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本期和周游世界探寻自我的插画师百里对谈。百里曾参加过我的亲密关系工作坊。这期节目我们从她过年不敢回家的主动觉察聊到了亲密关系中的种种感受与困惑,也分享了同样作为内容创作者的坚守与初心,发现原来我们想追求的,是一种不会自我毁灭的可持续表达。
【摘要】
00:03:06 我们难道有亲密关系kpi要完成吗?
00:11:12 “沟通”是可以不假设一步到位地“解决问题”
00:16:57 “怨恨”原来不是感受,学习表达感受的过程也是内在转化的过程
00:21:52 在家族群里“互丢视频和文章”,是有生命力但扭曲的表达
00:27:33 谁不想要有好的亲密关系,难道这是我学历高、工作好就能拥有的吗?
00:34:03 “羡慕”他人也是对自身所向往生活的觉察
00:41:03 压抑渴望的自我说服也许会减少体验美好的可能性
00:50:02 从冷暴力解脱出来的要点是回得到我们自己
00:55:50 爱情不是献祭自己就能让幸福降临
01:01:45 爱人与爱己并不是二分的
01:18:19 我们活在无处不在比赛的社会里,但可以不参与狩猎狂欢
01:26:03 不被评判所左右,追求不会自我毁灭的可持续表达
【情人节活动小广告】
情人节给单身朋友的自我探索线上体验活动2025——by 凉意
如果说,情人节是一个关于亲密关系的专属节日,那么,自己,也有和自己的亲密关系。凉意和启盒练爱为单身朋友企划了一期自我探索的线上活动,这里没有judge和任何潜在的对你的期望,只想让你做回自己并且帮助你更了解自己。也许我们可以一起,看到那些内心建造起来的,抵挡爱的障碍。
过往参加者感言:
觉得凉意分享的两个小活动都很棒,可以引发很多对自己的思考,分享的时间凉意带领的也很好。很感谢这次机会。
——Yolanda,互联网战略咨询
有种被疗愈的感觉 喜欢这种慢慢来的感觉。
——Sunny 28岁 会计
有一位朋友分享时说我们都渴望爱但又恐惧爱,我觉得很有共鸣。在写给自己的情书的时候,我觉得模板和指引帮到我很多,其中有一点指引我回顾过去的体验。
——Vivi,21岁学生
听到了更多人关于单身状态的思索,拓宽了自己的想法。也知道了还有很多人在自我探索,有种安心感。也觉得偶尔接触一下“外面”,探索一下内心也挺好的
——尹安,32岁白领
最开始的那段话"爱情的复杂性"给我启发,以及最后那首很美的诗;凉意老师的引导给人很开放包容的感觉,大家在这个场域的分享与反馈让人很感动;整个环节设置循序渐进,大家逐渐建立连接,将看见-欣赏的理念传递的很好!
——豆沙,21岁社会学学生,面包爱好者,亲密关系探索者
因平台无法放置链接和二维码,请从节目公告处获取详情与报名渠道,或移步微信公众号“有点凉意”即可找到详情帖子,或添加微信“qihelianai”(小爱,凉意助手)询问获取。
【开场、过场、结尾音乐】
Traveling light | Joel Hanson、Sara Groves |《What If it is》
【嘉宾】百里| 百里:裸辞十年在编教师,周游世界探寻自我,已旅居越南、泰国、斯里兰卡、澳洲等十几个国家;播客《墙里墙外》主播;佛系插画师,作品被央视点赞出过一本书
各平台可搜索@画画的百里
【主播】
凉意| 非暴力沟通教育工作者|亲密关系教育工作者 | 心理咨询师
微信公众号:“有点凉意”、“启盒练爱”
【剪辑】青傈;凉意
非常期待你的留言和反馈!
——————————————————————
【超智游戏ComplexGame听友群】
想加入听友群的听众朋友请搜,微信号:13355214008 注明听众
在刚刚去物美的路上,我走在金边食府门前的那条路,路上有一些人,大部分是女人,大部分是结伴而行,她们走得很慢,她们聊着自己的孩子、和丈夫的关系、最近的感受,我经过她们身边,她们听到我咚咚咚的脚步声,没有回头但是给我让出一个身位让我先过去。你看,我不认识她们,但是在这个瞬间,我与她们之间产生了一些连接,哪怕只有一个侧身的动作,那也是一种叫做“理解”的连接,它们产生了、它们很快断开了,那个瞬间我感觉很好。
你看它与婚姻没有区别,甚至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单身、恋爱中、已婚,这些社会化的标志,一点都不重要。我形式上在婚姻里,可是我同时跟别人——不管认不认识、不管ta的性别——产生了连接。它与我的婚姻状态没有关系。
你步入婚姻,究竟是因为,你想占有这个人本身,还是,你喜欢这个人给你提供的互动方式,而如果换一个人,他也同样满足了每天给你打电话、给你礼物和惊喜、生病了会照顾你,然后,你也可以给他同样的婚姻位置吗?你与别人一起,成立了一间公司、做了一个产品、赚了一些钱。你的开心,究竟因为拥有了钱、还是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产品、还是你觉得自己给用户带来了价值、还是你只是想与这个合伙人做点什么?有谁能真正说清楚这些交织在一起的问题?
我很迷恋我自己现在的状态,可以和自己安静的、认真的待在一起。我没有打开手机的冲动,我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我看向别处的时候,就没有和自己真正的在一起。我很认真的在问自己,我在做的每件事,都是自己想要的吗?是惯性、是我的角色要求、还是我自己?我希望这个时间可以再长一点,似乎我从18岁起,从没与自己这样相处过。我想要尝试一种生活方式——没有赌气、没有愤怒、没有羞耻,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只是因为,我自己想做。
那本《千面英雄》,自己曾经看过几页,看不下去,搁置了。可今天重新翻开它,我竟然入了迷,它与刚刚看完的《非暴力沟通》有很强的联系。如果我们不正视自己的真实需要,我们的表述、我们听进脑袋里别人的话就是“暴力”的;我们被压抑的需要,会在梦里出现,变成《千面英雄》一个个神话故事里,人面兽身的怪物,破坏一切。可总会有些人,自发的或被逼迫的,发掘出了自己体内的一个种子,他酝酿精力、他悉心呵护,最终他破坏了自己的那层壳,成为了守护自己本心甚至给与别人力量的英雄。
——以上是我那天的日记。
“爱”、“爱他人”、“爱自己”,都是太抽象的概念了。人们为了方便理解,把它缩短成一个个的行为,就像这期播客的标题,它成了一个个的KPI。可是,我们在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具体的。我更愿意去感受事件本身,而不是抽象的定义“这样的爱”、“那样不够爱”,这很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