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E2 细读色戒:张爱玲的冷,李安的一点暖姐姐好读

S4E2 细读色戒:张爱玲的冷,李安的一点暖

75分钟 ·
播放数41508
·
评论数207

这是一档关于女作家与女读者的节目。
本期我们聊聊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和李安导演的同名电影。

如果你想与我们商务合作,欢迎通过邮件(sisreads@163.com)联系我们💕
如果你喜欢听我们聊电影,欢迎来小宇宙App搜索「好兔社」听编剧老袁和观众希希拆解电影魔法🪄免费收听第一集

本期姐姐
老袁(微博@老袁circle)
Xiaojiao
希希(微博@murmur一个馕)
曼仔(微博@就是曼仔)

【时间轴】
第一部分:《色,戒》的故事

02:24 原文演绎:麻将、热水澡、粉红钻戒
11:35 穿梭于色与戒之间的两个主角

第二部分:色,身体与情感
16:00 这是一个由色到情的故事吗?
22:16 “因为一切都有了个目的”,妓女还是爱国者?
28:54 电影对身体与性的强化是不是陈词滥调
34:32 小说中佳芝在不停地辨认自己的感受
36:35 改编关键词:虎与伥的关系,老易是动物
44:50 电影原创的天涯歌女戏
46:16 张爱玲写冰冷废墟,李安注入暖色
53:03 电影结局,佳芝与易先生是家人

第三部分:戒,佳芝的“快走”
56:30 六克拉粉红钻,有人看到你的局促
60:53 “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心下轰然一声”
63:19 一个伦理选择:他人面容引发偶然的超越性
69:58 对文学的爱是不问值不值得

【本期节目提到】
张爱玲,《色,戒》;羊毛出在羊身上——谈《色,戒》
李安(导演),《色,戒》
Haiyan Lee, Enemy under My Skin: Eileen Chang’s Lust, Cau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cendence

制作人:希希(微博@murmur一个馕)
剪辑:hAru
封面设计:hAru
片尾曲:The Spy by The Doors
片头配乐:New Dreams by 雷光夏

【联系我们】sisreads@163.com

如果你喜欢《姐姐好读》,欢迎订阅、转发、留言,让更多朋友听到我们吧💗
也欢迎大家来微博/小红书关注姐姐好读SisReads,或在Apple Podcast/Spotify为我们评分💗
**

