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12.一次非共识的2024反思和2025展望 | 对话蓝小康X牟一凌

Vol.112.一次非共识的2024反思和2025展望 | 对话蓝小康X牟一凌

118分钟 ·
播放数33365
·
评论数193

和中欧基金基金经理蓝小康,民生证券策略首席牟一凌的一次“围炉夜话”。

大家好,我是大卫翁,“起朱楼宴宾客”是我用来记录这个大时代的播客节目。

这是一期由中欧基金和起朱楼宴宾客联合特别呈现的节目,录制于去年12月中旬回国期间。我们从对2024的反思聊起,进而探讨了2025年世界可能的变化以及中国潜在的机会。

就像在节目一开始我说的,这期节目充斥了非共识,甚至我在谈话的当下也经常想要反驳或者质疑两句。但回听的时候我反而觉得,这些非共识是很必要的,它们让我知道了资本市场里另外一些想法,君子和而不同,反倒让我有了很多启发。另外这两位的逻辑都非常自洽,因此听逻辑,可能比听观点更加重要。

必须得道歉的是,这期节目的后半段由于录音设备的缘故完全没录上,目前的版本是用手机备份录音加上AI修复还原的,难免音质有所影响,还请大家多多见谅。

简易时间轴:

序章 关于2024年的反思和总结

02:52 蓝小康的2024反思:年初开始拿着不动是对的,但没有配置消费是不应该的。

06:18 牟一凌的2024总结:也无风雨也无晴,是成长风格和红利风格殊途同归,最终“皆大欢喜”的一年,也是预期的大风险和大机会都没有兑现的一年。

12:34 大卫翁的2024总结:“金”字的三重含义。

第一部分 关于美国

20:31 中美关系的变化是表象,世界秩序的变化、多极主导体系的分化才是根本。

27:37 当大国政治秩序、安全秩序和经济秩序都发生变化的时候,投资框架在宏观权重上放的重一些也是理所应当的。

30:27 从Trump的政策聊起,他的提案之间存在明显冲突,猜测在这其中,制造业回流应该是他最想要的。

34:24 如果真如Trump所愿,油价被压低,那么受损的到底会是谁?

37:44 Trump上台后,最高优先级的目标到底会是什么?

40:25 有一个结论是肯定的:相比过去两年逐渐收敛的美股波动来说,2025年市场的波动一定会加大。

42:21 经济孤立主义的结果是海外的美元会越来越少,新的货币秩序也可能因此孕育而生。

45:08 AI是美国向全世界发起的一个新议题,但是否能成功还未可知。

第二部分 关于中国

53:50 国家的竞争力变强,是否一定意味着上市公司更赚钱?

63:59 明年上市公司的盈利不会明显好转,但是会见底,所以股市好与不好关键要看估值端怎么给。

65:17 提升劳动者回报的比例,对于中国的长期发展,对于产业生态或经济结构生态是更有利的。

70:53 日本和中国在经济方面不可比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日本从属于美国秩序,而中国必须也只能构建新秩序。

76:30 劳动者在分配体系占比的提升,长期利于经济发展,但短期企业端会承压,甚至居民端体感也不明显。

第三部分 关于价值

78:51 关于企业价值的判断,新秩序下会不会和以前不同了?

83:29 中国的央国企所承担的社会价值被严重低估。

85:11 稳定的现金流和在精细化发展阶段依然能够胜出的竞争力,是新阶段企业价值的基础。

90:41 对于基金经理来说,不做面目模糊的标签化,而是拥有一个鲜明的形象才是更重要的。

97:40 究竟什么样的投资者适合指数基金,什么样的投资者适合主动管理型基金?

第四部分 总结

102:24 牟一凌的2025展望:一带一路的突破是最期待的事情

106:15 蓝小康的2025展望:股市向好的核心是估值的修复

115:32 大卫翁的2025展望:现在看上去的非共识,在新的秩序下或许会成为新共识

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我正在好好运营那一片后花园。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生活方式播客节目《犬生活》,《关于2025年的六个预测(犬生活X油条配咖啡版)》新鲜出炉~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互动,或者给我写邮件,邮箱地址qizhulouyanbinke@gmail.com。

节目BGM:

