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是个误用。
“诗意栖居”来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这是人的尺规/ 人充满劳绩,依然还/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大地之上”,被大哲学家海德格尔阐发之后,表达的是完整、深邃的哲学思想,和我们常说的“诗意”关系不大,或可理解为是与神圣共在于大地之上,在海德格尔哲学里,“大地”也另有深刻含义。你问 DEEPSEEK,它的解读也不完备。
这个误用原因有二。
一是我们中国人听到这句话立刻想到的就是住房问题。在房地产还比较支棱的年头,这话经常被作于售楼处的宣传语,暗示房源哪儿都好,就是距离市区比较远。而我们这一期是要从建筑开始,谈论包括不限于居住和空间的生活问题。
二是这个常见的误用能体现话题的复杂度,它需要一种既具身又有穿透性的解释,这是我执念于邀请唐克扬老师的出发点:唐老师从学术历程到创作、研究都在变动不居的跨界之中,他是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硕士、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在清华大学主持学院的设计和教学工作,又从事着自己的个人写作,能够用不同的身份和视角为我们讲述古代园林艺术、建筑、设计美学以及当下生活的真问题。
本期播客也是一个先导,很快,唐老师的名家讲书就会在听书栏目上线。
👬本期嘉宾
唐克扬,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感知与意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设计师,独立策展人,作家
🎧时间轴
00:01:01 新书《无名的芜湖》
00:06:14 隐性层面文化的变迁
00:14:17 受到同学项飙老师的启发:“把自己作为方法”
00:19:19 唐老师的学习研究经历
00:26:45 什么是“设计”?
00:29:58 什么是“结构”?
00:39:26 唐老师为什么研究园林?
00:46:22 园林的动观与静观
00:54:03 园林与农耕文明的关系
00:58:49 园林的历史
01:05:47 生活空间与城市观念的变化
01:26:46 建筑与自我的关系
❤️本期海报

制作人:温蒂
设计支持: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