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听本周的宏观七日谈。
最近海外都在谈重估中国资产,前有德银《China eats the World》全面看多中国资产,后来又有高盛,最近大摩也从长期看空转为看多,而且认为外资目前还没有真正参与,这一轮反弹还有很大空间。
应该说外资对中国资产的认识发生了改变,还是跟春节期间海外对于deepseek的关注有直接关系,但是从结论上来看,我认为这些都是发生过的事情了,本质上这些判断是一个后视镜。
在过去的节目中我们也多次聊过中国资产的叙事发生变化,今天我们再来谈谈叙事真正发生变化的时点,以及引发中国资产一系列重组的关键因素。
⏳时间轴
00:16 近期,外资审美发生改变,开始唱多中国。我们认为真正的中国资产重估时间是从去年7月底开始,由三件相互关联的关键事件驱动,分别是三中全会、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AI叙事的变化。
05:28 中美本质上都在解决面对效率不足引发的分配问题,因此对内搞改革,对外搞科技。中国的改革是三中全会,美国的改革是DOGE。
06:08 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既是对民营企业的鼓舞,也是AI时代的科技总动员。
09:53 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地方政府财政,包括补短板和拉长板。从过去依赖土地财政的单一模式逐渐转向多元化税收财政。
12:46 DeepSeek的出现缩小了中美在大模型上的差距,并改变了外资对中美科技差距的认知,同时也对美股形成了多重打击。
16:57 美国服务业预期的下降与特朗普回归带来的不确定性密切相关,一方面特朗普发出的各种关税威胁增加了价格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改革伴随着阵痛。因而,美股今年可能会继续放大波动,处于高处不胜寒的状态。
21:09 目前国内处于数据真空期,考虑到去年1月和2月的数据表现非常强劲、今年工作日的减少,以及去年部分投资提前实施,预计今年1月和2月数据表现会稍显疲软。
24:09 特朗普上任以后,在全球性议题中,单独针对中国的讨论较少,且每次提及态度都较为友好, 且去年四季度的经济表现较好,这也使得市场对内部政策的期待有所降低。
26:17 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小,而在财政方面,赤字率今年会提高,专项债和特别国债的使用范围也会扩容。补贴的重点是消费,尤其是智能化消费,拉动国产芯片销售和扩大AI应用。
📖阅读相关文章:《重估中国》《叙事的力量》《此消彼长的2025年》《论持久战和运动战》《市场是反弹还是反转?》《为什么我对市场转向乐观?》《新时代川普关税》
📅录制于2025年2月23日
[宏观七日谈],经济/政策/投资/海外,每周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