The Long Way Round - Jodymoon

节目后期:大卫翁

展开Show Notes
XK24
XK24
2025.1.17
评论区一些朋友可以先暂时放下立场来收听这期节目,蓝小康的分析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虽有部分是蓝的主观看法,但收听此类“时政”/财经节目不就是为了不同的观点吗?如果只想听到自己想听的,不如刷刷抖音看看奶头乐🤣,希望大家还是求同存异,少一些情绪和阴阳怪气哈哈哈哈。 节目非常精彩,感谢分享。
GOOD棒
GOOD棒
2025.1.16
🚀嘉宾逻辑清晰 观点有主见 赞赞
🎢有整理逐字稿、笔记和思维导图
评论字数受限
需要可拿去学习(随时可能不分享,可保存后再看)
🔗:https://pan.quark.cn/s/3754ff13b495

笔记(部分):
✨今年市场中有哪些像黄金坑一样的投资机会?
今年有两个重要的“黄金坑”机会。第一个是2月份的股市大跌,当时形成了双底形态,是确认底部的一个关键点。另一个机会出现在9月份,当时可转债市场鬼故事满天飞,大家担忧小盘股信用崩塌,但其实这反而是个投资机会,现在回看可转债已经有一波较大的上涨行情。

✨对于中国的竞争力和在全球秩序变革中的地位,怎么看?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中国的竞争力非常有信心,尤其是在与美国的竞争中,例如贸易战中美国承担了通胀成本,这显示了中国经济的坚实基础。未来无论面对关税战还是科技战,我都对中国持乐观态度。全球秩序的变革正在发生,其中俄罗斯提到要构建新的多极化世界,而中国决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原有霸权体系的解构将对美国产生重大影响。

✨2025年是一个特殊的时间点吗?
2025年是一个特殊的时间点,因为特朗普已经准备了四年,并且希望在中期选举之前实现一些关键政策目标。市场的预期将是观察他在接下来几年中最想做什么,并快速推出哪些政策,同时也要关注这些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挑战和市场波动加大。

✨如何理解近期消费帮扶政策的作用?
消费帮扶政策分为形成价格上涨预期和降价预期两种类型。目前,由于物价相对偏低或偏高,部分消费量可以通过降价释放。然而,持续的物价下跌会对中游生产者造成损失,因此阶段性采取补贴政策以保护生产者,并提升劳动人民的获得感,有助于制造业毛利率企稳和长远发展。

✨如何看待未来通胀形势及政策调整?
现阶段采取的不是通胀性政策,而是通过补贴等方式缓解生产者冲击和社会福利提升。长期来看,需要改善分配和提高收入来实现真正的通胀性增长。政府通过社会保障法等方式让薪资先上涨,资本回报随之上涨,从而培养内需,形成良性循环。明年上市公司的盈利预计是小幅负增长,处于见底阶段,不会出现明显的反弹。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新的上市公司和人才出现,而过去依赖的“护城河”较深的行业可能已经不存在。

✨当前中国的汇率是如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
中国的汇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中国丰富的商品种类、工业化能力、稳定的电价等,这些构成了货币背后的可购买力基础。同时,中国人对国家的归属感也增强了资本回流的稳定性。

✨美国减少全球流动性供应会如何影响美元的地位,以及对汇率的影响是什么?
美国减少全球流动性供应可能导致美元不再是全球财富载体,进而出现新的替代货币。这将给中国的汇率带来挑战与机遇,需要综合考虑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和金融能力来应对。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应关注哪些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
投资者应关注那些能适应劳动者的获得感提升和资本向劳动者倾斜的企业,以及受益于经济结构健康转型的企业。同时,央国企因其社会价值高、治理稳健且对系统贡献大,也是值得关注的投资标的。

✨面对经济效率与安全秩序并重的新阶段,投资者应该如何调整对企业价值的判断基准?
投资者不应过分追求资本分配占比提升,而是应关注在行业转型中存活下来、生态变好的企业。此外,考虑到ESG等因素,对于提供基本民生服务、具备长期稳健性和社会贡献的企业,其投资价值应得到更高的考量。

✨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是如何配置和思考的?
在我的投资框架中,我更倾向于使用系统或宏观逻辑来把握大的趋势,并结合微观层面去评估一家公司的质量。相对而言,我对中观层面的关注度较低,因为好企业和宏观变化往往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而中观层面可能更偏短期波动。

