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15.全球宏观和资本市场2025展望:短期问题不解决,就没有中期和长期了

vol.115.全球宏观和资本市场2025展望:短期问题不解决,就没有中期和长期了

102分钟 ·
播放数59113
·
评论数233

半年一度和Ricky的打脸会时间。

大家好,我是大卫翁,“起朱楼宴宾客”是我用来记录这个大时代的播客节目。

春节前我和Ricky录的年度复盘和展望节目,今天终于放出来了~这一期难得以中国为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明时间轴:

01:09 录制当日是1月19日,后面发生了什么我们都还无从知晓。

中国Part

02:51 打脸一:最重要的转折点不是七月的会议,而是九月

06:25 2024年12月的那次会议到底有没有低于预期?短期的考量,中期的方法,和长期的投入

09:40 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拆解来看,才能对这个转折点到底有多大能有更清晰的感受

15:42 对于财政政策,2025年我们能有什么样的期待?一个是量,一个是方向。

21:48 目前的财政力度可以解决地方政府的困境吗?

28:15 关于消费的刺激政策,2025我们能有什么样的期待?共同富裕是“棋眼”

33:16 我看到的矛盾一:西方投资者和政客看到的中国,跟中国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

41:43 我看到的矛盾二:中国传统发达经济体从合作走向竞争的关系,和东南亚、南美南部国家地区日益紧密的经济和技术合作关系的地缘矛盾

42:53 我看到的矛盾三:中国飞速发展的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和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处在泡沫出清阶段的旧经济之间的产业矛盾

46:27 我看到的矛盾四:对中国心情复杂的西方企业家,和同样对中国心情复杂的海外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49:17 赚钱效应可能才是影响AH股过去两年投资者情绪最重要的原因

52:54 关于中国汇率和股市的2025,Ricky的三个判断

打脸二:去年底并没有看到盈利的改善,要改到今年一二季度了

57:39 关于风格:2025年是红利继续高歌猛进?还是风格切换?

61:38 关于红利风格的另一个思考角度

63:35 关于策略:2025有什么样的策略是更合适的?打板、多空、适度配置科技

66:15 打脸三:国债利率去年打脸很严重,错的一塌糊涂,但,今年坚决不改

69:46 汇率:国家保汇率的决心很强,对2025没有那么悲观

71:12 今年大家对于债券基金收益的预期一定要下调,甚至要防范短期的波动风险

美国Part

72:35 打脸四:2024的降息频率高于我们的预期

73:15 Trump 2025年到底会做些什么?

我的预测:《vol.113.从几千页智库文件中,勾勒特朗普2.0执政计划背后的人、机构、思想和脉络》

74:34 Ricky的判断:2025年美股依然会是偏右侧的交易,反转概率较小,相当于纳斯达克泡沫周期的97-98年

77:46 关于机器人行业短期前景的一些分歧

欧洲Part

81:57 欧洲经济正在风水轮流转,曾经的欧猪五国成了闪耀的明星……

83:24 ……但是德法的经济和政治现状都非常不乐观

大宗商品Part

88:52 如果世界经济并不是非常强劲,为何很多机构看好大宗商品?

90:52 黄金:作为风险的分散配置,长期依然非常看好,但2025波动会加大,会出现很多交易的机会

92:06 油价:美国压降油价的动力和地缘政治风险抬升油价的矛盾

预打脸Part

94:13 Ricky2025年最看好的三个资产:Barbell策略的A+H股、美国的中大盘股、美债+商品

96:19 大卫翁2025年最看好的三个资产:Barbell策略的A+H股、美股的波动率策略(Put Option)、类现金资产

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我正在好好运营那一片后花园。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生活方式播客节目《犬生活》,《关于2025年的六个预测(犬生活X油条配咖啡版)》新鲜出炉~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互动,或者给我写邮件,邮箱地址qizhulouyanbinke@gmail.com。

节目BGM:

The Long Way Round - Jodymoon

节目后期:Siri

展开Show Notes
MichaelLai
MichaelLai
2025.2.11
43:11 终于见到在小宇宙这样的平台有人意识到中国政府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所施行的政策。其实这个政策已经连续执行了很多年,且收效相当不错。但在只信新闻联播和绝不信新闻联播两种撕裂对立的情绪对立中,很明显中国有一大批人是视而不见甚至完全否定自己不愿相信的东西,虽然这并不妨碍他们以为自己就代表了大多数国人,代表了民意和民主。这边中国如此,那边美国也差不多,所以才有了激烈的选战和那个人的王者归来。在这种汹涌对立的情绪中,混杂着各种地缘政治因素,经济学原理发挥作用的空间被严重挤压,预测未来的难度愈加提升。预测两位被打脸的精准度反而会提高。哈哈。别介意,其实还是收获很多信息和分析思路的,谢过。
时光小_偷:听到算数学题一样的在算这么多钱能有多少公租房,这些公租房多少面积,这些面积对应多少人口,能提高多少城镇化率就感觉确实过于理想主义了,老师们久居海外某地方领导被查出名下成百上千套房产这样的新闻可能还是看的少了,但是确实有被思路启发到
大卫翁
:
这些数学题不是我俩算的,是黄市长算的,当然是非常理想的状况下。本身经济学就是以理想情况作为基础去确定大的方向的。不过ricky算完数学题也说了,这里有很多的细节问题。
3条回复
HD910481i
HD910481i
2025.2.11
31:55 还有上千万的留守儿童付出的代价。
TimoQ
TimoQ
2025.2.10
32:05 不可能补齐的,看天津公布的2024年体制内的养老金是农民的12.6倍,你说怎么补齐?
GOOD棒
GOOD棒
2025.2.10
🥳太棒啦,都是我关心的话题
☘️有整理逐字稿、笔记和思维导图
评论字数受限,随时可能不分享🌟
需要可拿去学习(复制到手机浏览器打开保存即可)
🔗:https://pan.quark.cn/s/2d55ba7e27ae

笔记(部分):
✨货币政策转向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转向主要包括不再强调跨周期调节,而是专注于解决短期困难;改变对货币政策空间的看法,认为应充分利用而非节约;对内保息差方面,尽管降息会带来息差收窄,但目前判断不会影响银行稳健经营;对外保汇率方面,虽然降息不会导致贬值和资本外流,但央行仍采取了一些稳定汇率的措施。

✨对于2025年的财政政策,我们有什么期待值?2025年财政政策具体会有哪些措施?
期待值相比九月份有所下降,财政政策将更注重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的平衡,比如先解决显性化的短期问题,同时固本培元,关注中期改革和长期科技竞争中的新生产力问题。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提高广义赤字率至约11%,加大地方专项债使用标准调整,允许进入部分资本金,以及特别国债的发行,特别是针对国有重要金融机构进行资本金注资以解决息差导致的金融稳定风险。

✨对于今年财政政策的判断是什么?
今年财政政策会相对宽松,但精准度较高,不会出现大水漫灌的情况,预计广义财政赤字率在4到4.5之间,扩张约5到10万亿,具体取决于外部环境变化。

✨在财政方向上,政府会有怎样的发力点?
政府将从中央财政发力,通过广义赤字率、地方专项债、特别国债以及隐形财政(如政策性银行)等方面进行发力,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可能会在地产收储项目等方面加大贷款力度。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否能得到有效解决?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预计能在2025年看到显著进展,通过政府收储等方式解决三角债问题,并带动城市化率提高和消费增长。同时,划债措施已产生积极作用,公务员工资问题得到解决,未来有望进一步推进地方债务的化解工作。

✨中国政府财政发力能否解决地方政府问题?
如果中国政府能够有效发力,地方政府问题可能是优先解决的,关键在于地方是否愿意充分暴露自身问题并寻求解决。

✨是否有可能加大消费刺激政策力度,比如社保方面的改革?
在疫情期间,有讨论过社保缴纳的缓缴或停缴问题,以及在2025年后可能对居民社保进行一定期限的放松,这比现有的以旧换新政策更直接有效,有助于刺激消费。

✨如何理解生产要素分配不均对中国消费影响?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结构变化有何看法?
改革开放过程中,部分人群先富起来,但农民和其他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若能改善这一差距,将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中国的二元结构问题明显,尤其是城乡差距较大,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有望提升三四线城市及农村人群的消费能力。