展开Show Notes
KrugDenise
KrugDenise
2025.1.13
13岁在父母监督下看完了色戒,后来看了很多次,看到最后觉得——有没有性不重要了,因为这个电影讲了人的处境——家国是虚幻的,家庭是不牢靠的,同伴是利用自己却又看不上自己、自己也不会信任的,或许和易先生的关系、和易先生的性是在这些事中最不迷茫、最不虚无的,因为她有了目的,但最后她又为了目的付出了代价,又陷入一片虚空。
谢脉脉:总结地太好了👍
元气满满_t6CX:一个无人爱的想拼命抓住什么的女子
1:11:11 老袁姐姐激动声明:“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爱的对象是她自己的文学创作,不是男女之爱,不是对胡兰成的爱。
57:06 这枚粉色古董钻戒据说8位数!😂李安回忆:“我们用了两个月,居然在巴黎卡地亚的收藏室找到一颗1941年切割的,戏中拍的正好是1942年。那颗钻石6.1克拉⋯真的好像有一种魔力。更神奇的是,汤唯的手很难fit戒指,但是这个戒指她一放就进去了,让我感到害怕。那个moment真的很特别。”💎另外,“火油钻”是老上海人对完美钻石的叫法,形容钻石隐约透出如同煤油火光般的蓝影,代表了最高等级的大克拉钻石。
A姑娘不姓A:感谢分享幕后,我当时看着也像卡地亚的!居然还真是
13:45 哦不《老易的故事》听起来也太老登了!而且这分明是王佳芝的故事
小宇宙巡航员:李安不会给电影起这样的名字
谢脉脉:哈哈哈哈哈哈
木只89757
木只89757
2025.1.13
推荐风过大泽《色戒》的拉片
MsFool:特地去看了,怎么说呢…张爱玲在祛魅,李安在赋魅,拉片就是赋魅plus plus plus😂……
墨非murphy:爱惨了 强推
7条回复
MsFool
MsFool
2025.1.13
30:33 同意小娇姐姐,佳芝给我的印象就是“天真”,我觉得她没有理解所谓革命会付出什么代价,就去参与这个荒唐行动了……整个行动甚至中断过,后续重新开始也是出于意外,但是佳芝也没有抗拒继续行动…就是很脑雾很随波逐流的感觉…
后面跟易先生交往以后,佳芝肯定意识到事情有多复杂,复杂到去捕捉“爱意”来缓解自己的情绪…
天真、缺爱、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糊里糊涂就被煽动去献身,后又糊里糊涂以为被爱……
如果说她真的有什么主体性,确实是在那一句“快跑”,我觉得那时候佳芝深陷在自己的角色中,她知道如果易先生被杀,她的角色也就没有了,意义也就消失了,即使成功也是别人的成功,她必须面对荒诞和代价……所以我的看法是,她那一瞬间的“快跑”,她想保住和易先生的关系,一个最小单位但极具张力的关系,让她有活着的价值感,那一刻他们是同盟,有牢不可破对手关系的同盟
tina_9tq9
tina_9tq9
2025.1.13
契诃夫有一篇小说里,写过一个女主人公总得爱上什么人才能活下去,爱这个人的时候全部投入,这个人死了,就全情投入爱下一个。姐姐们说王佳芝是没有“家”的人,太认同了!茫茫宇宙之中,没有锚点,要怎么活下去,怎么确认自己是谁呢?对于一个浮萍一样的人,管它家国情怀还是男欢女爱,有一个能确认我到底是谁,我在哪里,和我产生联系的东西,即使是一团火,也去扑一下吧。
谢脉脉:说得太好了👍
Kerrn:《宝贝儿》应该是这一本~
32:16 两本小说(色戒和情人)改编成电影后对情欲的处理更显性,我个人的理解是,电影是视听语言,它无法像小说那样可以用文字把行为的合理性阐述出来,只能通过强度更大的显性处理来解释动机。
电_iH9V
电_iH9V
2025.1.13
13:53 ❌《老易的故事》配上Tony 奔出珠宝店,弹簧似地发射进车里不要笑死的。
HD248386u
HD248386u
2025.1.13
正穿着优衣库摇粒绒在通勤路上听这期播客,摇粒绒又柔软又保暖,穿上这辈子就毁了,就会嫌弃大衣重,皮衣硬,羽绒服有股鸭毛味,再也脱不下摇粒绒了哈哈哈哈
小七_hJ2v:笑死,我也是🤣
HD958813x:哈哈哈哈
布洛芬66
布洛芬66
2025.1.13
1:04:00 仅作为女生代入女主角,我是觉得不是因为粉钻但也因为粉钻,因为粉钻前先看了一些成色普通的戒指,王佳芝可能心里觉得易先生会随便买一个戒指给自己,所以在收到粉钻的时候她会产生“他是真的爱我”。她在这一刻得到被珍视被爱的感觉(对比邝等人对她的方式),所以让易先生快走。可能这一刻换成其他被爱的感觉,假如易先生忽然给她买了她提过的什么吃的。她也会这么做。粉钻在此刻是特别的,是她毫无预料且超出自己内心价值的,我觉得换其他场景只要这个东西还是能打动王佳芝,她也还是会心软。如果只是给她买了个成色一般的戒指,我觉得她当下可能会不忍,但还是让任务继续,因为不会产生“心下轰然一声”。
Godaner:“毫无预料且超出自己内心价值的” ,说的真好。这枚戒指作为价值的具象化,至少在这一刻王佳芝知道,易先生给了她(相比于其他情人)最好的,也是她如浮萍般的命运中第一次得到这样“实实在在”的独属于她的“美好”,于是在这一瞬间她感受到了爱。虽然它可以不一定非得是钻戒,但好像没有比钻戒更合适的东西了。
