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播:双双雁、Julie
-本期亮点:樊振东、陈梦退出世界排名的事件解读,乒乓球的商业化讨论、WTT赛事模式、球员影响力、粉丝经济、球迷文化的差异与借鉴、优化赛程和建立球员工会等建议
00:30 樊振东、陈梦宣布退出世界排名,引发广泛关注
02:38 2005年上海网球大师杯的观赛经历,首次观看费德勒比赛并成为球迷
05:24 乒乓球带着“合家欢”记忆,2000年悉尼奥运会
06:39 2016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的高讨论度
07:29 东京奥运会马龙与樊振东的对决
08:40因樊振东的逆转比赛而爱上乒乓球,在上海许昕球馆学习打球
09:38乒乓球与网球的对比:观赏性、比赛节奏和商业化潜力
10:52 WTT赛事与网球巡回赛的相似度,借鉴网球模式的合理性
12:22 乒乓球与网球的差异:场地、动作、观赏性、商业化挑战
14:54讨论乒乓球比网球更“浓缩”,紧凑性、紧张度更高
17:02对比网球和乒乓球的观众体验,乒乓球的“冲刺感”与网球的“起伏感”
19:36 乒乓球在全球化和商业化方面的挑战,特别是球员多样性和美国市场的缺失
25:10现场观看网球和乒乓球赛事的体验,乒乓球赛事商业化的潜力
27:28 WTT在商业化方面的不足,与网球赛事的成熟体系的差距
31:57对比乒乓球和网球球星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对比费德勒等网球球星的商业成功
39:45 WTT的目标应该是“打造一个成熟的赛事平台”,而非单纯培养球星。
41:28 流量与商业化的关系:乒乓球在商业化过程中对流量的依赖
43:01乒乓球粉丝文化的现状,讨论“炒CP”等现象对项目发展的潜在影响
47:02如何引导年轻球迷培养健康的观赛文化,避免过度依赖CP热度
49:44对竞技体育胜负观的看法,“尊重客观事实”的魅力
52:49乒乓球赛事的改进方向:在赛程安排、球员福利等方面
55:05也谈竞技体育的魅力:不可预测性和对观众心理的锻炼
1:00:16从网球看球员工会的重要性,改善球员与赛会的沟通机制
1:02:57通过奖金和情感纽带吸引球员参赛,ATP的“球员豁免权”
1:06:27赛事的软实力对球员的吸引力,对乒乓球赛事未来发展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