✨如何评价中国在能源转变方面的趋势?
历史表明,从马车到煤炭,再到石油,能源利用方式不断更新升级,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将更加充分。因此,中国在推动新能源发展方面走在正确的历史方向上,尽管短期面临困难,但长期来看,这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路径。

✨对于当前市场环境下,普通投资者应如何配置资产?
建议普通投资者更多地将仓位配置在红利类股票上,因为红利类股票相对稳定,更适合无法紧密跟踪企业动态的投资者。同时,也可以考虑一些策略性投资,如阿尔法策略、波动率相关策略以及个股多空策略,但需要注意这些策略对专业投资者资源的需求和容量限制。此外,适量配置科技类指数型基金也是个不错的选项,既能支持科技进步,也能分享潜在的国运增长。

✨对于海外,尤其是美国市场有何看法?
去年我们判断美联储会降息一次,而实际上降了三次。对于2025年,市场目前对于降息预期较低,我们预计可能只有一次降息甚至没有降息。美国经济表现强劲,各项数据均表现良好,这使得今年在股票市场中右侧交易的概率相对较小。不过,美联储政策对于股市的影响日益增大,尤其是对于美股市场的波动,反映出市场信心的摇摆。

✨对于科技股如英伟达的看法如何?
虽然市场对于美联储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信心有所动摇,但我们认为以英伟达为代表的科技股仍有较强支撑,尤其是在高端芯片领域的需求仍然强劲。此外,成长型主动管理公司对未来人形机器人和相关领域的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将带来显著的盈利提升和生活方式改变,但实际替代率可能不如资本市场预期那么高。
GOOD棒:https://pan.quark.cn/s/2d55ba7e27ae
铅笔可可:云盘里没有逐字稿
5条回复
Ass嘟嘟
Ass嘟嘟
2025.2.11
【⏺中国Part】
「✅会议」
1)9月
预计在7月有较大变化,但没有等到,影响信心处于补跌的状态。直到926确定了基调变化。所有情绪到了冰点,都要有一个释放的缺口/出口。以游资为主的市场化的代表,迅速市场就给予了一个迅雷不及掩耳的走势。
十月后的状态,方向是明晰的,所有人都在等数字。
2)12月
明确了对未来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宽松度,提出了五个统筹。
短期的考量:资金问题/资产负债表受损,谁出钱。
中期的方法:改革,才能释放中期经济增长的红利。2035年要达到中等收入发达国家的水平,GDP要维持在4.5%左右
长期的投入:新质生产力,长期综合国力的较量。

「✅转折点」
1)货币政策
4个基本定调,已经转了两个半。
① 跨周期的调节
旧:货币政策不光要对短期生效,更重要的是对中长期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要用力。
现:完全不提了。
② 货币政策的空间
旧:非常宝贵,不能一下子用完。
现:越用越有。
③ 对内要不要保息差
旧:对内降息带来息差收窄,对银行是巨大的挑战,降息要非常谨慎。
现:对大银行进行资本金的补充降息,虽然会收窄息差,但基本不会影响银行稳健经营。
④ 对外要不要保汇率
旧:降息会导致贬值、资本外流的问题。
现:还在转变过程中,但人民银行在汇率有贬值迹象时,立刻出台各种各样的政策。
2)财政政策
① 赤字率
隐性红线3%已突破。
② 政府的负债率
60%的警戒线已经突破很久了,不怎么提了。
③ 宏观的杠杆率
隐性红线250%已突破,不怎么提了。先解决短期问题。
④ 债务是否中性
还在转变过程中,认为债务还是要控制的,但知行可能有差异。
Ps:隐性红线3%、政府负债率60%的警戒线,是欧盟的入盟标准。