NmNU
NmNU
2025.1.13
53:20 老袁太棒了,可能编剧+导演的视角真的很能既解读文本又解读影视,地狱般的温暖,如果一个人还想赋予什么意义就是温暖的,讲的太好了!
我觉得电影结尾那里,不能说是「爱情」,前面的剧情有暗示,易先生其实早就知道王佳芝的底细了,可能是因为王佳芝的业务不精、戏假情真,包括《天涯歌女》表露出的儿女情、家国情,让他对王佳芝有点「动容」,这个美丽的、单纯的、糊涂的女人,让他这个如履薄冰的人感受到了一点温情,我觉得是「动容」。小说里有写王佳芝早早就开始抵挡男同学的攻势,电影里她又被父亲抛弃、被邝裕民辜负,舅妈对她也是冷冰冰的,再有和梁润生的事,我觉得王佳芝对于爱是什么,怎么爱和被爱,她是完全不清楚的,看完电影我觉得王佳芝其实是蛮稀里糊涂的,她一方面在扮演一个被引诱的麦太太,一方面自己心里也被易先生的行为动摇,我觉得她可能是有点被易先生「感动」,可能还没到爱,可能她自己也弄不清楚是不是爱。我觉得结尾易先生湿了眼眶还挺感人的,证明了他这个大汉奸,也是个有七情六欲的凡人,有点糊涂、有点单纯的王佳芝,也是走到别人心里,被惦念过的。
赵囍地
赵囍地
2025.1.18
姐姐们讲的太好了立马又去重读了一遍小说。听到最后老袁姐姐讲的男主与女主行动上的区别,我读的有一点粗浅的感想:王佳芝心中想的是“这个人是真爱我的”,而最后易先生想的是“他还是真爱他的,是他生平第一个红粉知己”,这两人自己可能都并不爱对方,但又都认为对方是爱自己的,并且为此感动得很。可能比起爱他人,人都更需要被爱,王佳芝和易先生可以说是互相成就了一种自恋的错觉。也许很多爱情都是这样的错觉,这让我想起来陶喆的一句歌词“原来地久天长,也只是误会一场”。
老袁袁袁
:
你讲得好好,但王佳芝觉得易爱她就把易放走了。易却要马上枪毙王。
赵囍地:对…而且居然还想着“不是这样的男子汉,她也不会爱他”,实在是自恋得有点搞笑了😅
沈表妹
沈表妹
2025.1.13
13:45 上海话是一样的 戒指和佳芝
54:32 只能说,李安的《色戒》和张爱玲的《色·戒》不是同一个“色戒”。
我比较认同影评人毛尖的分析,她认为“色戒同框,才是上海故事,金(钱)情(爱)一体。张爱玲写《色·戒》三十年功夫在其中,整部作品,色戒平衡,张爱玲一直非常警觉地在感情中保持嘲讽,在嘲讽中暗示感情,她用戒指来强调色也瓦解色,用色来指示有情也指示无情,最后出场的戒指,恰是王佳芝的一生是她的婚礼也是葬礼,而张爱玲的态度一直是间离的,她同情王佳芝,但绝不为她流泪,她最后的一声“快走”,既是苏醒也是麻木。
但李安的电影表现太抒情,实在是太满了,过于饱满的情感表达,不适合上海故事。张爱玲小说中的留白和虚线,被填满加粗后,挤掉了原著的空气。
李安抱负太多,他虽然打造了一个从影来面部动作最复杂的梁朝伟,但是牺牲了原著的作者态度。
从这个角度看,李安的电影自觉不如候孝贤,文学自觉不如迷爱玲,为上海故事做感情加法,是绝大多数电影导演的做法,聪明如李安,也不能免俗。”
Godaner:确实不是同一个色戒,原著和影视改编本不属于一个体系,所以也不太适合相较对比。再就是对电影的解读,并不认为李安的色戒在讲单纯的“上海故事”,粗略点说更接近“谍战故事”。
小宇宙巡航员:完全不觉得是谍战故事,更多还是在讲人和人、人和内心之间的关系。
4条回复
en_pc3N
en_pc3N
2025.1.15
40:14 电影中关于性的三个场景,如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必要,且重要。三场戏的递进和演化,从单方全然的操纵、全程的控制、质疑的试探,到一种双向的融合,剑拔弩张悄然瓦解,松懈掉彼此“一切有了个目的”,而实现了情感意志中微妙的权力反转。
经历完这个过程,才使得王佳芝能够让老易放下戒心。当年国内公映,电影院里观众当然是看了个“净版”,一帧都看不到;又有完全不看电影的人,上网专门下载了这三个片段“欣赏”。两种并存,构成了现实的荒谬。
电影保留了小说特写了的“团团飞转”的风车,佳芝的自由是这样——仿佛是飞了,但却困囿于那圆框子,桎梏于时代的封锁线。
HD88530d
HD88530d
2025.1.14
1:08:21 我觉得就是王佳芝最后选择了一种假性的“为自己好”,选择了自己。她以前随波逐流是没有正视自己的,给了她远大目标的一群人也是没有正视她的,她在催眠自己实践这种远大目标的时候也是无视自己的,但人无法永远忽视自己,让自己永久成为魂魄。所以在最后,她可能觉得易先生看到了她并且喜欢她,是对她本身的一种目光一种情感,与她真正产生互动。她在漫长的透明之后,选择一种实感。
真真_1nPk
真真_1nPk
2025.1.15
一口气听了两遍,姐姐们聊的太好了!👍听完后不仅想再看一遍电影,更想再次阅读小说,像姐姐们一样的细读精读对比电影带着问题思考着读。 👍
李静菲
李静菲
2025.1.13
1:09:44 觉得老袁分析的对,张爱玲就是能参透人性和男女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