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102 想太多不是病!多向思考者的思维自救指南

Vol 102 想太多不是病!多向思考者的思维自救指南

31分钟 ·
播放数929
·
评论数29

Hi 2993位朋友,你们好呀~

可颂开放1V1心理咨询,如果你想找个人聊聊,请添加微信【mindwandering2024】,请务必备注【心理咨询】。

00:00 - 01:27 | 开场与主题引入

提出疑问:为何70%的“常规思考者”行动力强,而“多向思考者”易陷入内耗?

01:27 - 03:43 | 感官敏感:高敏感的“出厂设置”

感官过载:五感过度清醒,易因环境刺激(如温度、声音、光线)感到不适。

联觉体验:感官相互激活(如咬苹果的声音引发触觉不适),但利于记忆关联。

金句:“我们的大脑构造不同,感官过度发达既是疲惫之源,也是超越常人的体验。”

03:43 - 07:02 | 高敏感者的生存指南

建议1:减少密集社交,避免能量混乱(例:用“水盆净化磁场”)。

建议2:远离负能量者,多接触孩子或自然(生物学依据:共享核氨酸)。

金句:  “能量会通过皮肤传染,选择干净的磁场,就是选择保护自己。”

07:02 - 14:09 | 思维差异:树状思维 vs. 线性思维

树状思维特点:发散性强、易复杂化问题、需多线程任务激活大脑。

应对方法:用思维导图梳理逻辑,主动暂停并追问“最初目标”。

金句:  “大脑像磨盘,需要复杂谷物喂养,而非简单重复。”

14:09 - 22:18 | 创造力与行动建议

三步激活创造力:

1. 默默启动项目,屏蔽外界评判;

2. 行动后收集反馈;

3. 持续迭代。

金句:  “创造力不是工作,是给大脑喂食‘精神食粮’。”

22:18 - 30:07 | 人际关系与课题分离

关键模型:环境→行为→能力→价值观→身份认同。

避免逻辑跳跃:行为≠身份(如“没做好事”≠“我不行”)。

金句:  “行为是行为,身份是身份。分不清它们,等于给自己套上枷锁。”

30:07 - END | 结尾与福利

- 可颂开放心理咨询服务(请添加微信【mindwandering2024】备注“心理咨询”),订阅量达3000时抽奖赠书。

展开Show Notes
06:01 以前会因为自己想太多内耗,觉得自己不好,但是这就是我啊,我接纳这样的自己。

我睡觉需要安静的环境,需要遮光眼罩更容易睡觉。安全的环境,没有蚊帐感觉会有小动物,不安全。原来这是一部分的五感敏感啊。
神经蛙_N1lE:09:23 原来还可以通过外在环境存储好的记忆。有时候我对外在环境存储了很多坏的记忆,导致我远离人/地方。
神经蛙_N1lE:12:52 我觉得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敏感的部分,以前不觉得,现在发现我需要保护好自己的能量。 确实只要同事跟我开玩笑,我就觉得很不舒服,而且我需要暂停去研究我的状态,这样真的挺耗费我的心力的。 我可以去大自然,远离复杂环境。
5条回复
阿古大人
阿古大人
2025.2.22
身份认同
【常规思考者和多向思考者就是存在差异】
【常规思考者偏向于线性思考,非状态低的时候很少讨论人生哲学深度话题】
【多向思考者偏向于树状思考,会为自己开设同时多个的思考方向,这也意味着更容易在单件事上进入人生等话题探讨】
【因此接受身份认同,明白这一点上的人与人的差异能够让我们有效理解彼此的思考偏好,比如常规思考者你与其着眼当下即可,而多向思考者你则可以与其多角度探讨】

多向思考者的方法论指南
1,人际关系做课题分离
【这一点主要论述到多向思考者容易从多方面综合评估一个人的性格特质等多方面,而非常规思考者的着眼目前当下或单事,因为人与人的不同,为了避免人际关系带来的摩擦,学习课题分离非常有意义】

【课题分离中重点强调区分行为是行为,个人衍生说指摘是指摘。】
●行为是行为,意味着别人与你的交互,需要明确判断是其当下做事的一个状态,即他身体不好对你情绪很差,并不代表他是一个坏脾气的人。
●同理,我们要明确发生指摘的情况,即他人对你由事情上升的指摘,以及你对他人的人格指摘,这点会强烈伤害到彼此的身份认同,这就是维护人际关系中要规避的点。