「✅2025 - 财政政策」
1)要先正视短期问题
短期是需求、资产负债表的问题。中期是改革的问题。长期是两国新智生产力科技的竞争问题。
固本培元:为了解决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要有定力。但如果短期问题显性化特别明显,会出现政策转向。
2)期待 - 量
① 广义财政 - 5万亿
2020年疫情时,广义财政增加了3.7%。今年的广义赤字率7.5%~8%。如果像2020年能提高3.7%~4%,广义赤字率到11%,即5万亿。
② 地方转向债 - 4~5万亿
狭义赤字率3.5%~4%。
使用标准:这次允许一些资本金(带杠杆)的使用。
③ 特别国债 - 2万亿
1万亿:两个5000亿,两重加两星项目;
1万亿:对国有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资本金的注资,解决息差可能产生的利润 → 金融稳定 → 系统性风险。
④ 隐性财政
特别是政策性银行的发力。对于一些地产收储项目、特别性贷款项目,今年可能会有较大力度。
3)期待 - 方向性
任何东西不能单靠债务单向循环。如果没有一些实际的支撑,只是债务的话,解决了眼前问题,丧失的是中期和长期的发展空间。但背景和着力点在于短期解决不了,没有中期和长期,那就只能先解决短期。

「✅刺激消费」
共同富裕是“棋眼”。
把短期财政引到了中期的改革,无论社保、居住、户籍制度及一系列配套,是为了解决改革产生的红利问题。
1)公积金
效仿海外,但只能储蓄存款不能投资。几年前大概是7-8万亿。
2)社保
未来的改革和改善空间非常大。
3)生产要素
中国共有50万亿的个人贷款,其中46万亿是按揭贷款,只有4万亿是6万亿农民兄弟们带来的。
在土地要素和资金要素发展最快的时候(08年之后),农民没有得到相应的要素回报率,产生了偏差。同时社会保障的水平和城市水平相差较远。
如果这部分能有解决的方案,6亿农民兄弟们可以释放的消费力量,比如拼多多、下沉市场的兴起,空间很大、困难很多。
4)内需驱动
任何一个大国,都是内需为主的国家。
希望看到一些针对所有二元结构、社会保障体系、消费信心的措施。改变目前内需不足的问题,让中国成为一个以内需驱动的大国。
5)共同富裕
既然牺牲了一部分要素,让另一部分要素发展了,回过来要对已经做牺牲的要素做一定补偿。
有利于劳动要素有所损失的群体,但对于劳动要素回报率很高的群体,是增速下降。
6)全要素生产率下降
要素分配优先劳动 → 科技(解决长期问题)→ 资本。

「✅矛盾1」
西方媒体看到的是一二线人民、企业家、学者所构建出来的叙事,并不是中国现在完整的叙事。
1)主义
全球化过程中左派和右派往中间靠。
现在全球是两极分化,左的极左、右的极右,没有人愿意还原真实,捍卫的是自己的主义。
2)拉平思想的主义
美国:城市化进程,移民是全球最多的国家。同时两个主义在围绕着城市化的进程里做相得益彰的梳理。
当城市化进程走到最后、两个主义无法给城市化带来更多聚力时,大家想法就变成主义。
Ass嘟嘟:「✅矛盾2」
西方企业家、投资者,对中国的很多观点存在割裂。
跟西方国家存在竞争关系大于合作,跟东南亚、南美南部国家合作日益紧密。

「✅矛盾3」
现在处于时代之交的历史阶段里。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已经在引领世界,但以房地产为代表的旧经济处于泡沫出清阶段。
历史上有5次康波周期,每一次在康波周期衰退开始走复苏阶段,面临三个问题:
1)上一端主导的技术出现边际生产力下降,无法弥补产能的缺口。
2)由于经济问题导致了对之前的反思和批驳,形成新的思潮。
3)已经习惯的模式在下一个周期里,因为技术的迭代会形成完全崭新的突破。以及体感的矛盾变化在资本市场里如何呈现、资本如何应对。

「✅矛盾4」
西方企业家、投资者非常割裂。大部分人认为处于下行周期,少部分人非常看好。西方的投资者现在明显是在远离中国市场的。在港股上体现的更为明显。
中国的投资者,离(海外)产业相对较远,很容易受股价或估值端短期因素的影响。
1)赚钱效应
是影响海外投资机构布局A股和H股的重要原因。
现在中国资本市场里的投资人结构跟几年前有显著不同。
人都是情绪化动物。
2)企业家
中国人太卷了。
全球的劳工小时:墨西哥2200小时/年,中国据说接近3000小时。
很多海外企业撤出中国市场,是因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下降,没有利润,被迫撤出。

