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11.关于2025年的四个猜想起朱楼宴宾客

vol.111.关于2025年的四个猜想

70分钟 ·
播放数132101
·
评论数318

2025年度猜想的关键词:殊途同归

大家好,我是大卫翁,“起朱楼宴宾客”是我用来记录这个大时代的播客节目。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猜想环节,和犬生活上比较轻松愉快的商业和兴趣向猜测不同(指路:《关于2025年的六个预测(犬生活X油条配咖啡版)》,在起朱楼这边,是我看了很多的研究报告和机构预测后,自己对于接下来一年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另外,公众号文章的版本会和播客节目有些不同,因为这是一篇先有文章后有节目的内容,所以如果节目更像是写文章时的一些想法的汇总,对文章版本感兴趣的可以去这里看:《关于2025年的四个猜想和十二张图》

简易时间轴:

00:15 为什么要做年度猜想?今年又多了一个理由

02:00 猜想做到第六年,我的一个小小心得:永远不要将上一年的情况线性外推到下一年

05:28 如果用一个词总结我写完这篇文章的感想,那就是殊途同归

06:28 猜想一:化债或许就是解决中国这一轮“完美风暴”的那个扣,但问题是,力度够不够

07:17 关于完美风暴的词条解释

08:59 几件单独拿出来都很有道理、甚至可以拍手叫好的事情,为什么会组合成了“死亡链条”?

14:53 从财新专栏文章《关注存量型财政开支的重要影响》看为什么地方政府是那根“最后的稻草”

24:00 当然发现扣和解决扣是两码事

26:15 猜想二:特朗普政府会更加刀刃向内,以国内事务为主,中美关系反而可能迎来一个短期转机。

26:48 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会和第一个任期截然不同,无论是从执政思路上还是从执行效率上

30:59 他在2025年最可能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是排干沼泽(Drain The Swamp),因为这对他来说是一石三鸟的事情

35:20 为什么特朗普和马斯克不会分道扬镳?以及为什么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图片

图片

38:36 特朗普对外会做什么?如果能和中国达成一个贸易协定,那将是明年“最温暖的意外”

图片

41:22 延伸猜想:美国的长期通胀预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抬升图片图片

44:15 猜想三:中国企业的内卷短期到了一个临界点,无论内部舆论还是外部压力,都在要求改变。

45:44 新三样从敲锣打鼓庆出口,到组织行业研讨会防内卷,之间只过了一年的时间

图片

47:12 很多行业呈现出“无利润繁荣”可能的三个原因

50:14 之所以判断明年可能会是一个临界点,主要是卷的影响已经扩散到了国际关系领域

55:38 猜想四:中国的企业主动或者被动的,都会在与海外不同的技术路线和“以我为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56:09 半导体行业卷出了全球前十大设备厂商,也“被迫”走上了一条自主可控的技术路线

图片

图片

60:17 汽车零部件行业则是主动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掌握了先进的技术路线

图片

62:53 一个希望是“杞人忧天”的担忧

64:54 基辛格在百岁时的采访谈话就映证了中美两个大国殊途同归的近期目标,也指明了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我正在好好运营那一片后花园。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生活方式播客节目《犬生活》,《关于2025年的六个预测(犬生活X油条配咖啡版)》新鲜出炉~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互动,或者给我写邮件,邮箱地址qizhulouyanbinke@gmail.com。

节目BGM:

