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 侯深谈「行星史」研究与人类演化的新视角

371 侯深谈「行星史」研究与人类演化的新视角

62分钟 ·
播放数41924
·
评论数137

- 导语 -

长久以来,史学界偏爱寻求文明之间的差异,以比较研究的方法解史立论。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却聚焦文明的共性,探索“行星史”的研究,试图在地球框架之下,理解行星的历史演变与人类欲望间的关系。一个单数的“行星史”何以可能?为什么人类欲望能够成为解释历史变迁的要素?人类的力量真的对地球产生了不可接受的影响吗?欢迎收听本期嘉宾侯深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侯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美国史,主攻环境史,译有《欲望行星》《帝国之河:西部的水、旱与成长》。著有《无墙之城:美国历史上的城市与自然》,The City Natural: Garden and Forest Magazine and the Rise of American Environmentalism

- 时间轴 -

05:15 行星史源自对文明间共性的关注

09:30 七十年代的环保世界关怀与「人新世」的失焦转变

13:45 种族、阶级、性别:美国历史学教育的「圣三位一体」

15:15 历史不应变成单纯的道德叙事,但不能完全脱离道德叙事

19:30 气候史的解释局限与历史书写的还原论底色

21:30 从「食色性也」看行星史对人类欲望的解释

24:00 思想史是沃斯特著书论作的基本尺度

27:45 环境历史、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环境史的三个层面

32:00 世界人口下降背后的人类欲望转变迷思

42:15 达尔文、银杏树与人类欲望的演化

51:00 再论「人新世」:对人类破坏力和概念生产的商榷

55:00 「愚蠢的智识一贯性是肤浅思想的小怪」

57:25 「三千年的不可持续增长」:古文明的土地凋敝与人口增长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节目制作 hualun 思钊 Yo

logo设计 杨文骥

- 音乐 -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4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ad@justpod.fm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 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忽左忽右

B站:忽左忽右leftright

抖音:忽左忽右

展开Show Notes
天!侯老师口才太好了,连讲5分钟不喘气而且没有口癖没有口误😲
真老蔡:确实,我脑子cpu都烧掉了,听完即忘
每次取名都好烦:喘气声还挺大的哈哈哈哈哈
3条回复
蔡湛聰
蔡湛聰
2024.12.21
人都是各有特色的嘛,观点不一样可以拿出来讨论,抱怨人家(体现性格的)说话风格是多不礼貌多不包容,再说了,听免费节目了你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HD62195u
HD62195u
2024.12.20
嘉宾说话太快太密了 好多废话
MIMOMIMO:历史学出身的表示实际上基本没有废话…可能只是听不懂实际指向导致的
香蕉啤酒梨:书本也是一样,废话连篇,长句的修饰,中心思想模糊,逻辑不清,读了三分之一实在读不下去……
越向书
越向书
2024.12.20
1:01:25 好有启发的一期,最好玩的是给导师建议把最后一章的名字改成“药丸”——欺负导师不懂中文谐音梗😂
对了,在北京,聊环境史的话,我想推荐乔瑜同学。
林小洋
林小洋
2024.12.20
17:41 我要出不过气了,先不听了😱
Tsubasa28
Tsubasa28
2024.12.21
35:45 嘉宾是不是太注重研究非人类的历史,都忘记看看人类自身的发展史了? 一个很常见的人口减少理论一点都没有被提到:社会越稳定,人的生活越享乐,人口出生率越低。现在的年代并不是一个独有的,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年代,去研究下古罗马人的生育率就是一样的道理。
whenback
whenback
2024.12.20
哇 又是熟悉的被机枪扫射的感觉
本雅鸣
本雅鸣
2024.12.23
22:36 想起《藤子F不二雄SF短篇集》中的一个故事:食与色都是人类繁殖最基本的本能。但在一个平行时空里,两个人才能进行的性行为是像我们吃饭一样是公开的,没有耻感的;相反当涉及进食时人们讳莫如深。
书在读,怎么说呢,文字太多修饰,形容词,不得不说,程老板太厉害,在这样的文字里找到精准的问题和结论
14:08 嘉宾输出能力很强,但完全没有讨论和交流的氛围,不留一点气口,听感上也不是很舒服,先不听了😂
有趣的是,虽然号称行星史,但嘉宾似乎并不关心地球出现人之前的四十六亿年历史。这门学科充其量只关心地球尺度上的人类史。而且与所有社会“科学”一样,更关注关注如何诠释问题(找到新的视角,设立议程),而非获取知识(获取无可辩驳的客观事实)
liuzy:新模型、新概念还是为了解释新现象(如普朗克、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新预测(如牛顿引力模型对天王星、海王星的预言),或更具有通用性(如朗道相变理论对所有相变和临界问题的统一)。今后要以此书与此集节目为戒。
MissKatonic:歷史學研究基本就是這樣子
3条回复
勒裔尤
勒裔尤
2024.12.20
居然有人比我快
moqituue
moqituue
2024.12.20
侯老师已经任教于北京大学了,简介要更新了呀
海原望
海原望
2024.12.24
一家之言:感觉行星史这个名称依然会给人一种误解,认为这是一种地质学相关的历史学科。更恰当的概括可以是“生物人类史/人类生物史”,因为其偏向的是人类作为生物而非文明/思想的历史,正如生物学家描述一个种群的历史一样。
Dee吴行之
Dee吴行之
2024.12.21
这集值得听好几遍,一开始听到“北京大学历史系”…有点迷惑觉得标题是要讲天文学…现在懂了,身为全人类历史长河的一员我们生存在这颗行星!
ekmm
ekmm
2024.12.23
这期很精彩
海参弟弟
海参弟弟
2024.12.20
听不懂,呜呜…
松子的果
松子的果
2024.12.20
今天必须慢速
丸尾同学
丸尾同学
2024.12.20
你们真快
纸上卧游
纸上卧游
2024.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