「✅2025判断」
1)汇率
中国太卷,产能利用率偏低,需要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所以宁愿牺牲一部分利率空间保汇率。
新兴市场,特别是像东盟、非洲和南美,是会重点布局的所谓的一带一路国家。
2)股市上涨三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对未来预期和情绪的改善带来的估值提升。到现在为止估值不贵。
第二阶段:利润的先行指标开始出现改善,带动通胀指标PPI改善。对盈利有预期,进一步拉升估值的上涨、基于盈利的预期增长。比如拉到跟新兴市场差不多的水平,可能有20%~30%空间。
第三阶段:以PPI为代表的通胀指标回暖,企业盈利改善、盈利的增长预期,才会有牛市。
推演:今年看到一波估值回暖,再看3月5号财政政策的数据能不能带动一些利润先行指标(企业和居民的存款差)上涨。
总的来说,今年比较乐观,认为比去年的赚钱效应和赚钱容易度更好一些。

「✅风格」
自宏观到微观、自东到西的普遍现象,矛盾的张力在扩大。所有东西往两端走,中间很难达成。
1)杠铃策略
资本市场,两端做杠铃配置是一个优选策略。
红利:确定性的现金流、确定性未来利率降低、未来无风险利率降低。估值是相对估值。
科技:长期综合国力竞争最重要的新质生产力的投入。估值是对未来盈利的估值的折现,是动态的,会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化。研究具体公司在做业务。
在实然世界里,资本市场对矛盾张力的反馈。
2)行业发展 vs 股东回报
红利:国家要求央国企提升分红的比例等。
科技:现在解决的是技术突破,而不是资本市场的回报。
如果看到这些公司本身发展很好(估值驱动),在半导体行业有很多突破,大概率不是它对于股东回报最好的阶段。
建议把更大的仓位放在杠铃的那头(稳定性更明确的红利),因为这头对于无法紧密跟踪这些企业的投资者来说,很难把握住估值的波动。

「✅策略」
1)半年维度
四季度策略风格的延续。
游资的打板策略、个股多空策略:容量有限,适合相对专业的投资人。
确定性比较强的偏红利类的股票组合和指数,更加适合普罗大众。
2)参与科技
科技类的指数ETF和主动管理基金。
短期和长期的张力矛盾:短期最有确定性的是你的现金流、股东回报和我的股东回报机制。长期最有弹性的地方在于技术突破带来的产能增加和所有投资要素回报的倍数。
用资金投票来支持国运。大部分仓位配套确定性,少部分仓位放在未来预留种子。

「✅利率 & 汇率」
1)国债利率
杀利率空间有一定风险,利率还有进一步下行空间
中国可能不会出现零利率,但利率进一步下探的空间还是比较充分的。
现在的问题是上市企业或ROE低于上市公司的平均的贷款利率(倒挂)。
2)汇率
国家保汇率的决心很强。
假设汇率保得住,又要强保,那利率对于汇率的反应要更加直接。
现在十年前的美债利率接近5,国债利率1.5%~1.6%,之间的点差3.5%(历史最大)。
倾向于认为上半年利率的下行空间比较有限,10~15个BP以内。

「✅债券基金」
2024年拿到的债券基金的很多收益,并不来自于收益率,来自于资本增利、国债利率快速下行、价格快速抬升带来的收益。
这个价格今年还有没有这么大的上升空间?收益率被压到了1%+后,今年的利息收益会非常的微薄。
2025年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率会再下一个台阶,可能会跌破1。现在1.3%~1.5%。
2025年债券基金的预期收益率一定要下调,防止出现一些历史上较大的波动。
Ass嘟嘟:「⏺美国Part」
1)政策
2024年降息三次。
这次的执政班底比2016年更加的成熟,倾向于务实的做法。
2)判断
2025年美股依然会是偏右侧的交易,反转概率较小,相当于纳斯达克泡沫周期的97-98年。
2025年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变大。
美股是M7的缩影,构成了美股的核心。而以罗斯2000为代表的小盘股,最近几年表现非常不好。
3)机器人行业
从成本造价来说,有较大下降空间,但对于工种的替代、产业应用速度不太乐观。
倾向于最后科技突破留下来的公司甚至不是M7,但资本市场短期出现信仰崩塌带来的泡沫破灭概率偏小。