The Long Way Round - Jodymoon

进击的巨人 最终季后篇ED「路上小心」ヒグチアイ

节目后期:大卫翁

展开Show Notes
大卫翁
大卫翁
2025.1.06
置顶
这期节目的原始文章版可以在我的公众号上看:https://mp.weixin.qq.com/s/oNjN3L-KWt1MPtSA6_Q53w
1:09:40 每次听大卫翁老师,总能感受到“中正平和”,没有逃避问题,也没有过度愤世嫉俗,实事求是本身也可以好好传递能量👏
cosineyu:好同意这句话!
大卫老师,你是我的年度主播😃
Tothenorth:也是我的!
大卫翁
:
感谢支持😭
10条回复
哎挺感动的!其实我们国家真的有很勤劳聪明的人民和优秀的企业,希望我们的zf还有制度能对得起这样的人们
大卫翁
:
真的是,属于给一丁点养分就会努力生长的那种
Lalunesea:🥹能有今天是因为伟大且勤劳的人民
星黛蕾
星黛蕾
2025.1.06
偏正向,但很客观,是现在需要的声音,喜欢
大卫翁
:
我以前其实会更多说一些偏负面的东西,但这一年以来发现大家的想法已经够负面了,实在没必要继续“添砖加瓦”了。
HD355871t:上海外企牛马表示悲观来自两点,第一卷不过内资,第二资本已经认清楚形势。去年即使区政府领导主动问我司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公司还是义无返顾决定收缩上海办公室
14条回复
西海蛙
西海蛙
2025.1.06
国运昌盛 国泰民安
HD566540u:哈哈,百度热搜第一
远行2479
远行2479
2025.1.06
44:16 就连夕阳产业都已经快卷死了,我们单位是钢铁冶金行业的设计院,已经接不到活儿了,照现在这个节奏25年发不出工资。
HD566540u:贫富差距太大了
大卫翁
:
哎……这就是负向循环的可怕
1:05:30 反过来再次印证了小平真的太伟大了。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国外品牌涌入中国,短期内也造成了国内企业的破产倒闭,但很快我们就学会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实现了飞速发展。
大卫翁
:
历史是会被一些特别的人推动发展的,我一直这么相信。
神经蛙_CuBs:当时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都在思考如何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而不是“抵制”
6条回复
Ass嘟嘟
Ass嘟嘟
2025.1.07
2025年度猜想的关键词:殊途同归
永远不要将上一年的情况线性外推到下一年。越是共识,越需要警惕小心。

「✅猜想一:化债或许就是解决中国这一轮“完美风暴”的那个扣,但问题是,力度够不够」
1)完美风暴
主要由三种不同的天气现象交汇,为一场风暴的产生创造了完美的环境。
用于形容危机诞生的原因是如此的“凑巧”又“必然”。
2)背景
因为三年疫情而严重受损的消费者信心,严监管周期带来像教培、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极速刹车,以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强度和速度演进的房地产下行周期。
引爆:三年前要求地方压降债务。
3)死亡链条
让处于房地产下行周期、土地出让金大幅缩减的地方压降债务,减少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拉长对to G企业的付款周期,甚至铤而走险增加罚款收入和“远洋捕捞”。
当期收入下降,远期需求不足,共同形成需求不足→物价下降→通缩螺旋。
4)财政收支 - 四象限
增量收入:税收,是地方的核心收入,但因为新一轮迟迟没有落地,留在地方手上的税种非常有限。
增量支出:地方为发展当地的经济、文化、民生等的支出。
存量收入:把拥有的各种存量资金、资产、资源转化而来的收入,即卖一切可以卖的东西。
存量支出:债务利息,即化解隐性风险债务。特点是为了解决存量债务,而不是用于执行地方的增量任务。
问题:增量型收入暂时指望不上,存量型收入正在锐减。存量型支出因为上级要求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急剧上升。最后能压降的只有增量型支出。
21:00 终于从四象限听懂了一点
5)新化债方案
从10月份开始,解决隐性债务风险化解支出(当期),扭转地方的工作重心,重新把经济、民生等增量型支出放在财政预算最核心的位置。
化债,可以解决负向循环的关键死结。但要让子弹飞一会,以及目前的化债规模是否够用是未知数,观察解开扣之后如何运作。
同时刺激消费,双管齐下,才可能解决目前的完美风暴。

「✅猜想二:特会更加刀刃向内,以国内事务为主」
1)心态
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八年前的素人了,视线稍微挪开一点。
2)排干沼泽
2016年就在提及,让市场回归市场,让企业回归企业。试图改变,几乎一事无成。但这次不一样了,队伍里全是自己人。
不但可以迎合现在选民的很多呼声,还可以减少对自身的权力限制,更能为自己在退任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3)对内
效率部会成为他实现目的的重要抓手。
以忠诚作为最重要的标准,而不是能力或背景。
4)对外 - 贸易体系
目前的贸易逆差更加恶化了。
明年特能做的,或许还是来和中国落地协议。
5)通胀
在降息周期的前半段出现V型反转,即市场对通胀的长期预期非常不乐观。
债券市场的定价和美股市场的定价形成了明显的背离。
长期通胀预期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抬升,降息周期在明年的某个时间点会快速结束,比现在市场的预期更快。

