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都2025年了,你为什么还在做公众号?乱翻书

203.都2025年了,你为什么还在做公众号?

101分钟 ·
播放数20872
·
评论数103

【本期嘉宾】姜茶茶、林果宇、曾航

姜茶茶(公众号姜茶茶创始人主编)

林果宇(留学生日报创始人主编)

曾航(公众号军武次位面星海情报局创始人)

主播:潘乱(「乱翻书」主理人)

【时间线】

02:40 都2025年了,公众号还是你们的主阵地吗?

02:54 推送算法的改变,我觉得公众号迎来了第二春

05:13 面对短视频流量的争夺,公众号会小众化吗?

07:28 广告主的要求:希望产品被传播和讨论

10:38 公众号现在的两个特点:用户比较高知、圈层属性

11:48 算法加入之后,对于很多大号来说,不见得就是坏事

13:19 最近几年公众号内容品类上有什么趋势?

  • 14:24 公众号早期形式:纯文字、漫画、视频
  • 15:25 极度的深度or极度的快

17:48 做公众号的主力,有哪几类人群?

21:19 抖音、知乎和微信公众号分别更像什么?

  • 21:44 微信公众号-私宅、知乎-议事堂、抖音-马戏团

22:30 公众号其就是你的自己家,别人可以找到你

23:44 公众号从订阅到推荐,你们有为此做什么应对吗?

24:51 从图文转短视频,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呢?

25:38 短视频出现后,情感类公众号逐渐销声匿迹

27:02 根据你的赛道来决定你是适合短视频、长视频还是公众号

30:07 做视频在B站到了百万粉丝,为什么又退回来做公众号?

31:07 广告投放的核心:让甲方的领导能看到

31:42 “含甲率”的核心就是给老板制造信息茧房

32:13 实操分享:如何让你内容快速的进入老板的推荐?

35:17 公众号推荐算法的地理属性

37:57 公众号精选评论,对创作者来说是很重要的保护

38:59 如果跟播客相比,公众号还是信息的第一阵地吗?

41:32 播客的很大问题是广告主不能接受这种仅有声音的投放方式

42:00 无论播客、短视频、长图文、短图文、中视频,作为内容创作者来说他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42:27 最核心能力其实是构思

45:57 公众号这个作者需要思考:给读者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46:55 星海情报局,怎么做到三个人做这么一个大号?

48:07 不要过于去关注介质,最重要的是有影响力。

48:31 星海情报局这个号怎么样有影响力?

51:36 人脉圈子是微信生态最大的优势

53:21 星海情报局如何做到比较高频的更新?

56:42 没办法去做高频更新的人,怎么在公众号里面存活?

59:45 媒体做的好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很强烈的表达欲望

60:57 拼天赋,没天赋就别折腾自己了

61:04 案例分享:AI时代赋可以被模仿了——用AI仿写咪蒙体文章

62:48 在公众号里面可能的商业化方式有几种?哪种品类的上限更高?

  • 63:06 广告、电商和文章付费打赏

65:13 大厂公关预算减少了,那有什么品类还在增加么?

66:34 微信是特别适合搞搞公关类的传播的平台

69:59 想要变现的话,首先你要考虑你的广告主是谁?

70:36 嘉宾分享:大学生如何利用AI起号赚钱?

78:29 微信生态总体来说还是很良心的,他坚持了很多的初心。

79:11 今天公众号,还是内容从业者的首选吗?

79:36 这几年还有哪些不错的新号?

80:52 嘉宾分享:公众号怎么起标题暴论——学习机场店的畅销书

85:11 大家对于2025年有一个什么样的期待?

88:10 你的课不是卖给你同样认知的人

92:05 火车站生意

94:46 不要抛弃银发群体

97:17 现在的时间点要少一点流量思维

【开场&结尾音乐】

开场音乐:李小龙 - 好久不见(电视剧《武林外传》片头曲)

结尾音乐:虞霞/李小龙 - 侠客行(电视剧《武林外传》片尾曲TV Verison)

【关于「乱翻书」】

「乱翻书」是一档关注商业、科技和互联网的圆桌对话节目。关心How和Why,以及少有人注意到的What。内容主要方向是科技考古、行业观察和前沿思考,研究公司的兴衰循环,希望能够为你带来信息增量。