✨对于2025年,最关注哪个变化?
我非常期待中国在未来1-2年内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真正的突破。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国内金融市场的风险和改善结构,而且对于提升中国资产的成长性和系统性至关重要。同时,一带一路的推进可能成为打破当前市场一致预期的关键因素,即中国不再过度依赖内需,而是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认为2025年股市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股市的核心逻辑在于估值修复,而非快速的企业盈利增长。随着很多产业估值较低,修复空间可能较大。股市启动对于整体经济和信心预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认为股市在2025年将会有偏好表现,且以国企引领的“一带一路”相关产业、内需消费升级以及银行周期等修复将是重要的投资方向。

✨对于内需驱动经济的看法是怎样的?
认同中国的内需驱动并非应对美国高关税的被动策略,而是主动性转变。中国正在主动构建新的经济体系,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并提高国内消费结构的质量。在选择投资行业时,需要关注消费占比提升带来的长期趋势变化,同时结合低估值修复、一带一路成长和国企效率提升等因素来把握市场机遇
GOOD棒:https://pan.quark.cn/s/3754ff13b495
busolupo:感谢
3条回复
雀灵
雀灵
2025.1.16
蓝在中美竞争上的有一套自洽的逻辑,但更多的是定性而不是定量的分析或数据佐证,难以说服其他人。听着听着有疑问,主播来了一句咱们现在可以说是多极化趋势的确立,让我一下子会心一笑
HD355871t:是的。这种叙事很像是一种对目前中美政府行为的合法性解释。不过我觉得世界很草台,两边都没想那么多吧哈哈
Nathaan:理性版赢赢赢
3条回复
东升西落 卖方叙事听腻了
云中漫步_QR4p:不吹他们的基金卖给谁
星火燎原回头望:听说曹名长卸任了,前天我把基金清仓了
蓝小康!给我赚了很多钱的人!💰必须听🤣
大卫翁
:
哈哈真的吗,小康总靠谱
情定日落桥:我的意思是蓝经理风格以红利为主(虽然节目里也说了他想是鲜活的),既然买红利,那还不如买红利etf
27条回复
Ass嘟嘟
Ass嘟嘟
2025.1.16
「✅关于2024」
1)蓝小康
消费:未来政策发力点很有强度,短期、中长期经济结构转型,消费会更重要。
2)牟一凌
也无风雨也无晴。
消费:基本面上没有找到对应到上市公司的逻辑,刺激政策对消费的关注点也对应不到现在的消费公司。
红利风格和成长风格从年初到现在(相互差异)为零。
所有都是预期,所有都是市场的情绪。
3)大卫翁
日本年度汉字“金”。
① 黄金
连涨三年后,今年以来伦敦金和上海金上涨28%。
② 黄金坑
1.2月份黄金坑,8.9月可转债黄金坑。
非对称的投资机会:风险收益不对称时,承担一定的风险,可能获得的潜在回报能补偿你承受的风险。
③ 阴影
笼罩在很多市场投资者或资本市场情绪之上。

【✅美国】
「中美」
1)世界秩序变化
原有的全球化体系:各个国家在不同角色里扮演、分工。
不再以美元体系作为根本循环之后,重新构建体系,原有的经济关系、分工关系都会发生变化,不再以纯粹的经济利益作为考量。
从有序到失序状态(熵增),带来附加成本。
达里奥分析大国框架:债务与信用和购买力、内部秩序、外部秩序/全球秩序、自然现象/天灾/科学技术。
2)多极主导体系的分化
很多高端生意在全球秩序里有很多约束。原有分配秩序不符合中国将来的发展趋势了。中国必须拓展到高端制造业,构建多极化的世界。
多极化世界格局形成,是一个聚变点,但到底是哪年不知道。
当大国政治秩序、安全秩序和经济秩序发生变化时,投资框架在宏观权重上偏重是理所应当的。

「美国提案」
美国各项提案是冲突的,哪些是真意图哪些是虚意图?哪些先做哪些后做?
认为他想做制造业回流,涉及到安全自主可控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当务之急。
价值导向:资本获得更高回报 → 劳工回报有所保证。

「油价」
较低的油价,在美国重建制造业市场化激励的回流,不是合理的选择。
美国,看起来是能源进出口国,实际是能源的净消费国。
利用本国能源,内部油价和外部油价形成较大价差。
受损:美国以外的制造业;美国本土投制造业的资本不一定受益,而是惠及他的劳动力。