2,思维导图式的规整思维
多向思考者不适用于常规思考者的单点连贯式描述。
基于其思想特点很散,思维导图式的工具对其梳理自己的思考显得非常有必要。
为了日常表达需要,大纲式的,如我当下这般,想到什么点做分点式展开阐述更能捋清【我们在想什么,我们将指向什么目的。】

3,多任务的进行且为了结果【超负荷一点也没关系】
【这是根据研究得出的,多向思考者的快感阈值较高,再结合其过于敏锐的五感,一般单点式的任务会令其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多任务的同时进行反而会令其更安适。】
●因此,接受自己有多任务同时进行的诉求。
●接受单任务会令自己乏味的事实。
⭐补跟一点,做超负荷的事,事包含人,主动链接那些让自己感受有能量的人和事效果更好,尤其对于偏感性的多向思考者

⭐侧重坚持的意义
多向思考者的特点决定了他可以同时做很多乃至更多的事,而根据实际经验来看,要想出成就就意味着我们要坚持我们的行为,而往往坚持中伴随出的新的事物就是可以有效反哺到自己,为了强调和给出有效坚持的方法,重点描述以下几点:
●允许自己时刻烂开始,特别在思考先于行动时【即我决定要不要做】,直接做,做成碎片都没关系,先开始。
●时刻陈出新进,当自己熟练到一定程度,即明白自己不可能同时做的事有多大容量或者自己能接受同时做多少件事时,【对那些价值更低的事做舍弃】,以让新事物有效进入,形成循环。
●Just Enjoy It,这是阿古个人的一个偏好点。即,坚持在体验上。有些事不知不觉做成大师,有些事有些人来了又去,多向思考者散的特点决定你注定会碰见多人多事
🌙对于你喜好的人和事,只要客观上没有太大害处,你爱做多做,发自内心的去坚持。与之相关的人和事都将体会到你的珍惜和在乎。
🌞反之,有些人和事,你告诉自己要坚持和在乎,但实际客观上,这些人和事就是给不了你滋养的感觉,(课题分离),在此出现的渐行渐远你也不要怪自己,也不用怪人和事,彼此尊重就行。
🔥而产生执念,放不下,我就是要试一试,就是要坚持坚持,这种进行态(即没产生深刻结果体验和结果偏好的事),有机会自然体验到极致,没机会请放下沉没成本,继续做好课题分离,不要怪自己,不要怪人和事,主动选择陈出新进,放下这条分支,容纳新的人和事进来。
创作的可颂_咨询师
:
谢谢总结!!你好棒♥️♥️
关注你很久了,今天听到你的这一期感觉真的关注对了。我和你在好多方面都太像了,包括高敏感 睡眠不好白天睡不着 思维停不下来发散 对特别声音排斥等等。我一直因为自己内耗本身而内耗,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专注或者因和别人不一样而自卑,但听完你说这些感觉豁然开朗。谢谢你❤️我们都是特别的人,我们也并不孤单。接纳自己,悦纳自己,提升自己
创作的可颂_咨询师
:
谢谢谢谢!!我们都是特别的人,说的太对了🫂
四神赫兹?
创作的可颂_咨询师
:
40hz
创作的可颂_咨询师
:
40赫兹伽马音频音乐,(我提到的应该是这个
4条回复
阿古大人
阿古大人
2025.2.22
狠狠地共鸣了,居然真的有人可以把这种感觉描述出来
太神奇了!!!收藏收藏
创作的可颂_咨询师
:
哈哈哈我也有同感~
阿古大人
阿古大人
2025.2.22
第一次有一种淋漓尽致说话的感觉。。

哈哈哈

思维导图式的思考牛批!
H7151111
H7151111
2025.7.04
05:26 哈哈哈哈哇塞我以为只有我也有这种摸耳朵的习惯
创作的可颂_咨询师
:
哈哈哈哈哈😄👂🏻
Alice武松
Alice武松
2025.2.28
请问播客里提到的那本书叫什么呀!
创作的可颂_咨询师
:
《我想太多啦》
Alice武松:谢谢你!!!
3条回复
kehen
kehen
2025.2.24
网易云的歌单可以分享嘛
创作的可颂_咨询师
:
可以,40赫兹伽马音频音乐,(我提到的应该是这个
小煜林
小煜林
2025.2.22
周末愉快
创作的可颂_咨询师
:
周末愉快!!
小煜林:3001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