「⏺欧洲Part」
1)表现最好的经济体在南移
制度上的变化,疫情期间旅游业冰冻,欧盟的复兴基金等特殊政策,向南部国家倾斜。叠加疫情后爆发式的需求。
2)欧洲,非常悲观。
任何一个国家、区域,想要发展的好,要看它的自然禀赋和外部条件。
① 高素质的东欧移民
现在东欧移民下降,开放了对中东、北非的难民政策,造成了劳动力素质的极限下降。
② 便宜的乌拉尔油
资源端被卡断、核电没发展起来,造成了能源缺失,被迫从美国运输较贵的油和天然气。
③ 成型的技术体系
现在受到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制造业强力打击。
欧洲在经济上跟中国有较多关联,在政治上跟美国走得比较近,处在中美关系之间的桥梁。

「⏺大宗商品Part」
1)机构 - 看好大宗商品
跟工业需求、国内周期相关的需求,逻辑是偏困境反转,胜率有限、赔率很高。
2)黄金
长期,非常值得持有。
持有目的:防范风险,而不是赚取收益。
直到世界秩序重新回归可以中间化和稳定的状态,直到新的信用诞生和逐渐强化,黄金效应才会降低。在此之前黄金作为风险分散仍然是最好的之一。
黄金依然会在一个长期上涨趋势里,但今年的黄金可能会出现很多交易性的机会,随着美元的走强或走弱,黄金对应的价格波动也会加大。
3)油价
往下的空间大于往上的空间。
需求端:以中国为代表的需求端,这两年的原油需求有较大下降。
生产国:产能提升。
变数:俄罗斯问题。
当全球需求都出现问题时,如果产能并不是很大的问题,价格往上走的空间有限。

「⏺2025年最看好的三个资产」
1)Ricky
杠铃策略的A+H股:比较确定性的红利资产、新质生产力/科创相关的资产。
美国的中大盘股:以M7为代表的股票,目前是右侧交易。
美债+商品:赔率足够,但目前胜率还不是很清晰的。长端美债、跟中国顺周期相关的大宗商品。
黄金:交易类资产,适当布局。
叙事被证伪,重新回到熊市:短期资金投入不够,无法解开资产负债表的负循环。中期改革方向变得模糊或者开始往回走。如果都发生了,以人民币标价的资产只能all in中国国债了。
2)大卫翁
杠铃策略的A+H股:如果因为海外事件,市场的短期风险情绪大幅下降,出现明显的避险情绪(下跌),是较好的定投点/买入点。如果市场情绪突然特别高涨,大家相信一些明显不会成真的小作文时,可能是比较好的交易点(卖)。
美股的波动率策略:做多美股波动率。2025年美股波动率加大,可能出现较大规模的回调和波动,如果能以1%的成本买到新高的美股Put Option,意味着如果回调10%,能赚8~9倍。杠杆效应非常强,不建议没有操作过衍生品策略的朋友尝试。
类现金资产:留足子弹。比如美国国债。离资本市场波动点/拐点越来越近,保持现金在手,未来抄底或多元配置更加重要。
HD1021181b
HD1021181b
2025.2.11
36:26 三四线城市工作更好找了?收入增加了?房地产没跌?
Billian55555:三四线有父母,亲戚的资源和储蓄托举不会差到哪里去,所谓的“县城婆罗门”。县城也没有一线城市有那么多吸引消费的项目,基本吃穿不成问题,娱乐有手机电脑,工资没地方花能存的下来。在一线城市里除了吃穿,可花钱的项目可太多了,能不超前消费就很厉害了。
QQ_nboc:婆罗门也只是一小部分人
Julia_Scott
Julia_Scott
2025.2.10
46:24 康波周期的交末就是衰退开始走复苏阶段,面临三个问题:
1、上一次主导的技术边际生产力下降,无法弥补产能缺口;
2、由于经济问题导致了对之前制度、主义、思想的反思和批驳,形成新的思潮。80年代相对古典的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里根,撒切尔,李光耀,邓公这些领导人产生;
3、已习惯的模式在下一个周期里,因技术迭代会形成一个完全崭新的突破,从马车到铁路,从石油煤炭到电气,从手工向信息化,从电脑往手机的移动终端变化,那将来是什么?一定会对我们的生活习惯产生巨大的变化。