「波动加剧」
市场的波动、预期的波动,在明年之后的几年变大,而不是变小。
市场见顶:看起来预期很一致,没有分歧的时候。
对的话,收益就那样。错的话,亏损不会小。

「货币秩序」
很多货币的切换,一定是突变的。
经济孤立主义的结果是海外(非美体系)的美元会越来越少,新的货币秩序也可能因此孕育而生。
现在全球人均的需求,一定是中国制造业产出的。

「AI」
写报告就像做制造业的国家,思想可能是领导者,有点像科技。
一旦议题被证伪,是我们的机会。
旧的秩序需要不予打破,导致新技术的应用落地在很多层面比较麻烦。

【✅中国】
「国家竞争力」
国家的竞争力变强,不一定意味着上市公司更赚钱。
让整个经济系统更有韧性,现在是让供给结构阶段性改变,而不是惨烈的出清,缓解一下。
市场化出清方式:能耗的指标、劳工工资、消费的帮扶政策。
历史上通缩不利于经济发展。长期来讲,真正通胀性的政策需要在改善分配和提升收入上做选择。
短期可能见底,但长期估值中枢往上走,延迟满足。

「劳动者流动性」
提升劳动者回报的比例,对于中国的长期发展,对于产业生态或经济结构生态是更有利的。
这一轮是政府用某种方式介入到居民的购买力里,让居民不足的购买力得到补充。整体回报在企业盈利未有很大的向上拐点时,已经明显恢复。
未来把流动性分配给劳动者(工资收入/社会保障/消费补贴等)。宏观意义上,消费者(劳动者)获得了更多的流动性,进而形成消费经济结构的构建,形成它在分配体系里的提升。对于中国的长期发展、产业生态和经济结构生态更有利。
新的循环:生产要素不能太便宜。
减工时加工资符合未来的方向,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结构才能调整。这些反常识的体系恰恰符合经济规律。

「日本 vs 中国」
不可比:日本从属于美国秩序,而中国必须也只能构建新秩序。
汇率在关键的历史时点上,有极强的主观性。
1)锚定物 - 你可购买的东西
2)归属感
3)美国的变化 - 减少对全球流动性的供应。
美元不再是全球财富的载体,这时可能会有一个新的货币出现替代它。
中国对汇率有很强的定价能力。

「总结」
劳动者在分配体系占比的提升,长期利于经济发展,但短期企业端会承压,甚至居民端体感也不明显。
现在在做的很多事情,长期来看比较有利,短期来看未必是一件好事。
大面上,明年是一个见底的过程,但具体行业可能会受益于该阶段的变化。
Ass嘟嘟:【✅价值】
「企业价值」
企业价值:很好的现金流(根本)。
企业届不一定经济效率最优先。
基于长期的经济结构的健康转型,劳动者应该分配更多,资本的总占比不适合再提升。
有些企业会退掉,生态变好。但只要选择的不是被消灭的,不吃亏的还可能有资本回报。
央国企的社会价值很高。对于系统的贡献很大。向社会提供了极低成本的公共服务,所以在贴现上给予一定回报。从纯商业角度,贴现值应该偏低、估值稍高。
比如胖东来,当利润率超过3%时,评估超额部分给到消费者还是员工。

「未来变化」
投资股票,最重要的是久期,剩者为王。
过去多年的发展偏粗狂、消耗资源,未来进入到精细化阶段,要素在慢慢退出,真正的回到管理效率、团队文化、技术领先能力,体系更加市场化的生态。
未来投资时,贝塔的属性越来越弱。

「主动管理」
对于基金经理来说,不做面目模糊的标签化,而是拥有一个鲜明的形象才是更重要的。
迭代。
行者无状,恰恰应该随着时代变化有所变化。
投资经验:先舍什么(什么不做)。
有些钱看着赚了,但这个方式偏博弈。稍微拉长看,早晚要下来。违背规律、违背价值观的要舍掉。
举例:买入一个股票,从5元涨到20元卖出,结果半年后跌到10元。“卖错了”,卖的太晚,冒了很大风险持有到20元,其实10元、15元已经很理想了。20元才卖,万一跌到15元,就不好出来了。自己赚钱的方法要有自己的规则和纪律。
人的欲望无法被约束,合理期待。
买基金:对股市有基本认知、对基金经理的缺陷有认知且有合理回报预期。
金融有很强的专业性,钱不应该是特别容易的事情。

