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63:新春歌曲接蛇大赛|天台二锅头波波小电波 BOBO Radio

vol.263:新春歌曲接蛇大赛|天台二锅头

124分钟 ·
播放数66
·
评论数19

今日立春!蛇年到!给大家拜年啦!


本期节目热热闹闹~

有123456789十百千万的吉利话

有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上海话

还有波波小电台第一次——蛇年新春歌曲接蛇大赛!

大家有想出来什么好歌曲、好歌词,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请听到最后!参与投票评比,并接下我们仨送给大家最诚挚的蛇年祝福吧!!!

展开Show Notes
投票
已结束
3人参与
最后一曲关于“蛇”的歌,你想投谁一票?
看结果
Glasser
Glasser
2025.2.10
27:20 接龙好活!
王姆恩
王姆恩
2025.4.30
笑死为什么兔子不叫老兔啊
真640
:
兔子看起来太天真无邪了?不够老?🐰
Glasser
Glasser
2025.2.20
2:02:37 绝了!
真640
:
结局是不是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
Glasser
Glasser
2025.2.11
1:29:06 这是鹿港小镇,哈哈哈
真640
:
怪我的脑袋咋一下子想不起来!!!🤯
harryho97
harryho97
2025.2.05
最后的高潮真是让人心潮澎湃,蛇年的基调就定下来了!蛇年大吉!
真640
:
蛇年大(gao)吉(chao)!🥳🥳🥳
AIAIA
AIAIA
2025.2.03
09:59 在汉语中,“老鼠”一词中的“老”字并不表示年龄大,而是语言习惯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是具体原因:

1. **构词功能**
“老”作为前缀常出现在动物、人物或职业名称中(如老虎、老师、老板),主要起到**双音节化**的作用。汉语词汇从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趋势明显,加“老”可使发音更顺口,符合汉语韵律。例如“鼠”单用较突兀,加“老”构成双音节词更自然。

2. **文化避讳与民俗心理**
- **忌讳弱化**:老鼠因偷食、传播疾病等负面形象,古人可能通过加“老”字表达隐晦的忌讳,类似“大虫(虎)”“长虫(蛇)”的委婉说法。
- **拟人化表达**:民间故事常赋予动物人格特征。加“老”可能暗示老鼠的狡猾老练,如《诗经》中“硕鼠”的讽刺,《西游记》无底洞的鼠精自称“半截观音”,均体现其“老谋深算”的形象。
- **反语修辞**:用表尊称的“老”修饰负面形象,形成反差效果,类似“老狐狸”“老鬼”等用法。

3. **方言与语言接触的影响**
部分方言(如吴语、粤语)中“老鼠”与“耗子”并存,元代《南村辍耕录》已记载“北人骂达子曰老鼠”,说明此用法至少流行于宋元时期,可能通过语言接触进入通语。

4. **历史文献佐证**
- 东汉《说文解字》仅有“鼠”字条目,唐代《敦煌变文集》出现“老鼠”用例:“饥猫窥老鼠,渴鹿觅酸浆。”
- 明代《本草纲目》明确区分:“鼠,形似兔而小,青黑色。有四齿而无牙,长须露眼...老者啮人至死。”

**有趣延伸**
十二生肖中“子鼠”居首却称“老”,可能与古代星宿崇拜有关:北方玄武七宿中的“虚日鼠”属二十八宿,古人观测天象时称其为“天鼠星”,加“老”或表星神尊崇。此外,福建地区至今保留“老鼠嫁女”民俗,反映对鼠类既厌又敬的矛盾心理。

综上,“老鼠”的构词是语言实用性与文化心理共同塑造的结果,体现了汉语词汇发展的独特智慧。
来自小deepseek
真640
:
哈哈哈哈哈哈哈这是一场小deepseek 和小chat的pk
harryho97
harryho97
2025.2.03
18:02 所以为啥从飞开始唱来着?
真640
:
猫肥家润 猫肥家润 啦
harryho97:这要是从猫开始,那就成红歌大比拼了
5条回复
harryho97
harryho97
2025.2.03
09:31 稳如老狗
真640
:
You're an old d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