「乱翻书」主理人是潘乱,代表作品有《腾讯没有梦想》、字节跳动/快手早期关键节点的系列特写。

【关于主播】

视频号/即刻/小红书:潘乱

公众号/播客:乱翻书

【图】▲直播截图

微信公众号:乱翻书

视频号:潘乱

商业合作:联系微信 tongxing717

本期编辑:怀杭

展开Show Notes
HD267305o
HD267305o
2025.2.11
绝绝子了,用大模型做调研,不仅内容质量低,还可能带有幻觉内容,哪个公众号,坚决避雷。
到后面越有些气愤了,有的人真的是利用自己已经有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利用人性的弱点去做一些真的是割韭菜、无意义的事情,这些真的有在帮助人么?联想一下现在的哪吒、黑神话、deepseek,这些在全球范围内让中国人觉得自豪的作品哪个不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这个做留学赛道的人别染指教育了,这是什么样的价值观,现在这些舆论劣币就是这么来的——钻营、逐利、唯利是图…
吾阅读书:前半部分吹公众号读者是高知,后半部分讲如何利用ai粗制滥造内容。 把高知当傻子。
仲泉:说真话被骂我也是服,这种内情你花钱也听不到,我倒觉得他说的最有营养,某位嘉宾啥话都不让说,我们花一个小时听啥呢
10条回复
AI瑞哥那
AI瑞哥那
2025.2.11
1:11:18 这个建议有点不太靠谱 别给大学生添乱了
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挺可悲的。还有,请别乱教大学生了好吧,整这种投机取巧,只会把优势所剩不多的公众号生态彻底搞烂。
1:17:45 垃圾内容就是这么产生的,这样做意义在哪里?都以赚钱为唯一目的么?
ttbear:这样也赚不到钱,五十个号,偶尔这个出个十万加,偶尔那个出个十万加,广告主一看就这篇十万加,其他的阅读量都是垃圾,会投吗?
别的不知道,但那个留学生日报,我的硕士论文就是研究的他们,扯极端民族主义的大旗吃人血馒头,捕风捉影煽动对立的事干的何止一件两件。
无论微信有多么强大,微信生态多么厉害,读微信公众号的人多么高知,微信的影响力确实是在下降啊。这三位嘉宾的公众号我没有订阅过,也没有读过文章。通过谈话感受他们对自己的内容是很自信的,产出是很有深度的,不知道有没有超过潘乱的《腾讯没有梦想》,如果没有超过,他们不好奇潘乱为啥要投身播客么?
还有潘乱能成为潘乱,是因为自己的观察,思考,沉淀,输出,不是因为有谁的签名,谁的点赞,所谓的抢不走的标签。
知高无上:这个应该属于幸存者偏差,即你不是他们这几个号的受众。就像 B 站的百大 up 主一样,关注十几个都算多的了,但不影响其他人也有自己的受众。
流浪的枯叶诗人:有点夸张了,优秀的公众号说不定有几百个,但你肯定没有关注几百个吧,没必要,也关注不过来,但是不能说自己没关注的号就不咋滴。
花花鲸
花花鲸
2025.2.15
听了林社长的言论就明白为啥留学生日报是那么个调性和定位了,怪不得跟战豪、卢克文一起喝酒,都是吃一锅饭的人。果然是没有底线的人在赚钱
空木
空木
2025.2.12
北美留学生日报是不是那个吃爱国流量的粉红号?
Grace_VnNE
Grace_VnNE
2025.2.11
1:12:25 为啥要教人制造垃圾哎
齐安KIAN
齐安KIAN
2025.2.12
1:11:29 这不就是营销号吗?拒绝给AI喂🗑️资源
秦旷
秦旷
2025.2.11
我投过星海情报局,科技制造这个赛道的优质号太少了,每个细分赛道至少应该都有3-5个成为头部的机会,让甲方可以组合着传播,但星海情报局出现之前这个垂直行业都没一个正儿八经看起来专业也配套完善的号,所以它在一段时间里成了一个must have
大家都知道AI,是个人都想要用AI起号,想想就知道所谓文字内容还剩多少价值,除非与甲方有非常可靠的关系在,广告主又不是傻子,以后一切以基础文字为生的生存手段都会迎来巨大打击,只有线上与线下结合可以提供真实服务的公众号才能生存
键帽
键帽
2025.2.14
留学生日报的每一个字我都不信。
建议继续坚持写作公众号文章的作者观注 AI眼镜和AI耳机。那将是未来公众号文章打开的主要方式。去想想在那个场景下,文章结构应该是怎样,然后来重构写文章
Dean_87jx
Dean_87jx
2025.2.14
听完感觉公众号变现确实像是市场人 广告人给老板造的信息茧房和自嗨场
Yongfeng
Yongfeng
2025.2.11
这个问题好像去年还是前年就问过
潘乱
:
打算整成年更话题
momo1970
momo1970
2025.2.16
1:16:39 这个发布的玩法类似QQ的频道,唯一的问题就是QQ频道现在流量比较低,而且活跃用户比较少。微信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37:49 B站做到百万粉也不行的,问题是允许用户骂人,尤其是弹幕骂人,哪怕删了都可以录屏。不如公众号精选
32:36 收费内容
21:37 很多家长其实玩不好手机,但他们确实有线上教育的需求,谁能更快解决痛点?谁就能获得这些流量,(甚至说,身边的例子作业帮对家长来说都是一个很难用的软件)
15:44 这可真不一定,尤其现在有了AI生成视频
momo1970:1:35:04 好像就是在另一期节目说过,60岁以上的消费已经超过了30岁以下消费,而且趋势还会加深
caigou
caigou
2025.2.12
1:11:07 地狱笑话,一个没赶上hhh
OB奧星
OB奧星
2025.3.21
我可以理解短线投机者的收割思维,实际上长线理想主义者还是少的,因为赚钱很慢,但是认真做内容所形成的品牌效应收益都一定是在后期。很感谢嘉宾观点真实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