起,而且大家的状态差不多。
erbo: 不断地在输出,不断地在消耗,乃至于生活已经基本上被挤压掉了。
61: 而且那段时间做的所有事情,我并没有任何的成就感。觉得不知道我生活的意义在哪里。可能也是没有找到自己热爱的,自己的节奏,来到兴义过后,我才开始真正认认真真把每一件事按照我想要的效果、节奏做。兴义,它不催我。
我很容易受到气候还有环境的干扰,这里的云,这里的天气给我的更多是温润,所以我觉得挺浪漫的。再加上每天都有例行的遛狗时间,在这样的环境里让我觉得特别惬意,这也是为什么要把base搬来这里,留在这里长居。
家洁: 但嵩禾Art Center在兴义肯定也有一些不太好的地方吧?
61: 这个也不算不太好,毕竟这么多山。比如航班去大城市,一天就几班。信息差肯定是有的。还有兴义这边,可能政府还并没有这个意识关注到我们,他们关注的更多在非遗传统文化上。
家洁: 61说到FCCK的驻地创作。我发现驻地创作有官方赞助的,但我能看见的全部都是福建的、浙江那边,当地政府的发展思维可能要更开放一些。
61: 一步一步来嘛。开店乏力的地方是,想来感受的客人有点少。他们有点害怕,或者是胆怯,不知道这个地方适不适合,或者让自己舒不舒服。大家大可不必这样想,我首先是希望大家会觉得有乐趣,第二是觉得这里能让他/她的生活变得开心。第三是对他/她目前执着的东西有解答。
erbo: 跟61熟悉后,会觉得她做的东西远远超过我对她的想象,可能刚开始觉得是为了传递艺术,为了代理艺术家的作品能推广出去。但聊了这么多才发现,其实 61 更关注的是人的本身,对人的生活、趣味、人的多样和保持好奇心的状态。
61: 对,这是我非常专注的一点。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线下实体空间也是为了去传达,我想要传达给大家一些东西。为什么 17 年我们把空间取名为漾,就想跟波澜一样,它没有终止,我们一切都在过程里面。那就是我和嵩嵩当时的一个阶段,我们没有说它的结果必须是什么样子,它就是联系。
erbo: 61在兴义开店的过程中有接触到你觉得有意思的年轻人吗?
61:我们现在的员工每个人都挺有趣的。现在有一个管家,他从兴义骑行三个月还是半年到北京,一路用自己的相机记录了沿途的内容。他有自己的公众号,传递想要传递的不一样的风景。不管我喜不喜欢纪实摄影,但他丰富他自己就好了。我对每个人都充满好奇,我更多的不是一个teller,是一个listener。但是我觉得,大部分的兴义年轻人对于生活并不够那么热爱。他们的热爱可能更多的在一些即时的感受,比较关注当下的快乐。
erbo: 嵩禾两场驻地艺术,一个是 Youvi在当地做的编织,还有fcck的《从丛林出发》,那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样的计划呢?


61: 接下来的计划,下一个展览就卖个小关子吧,大家敬请期待!接下来可能还会承载一些分享类的活动,比如邀请艺术家、独立品牌设计师过来和大家一起聊聊对于品牌,创作概念和想法。我们也会根据时下关注的话题,或是一本书做些交流会。今后一年独立的展览应该会有六场左右。
erbo: 今天和61聊的内容就到这里了。也希望未来我们可以在她的感染下接触到更宽广的东西。谢谢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