「✅展望2025」
1)牟一凌
期待未来1-2年在一带一路上有真正的突破。足以让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下降,甚至结构改善。
从防守型出海,到进攻性出海,开拓更多市场。
2)蓝小康
股市向好的核心是估值的修复
① 中国汇率可能明显贬值,不一定是最有利的选择。
② 货币政策对这轮经济的作用是辅助性的,政府对这轮经济的启动作用更大。
③ 市场长期走向或2025走向偏好。
股市的启动对系统的重要性在提升。
股市的核心逻辑:估值的修复,只是修复空间未必较小。
一带一路的拓展意味着中国在尝试构建自由秩序,构建自己的经济圈层。
④ 中国政策转向内需,并不是法律性、应对性政策,具有极大的主动性。
未来是一个共同富裕的过程,消费结构会变化,选择产业的方向会变化。各种角度都指向了消费的占比要提升。
明年:看总量、低估值的修复、消费的变化,一带一路的成长以及国企可能的出路。
3)大卫翁
共识是谁定义的。
现在看上去的非共识,在新的秩序下或许会成为新共识。
邹承
邹承
2025.1.15
蓝老板的观点很明显就有主见
大卫翁
:
我只能说,他有一套完整且自洽的逻辑体系和世界观…
不万能的喜剧2:爱国基金经理
14条回复
MichaelLai
MichaelLai
2025.1.16
两位大咖嘉宾能被大卫邀请到,大卫干的不错。不过这两位的知识水平对于大多数听众来说超纲的有点多,光是关于为何当下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有效的论述,就涉及宏观经济学的ISLM模型,一个对于相当多经济类学生绞尽脑汁都不一定能搞懂的东西。感觉这一期能真听懂的人比例不会高。
大卫翁
:
我倒觉得没关系,我们聊的范围还是蛮广的,不同背景的朋友可能可以听出不同的东西来,这也是我的节目希望达到的效果
Gastronomy:哈哈哈 改卷改得脑壳疼 等我彻底结课了再来听 这集从发布到现在 评论数在35停了很久,都现在发布差不多一天了也没超过100就说明了不是那么容易听得进去😂
5条回复
尚不歪
尚不歪
2025.1.16
常用英文播客可以推荐一下吗
eric_9X8k
eric_9X8k
2025.1.16
00:41 凑巧先看到了中欧基金的播客,果断关了。哼,中欧基金手上可沾着不少基民的血
大卫翁
:
哎,不要意气用事嘛,还是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的…
eric_9X8k:表达不完整哈哈哈。我是关了中欧家的播客,打开了你的,听完了🤣意气不了一点儿
3条回复
lht
lht
2025.1.18
先给大老师一个respect,主持一个分歧对话挺难的。嘉宾作为经济经理身份发言我都挺认同的,财政发力为主,提高劳动分配和社会保障,进而提高内需,以此解决企业利润问题。可是以中国人身份发言的时候,有些纯粹信仰加成了。“中国人因为归属感所以不会因为收益高把钱转出去”,这种话都能说出来。。。
森林大栎栎:北方口音老师不知道信不信自己说的话,说实话,他油腻的嗓音里我听到一种充满懒惰性的傲慢和自以为是
突然意识到,这不是之前很“火”得葛兰那个公司的吗
情定日落桥:当基民问:基金经理总换,持续性不强的时候,解释说:基金经理重要性不那么强,主要看基金公司。 当基民问:这公司出过葛兰的时候,又解释说:不是一个团队的,又不提基金公司了。我觉得这样不对,中欧能出葛兰,公司绝对是有责任的
明月不张狂:其实除了葛兰,中欧牛人也不少
3条回复