矛盾孕育的变化,所以我们处处能感到矛盾自宏观到微观,自上而下,自左自右的一个张力的感受。
逍y
逍y
2025.2.12
28:12 讲个我看到的....我做审计的,很多地方国企(平台企业一类)让我们去做他们的年报审计(有的直接说你们可以出保留意见的),但这样我们都不敢接,因为风险太大了。
大卫翁
:
谢谢分享…
Yizhen_Love
Yizhen_Love
2025.2.11
有没有懂的人能告诉我,去年9月底十月初的那次A股大涨到底是为什么?到底谁获利了呢?谢谢
大茜大:如果回本也算种获利的话,还是获了点的🥲
Fastestkicki:一句话就是估值足够低,并且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4条回复
豆子_2bym
豆子_2bym
2025.2.11
24:19 房产库存都沉淀在三四线?这种城市哪里需要这么多保障房?哪里有人愿意在这种城市落户?况且这种城市已经无门槛落户!
Julia_Scott
Julia_Scott
2025.2.10
19:01 设定了严格财政纪律的欧盟,目前科技经济颓势明显,反倒是 QE 玩的猛的美日宏观上看起来较热闹🤯目前各个经济体,好像都得撑住旁氏,熬到下次科技爆发,熬不住就可能面临暴力再分配🫢
久期
久期
2025.2.10
啊,牛肉。上个月还读了一篇文章讲去年好多民间养牛户被这波低价搞得都破产了,她家勉强靠自制牛肉干缓慢回本。
1984_echo:三联的文章,我也读过
Julia_Scott
Julia_Scott
2025.2.10
51:02 QDII 溢价飙的最猛的那段时间,真有种“刚出龙潭又入虎穴”的美感😊
eric_9X8k
eric_9X8k
2025.2.11
32:11 补农民和新市民,和降社保负担,俩话题贴着聊有点拧巴,在中短期先做哪个而言二者是矛盾的,就像减税减费和财政支出扩张提供更多保障的矛盾一样。回避这种矛盾的说法,和假装加关税减税利好所有普通美国人是一样的,假装有一个政策组合让所有人同时获益没有代价。回到前一个问题,改善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的利益牺牲者,应该是优先改革事项
amy_CmWp
amy_CmWp
2025.2.12
1:33:53 我有补充我有补充。我觉得原油的供应是有预期差的!需求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差!
大卫翁
:
有分歧才有波动😁
amy_CmWp:是哒!
Ass嘟嘟
Ass嘟嘟
2025.2.11
大概率发出的评论是看不到了,明天再试试吧,太难了!!!
大卫翁
:
可能是审核了一道,现在能看到啦
Ass嘟嘟:太棒了,惊喜啊,下次再有这种情况就等等再看
DYDYDY
DYDYDY
2025.2.12
政策转向的梳理图可以分享出来吗,谢谢~
大卫翁
:
公众号版本出来后会分享~
付胜昔
付胜昔
2025.2.10
沙发🛋️
豆Jayce:太早了付哥
大卫翁
:
真快
4条回复
好像很久都没有聊聊REITS了,之前听大老师的播客入门的Reits一个个都不仅按时分红还保持稳定上涨,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香的品种
大卫翁
:
你怎么知道这个月就要出一期的
eric_9X8k:51:14 同样是听众,还是水平有差异。我听完之后还是觉得懵,懵完了觉得还是不定期投投宽基算了。期待哪天继续更新后能不那么懵😂
正好队友是在做工业界视觉AI应用的,大卫老师说的很对。b端场景下机器人应用有很长的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