「✅猜想三:中国企业的内卷短期到了一个临界点,无论内部舆论还是外部压力,都在要求改变」
1)内卷
新一轮集采,诞生了一些便宜的匪夷所思的药品。
现在企业的卷是全方位的,各行各业。
2)新三样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产品。
从敲锣打鼓庆出口,到组织行业研讨会防内卷,只过了一年的时间。快到让人匪夷所思。
3)无利润繁荣
乍一看行业依然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失去了盈利能力,都是在生存边缘挣扎。
医疗行业:非理性、沉没成本、破产倒闭。
新三样:产能过剩、无法涨价、勉强活下去。
原因:
① 疫情前后,中国和海外的信息沟通渠道不够顺畅,很多企业错判了形势,大量上产能,但需求并没有想象中旺盛。只能卷价格、卷出海。
② 地方的产业政策,强烈偏好新兴行业。
③ 海内外很多市场机制处于失灵状态。
4)临界点
2024年中国企业的内卷已经达到了临界点,卷的影响已经扩散到了国际关系、全球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在现在的国际形势下,让电力、交通等关键领域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全部变成中国制造,而本国的企业因为竞争不过而破产倒闭,很多国家无法接受。
5)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很多行业可能会迎来拐点,但拐点并不意味着立刻出清、立刻盈利好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长期利好,但短期意味着波动。
Ass嘟嘟:「✅猜想四:中国的企业主动或者被动的,都会在与海外不同的技术路线和“以我为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半导体 - 自主可控
半导体行业卷出了全球前十大设备厂商,也“被迫”走上了一条自主可控的技术路线。背后是国家资本投入、产业链上下游齐心协力。
2024年半导体行业的设备国产化率已经达到15%,预测明年会到25%。一旦突破,就是持续向上的过程。
股东回报并不是现阶段最在意的。意味着短期能挣到的是估值的钱,但挣不到盈利的钱。
2)汽车零部件
从2009年开始,整车的产量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且持续了15年。但直到2022年,才拥有第一家在零部件领域闯入前十的供应商企业——宁德时代。因为迎来了插电混动系统、电动车时代。
反而是欧美车企,典型的领先者劣势或技术锁定,即上个时代领先的技术反而成为了历史的包袱。