去年q3以来受您影响一直在跟踪牟一凌的观点,总体对于本次两位嘉宾的观点基本和我的大致想法相似,但是比我想的更深刻 有更多的细节来支撑这样的想法 ,不过关于新的消费趋势谈的浅尝辄止了(未来几年的中国消费增长大概率还是来自没有债务负担的老人和小镇青年 )。但这次对谈真的是忽视了AI这一巨大变量,期待下一期可以约科技tmt的基金经理或者首席来对谈分享,光模块 寒武纪可能是已经泡沫化了 但是教育 游戏 互联网巨头 广告营销 医药医疗这些AI受益下游 都没有提到也没有深入分享,强烈推荐后续系列侧重AI来讲一讲,尤其是中国的AI产业发展趋势和速度可能被市场完全给忽视了
大卫翁
:
你怎么知道我这次回来就是约了个AI方面的专家录节目的🐶我觉得每个人术业有专攻,资本市场的朋友们聊起AI都比较的…功利,我觉得学界和业界的声音可能更值得听😁
超远期视角定义现在:很喜欢您后面那一期和学界专家的对谈节目,从中收获了很多,但我也期待后续能够听到您与更多的ai学界专家对谈,从更多维度的来了解当前中美AI发展的差异。目前就我个人了解下来看,中国和美国未来在AI领域都能有各自的发展,但相比起来,中国主要还是只能依靠一条腿走路后训练,而美国则可以不受限制的两条腿走路预训练和后训练同步进行。因为预训练方面,即便deepseek他做了很多的工程优化,但是,仍然难以弥补算力芯片的之间的效率差距。我们中国能够做好的也许,更多偏应用以及降低成本。但模型能力边界与发展方向的探索主要仍然要靠美国。他们探明了路与方向,然后我们再集中有限的算力资源去突破。全球的美国创新,中国先模仿后超越的范式仍然没有变化。
3条回复
JIMMYzzzzz
JIMMYzzzzz
2025.1.17
美元弱化论这个太扯了,外汇管制如果放松,你看看钱出不出去
周期蓝领:有出去的,也有进来的,因为有管制,一些资本也不会轻易进来
林锋_9qGE
林锋_9qGE
2025.1.16
我很早就把蓝总的基金加自选了,听完决定投点钱观察观察。蓝总观点清晰,表达能力也强,逻辑思维比较严密,有价值投资的底层基础。很多基金经理不跟投资人沟通,为什么?因为很多基金经理自己就是一个散户,拿散户的钱在市场里赌博。
大卫翁
:
对,基金经理在上一轮基金大牛市里变得过于鱼龙混杂了…
将撷
将撷
2025.1.19
说真的,某些人真没必要逢红必反,你对大A破口大骂,只能说明你在A股亏了钱,除此之外没别的
gpCigqFeC52
gpCigqFeC52
2025.1.15
希望今年可以来一个新财富分析师对谈系列和一个金牛奖基金经理对谈系列,买方和卖方就都有了
大卫翁
:
不了吧,其实新财富和金牛奖都是可以去魅的奖项…
gpCigqFeC52:不可能百分百都是水货吧,肯定也有厉害的,你可以挑一些你自己觉得厉害的对谈嘛🤩
4条回复
主动基金想要相信他们的前提是季报之间逻辑能完整,不要有很大跳跃性,季报逻辑和持仓之间要有通畅的逻辑,很长很长的执业时间,别轻易跳槽。说着需要基民给基金经理时间,结果没几年自己跳槽了。既然选择梦想,难道不能为梦想牺牲某些方面嘛
大卫翁
:
国内对于跳槽的基金经理的“惩罚”太少了,包括投资者,也包括基金公司
阿露
阿露
2025.1.15
曹名长的徒弟么
大卫翁
:
对的
jeanpaul88
jeanpaul88
2025.1.16
蓝的宏观考量可以看到他的持仓结构,对美制造业回流我也一直在跟踪,除了台积电外其他好的数据不多,周期现在对两国来说要放的更长些,也就是说不能以一年来看待,2024后的周期大概率要看2~4年的变化,甚至更长,才能兑现仓位里下的注,对大宗和石油的判断,蓝虽然才说了几句,但态度很清晰,值得思考,这个决定了两边结构和趋势的判断,科技更多是市场波动的因素,但不是已经发生的方向上,秩序上的扭转,完成资产的估值中枢往上走的过程,就是走出通缩的过程,还有生产效率和消费,对汇率,对企业上等等…总之这位蓝先生把我有些凌乱和模糊的认识用清晰的文字框架描绘了出来,高人👍
Gastronomy:他的分析有可取之处 但有些还是偏态度或是信念的 听听就可以了……对我国汇率的分析尤其单薄/有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