📚《基辛格传》
2025年,乃至未来的很多年,这个地球上的两个超级大国,依然会为”重树信心“和”稳定内部“而不懈的努力。以上的四个猜想,不过是围绕着这两个目标的一些可能性的讨论。
历史的发展通常会出人意料,并且总体来看人类的历史都在向更文明和更好的方向发展。
愿你我都能找到那份保持乐观的勇气。
柚子ing:虽然形势严峻,可我仍觉得有希望。现在是沉淀的时候。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不知你有没有觉得,在越来越难的时候,某一时刻或节点会突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即视感。
5条回复
听完了,收获很大,特别是中美两国内部问题横向对比这段。 我自己关注军事装备领域很多年了,分享一个国内这方面走出自己技术路线的例子:在过去,新一代战斗机必然匹配新一代发动机,航空发动机是机械工业的皇冠,20多年前国内整体落后欧美一代,按照这个逻辑当时国内根本没有发展新一代战斗机的可能性,实际上歼20却通过AB两个状态做到了。用上一代发动机完成了战斗机研制和战斗力形成,配合国内近些年突飞猛进的电子设备,使得A状态下技术性能堪用,新发动机到位后,B状态下性能爆表。前几天刚试飞的第六代战斗机,整体有点航空领域新能源车的意思了😄
amy_CmWp:我前同事也发了这个,所以可以理解为热战风险下降吗?
大卫翁
:
这真是我的一个盲区领域了,感谢科普!
11条回复
Sunsunlin
Sunsunlin
2025.1.07
这期非常喜欢,尤其关于降本增效,我们身在职场的人都在自己的世界感受到了来自降本的压力,因此甚至牺牲掉发展,就跟没有一个有钱人,是靠省钱省出来的。。。
兄师大
兄师大
2025.1.07
25:29 大老师太逗了,花了25分钟来解释化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到临了话锋一转,有没有用还真不知道,哈哈哈,幽默。
大卫翁
:
其实所有的政策都是这样的,机理和逻辑大家都懂,但最终能不能成效,有太多的因素在起作用,要不为什么说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呢。
山丘1900:作为同龄人,能理解。政策有没有用,有多大用,政策制定者、执行者都不能完全确定,作为一个相对专业的旁观者,大卫老师的表述已经很清晰明了了
Melphis
Melphis
2025.1.07
如果这一期说的都是真心话,而不是为了求异而刻意寻找的台面话,那显露出大老师的底色,并不是悲观,而是对世事无常的谨慎,但始终不忘追寻乐观。其实在听的时候,我有一种玩战棋游戏时,旁白在对大陆上各个势力局势的进行解说的感觉;同时,也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即在旁白介绍完之后,局势一定会不出意外的发生意外…
大卫翁
:
哈哈,战棋迷握手。我自认为底色还是悲观的,但是是对世事无常、人皆蝼蚁的那种悲观,另外夹杂了一点对成为共识的东西的天生抵触和反感。意外是一定会发生的,乱纪元不发生意外才是意外...
如果特真的全力以赴刀刃向内成功了,而我们继续外贸高歌猛进消化全球通胀的话,那再过四年回头看,大概率是对面吃了蜜糖,我们服了砒霜。
大卫翁
:
所以让我们“祝愿”trump如评论区里另一个朋友说的对内掉进泥潭吧……
水木清桦:🤝
3条回复
HD1042912p
HD1042912p
2025.1.06
40:35 总体思路有可取的地方,但是第一你对尼克松的实际作为存在很大误解。尼克松访华本身没有协议,只是双方交换立场取得谅解而已,这种谅解无法用字面协议涵盖,而是本着一种精神能够在行动时考虑对方利益。这需要合适的形势和高程度互信。所以如果你非要有一个形如20年刘鹤那样见诸文字的某阶段协议,那么反而会把事情搞糟。第二,如果川普有关税作为筹码,你到底能拿什么筹码来让川普起码有资本在国内宣传?乌克兰?朝鲜?
大卫翁
:
很有趣的是,前两天和一个基金经理交流时他的说法正好和你相反,他认为因为关税已经在大家的预期之内了,以及中国对美的直接贸易在急剧减少,所以美国手上没有筹码,反而是中国手上的筹码多多——很多东西我不给你,你短期就是会供给短缺。怎么说呢,正是因为现在市场对这件事情分歧如此之大,才让明年有很多的可能性吧,就看两国有没有找到“交易的艺术”了。
HD1042912p:我想,这个“交易的艺术”最后是无法见诸文字的。
5条回复
pekingcat
pekingcat
2025.1.08
作者有很好的做媒体人甚至咨询工作者的素质,可以把简单的问题谈复杂,而且言谈中建立与听众的“信息差”,建立壁垒所以很唬人。但基本两个假设都是错误的,而且缺乏对真正信息的了解。例如假设一:化债让地方政府转向所谓经济增长和民生就可以解决问题?问题就是how? 地方政府三板斧:房地产,基建产业政策,真正停下来只是因为债务吗?投资收益?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未来的负担?地方经济模式转型就是因为过去这个所谓的模式不可持续,拉长时间看从2015供给侧改革时就下了判断了。所以这个完美风暴说法的前后逻辑是反的。就算中央政府加杠杆继续08模式或16模式,也不解决问题。所以经济两个问题 1 债务问题 2 全要素生产率过低问题 这是平行问题而非先后问题。债务问题只解决症状恶化问题,不解决健康问题。我觉得这个平行的问题很简单,但节目输出了一个过于复杂的模型和概念。说实话那些图表不是用来看懂的,其实是用来看不懂的,才会不明觉厉,我觉得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大卫翁
:
哎,说实话你才是在把问题复杂化,或者说,把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揉在了一起。你说的那些都对,都是问题,但经济结构转型和地方政府的重新定位都是长期要解决的问题,它和把完美风暴先停住,把现在的负向循环先止住是两件事情,如果混在一起,那就哪个都解决不了了。我不知道把收入和支出分成存量增量哪里复杂了,这是我看了那篇专栏文章后觉得这么来看地方政府的短期问题是最清晰的才拿出来分享的。到时候你说的这两个“平行问题”,才是最复杂和难解的,也是现在无数经济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
Gastronomy:zf债务相关概念复杂化真不是大卫老师的锅,这些增量、存量的提法都是出自目前的财政部长蓝佛安🤔 对于这套话语体系就不做评价了
3条回复
羊光明媚
羊光明媚
2025.1.07
隔壁县这次10万亿,分到两亿,刚好城投欠银行2亿,其他企业是一点没还上
大卫翁
:
这两亿是一个开始,也是给地方政府一个信号,不要过紧日子了,要动起来。
27:13 非常好的一期!身在公共部门,个人的经历体验和大老师的第一个猜想完全契合
山丘1900:27:00 嗯
Dreamer_DiMN:同意!
Stella小鹿
Stella小鹿
2025.1.06
我们德国同事来中国,真的都非常喜欢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我们自己都没感觉差别这么大
大卫翁
:
这就是跨越式发展的魅力啊……
大老师的新年展望是我比较认同的 有些观点即使不一定完全同意 也认为有值得深思和研究的地方 另外吐槽一下小跑老师做的三期白天鹅黑天鹅的播客 除了最后一期跟刘院长的还比较有内容 别的两期都只是在做梦而已
大卫翁
:
和刘院长那期还是很不错的!
无欲无求的躺平:是的 我在墙裂坛那里也留了言 刘院长确实有真知灼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