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它是个难题,让人目眩神迷”(李宗盛《当爱已成往事》歌词)曾经是一个时代的背景音,“要有爱就有痛”是不需要解释的共识,才不过三十年,好像需要解释了:心理学家钱炜老师说,如今,两个年代的人坐在桌子两边,这一边唱着爱情和婚姻家庭的老歌,那一边觉得还为这些烦恼是不值得的。
另一个佐证:本期是大望局在2月14日当天下午组织的线下活动,来的大多是年轻朋友,主播贾行家现场发起了一个小调查:晚上有约会的请举手,只有不到15%。
本期我们完整地聊聊这个问题:从心理学的理论和实操角度看,爱情是什么,值得投入吗,其中的那些烦恼是怎么来的,能够免除或回避吗?
最后再聊一个在爱情关系里有点儿煞风景的问题:暴力。
钱炜和李松蔚两位老师以心理学者和专业咨询师的身份拆解:如何识别一段关系中的暴力成分,如何预警和保护自己?
爱情和痛苦密不可分,那么,爱情和暴力是不是也相伴相生呢?“打是亲,骂是爱”的场面,在戏剧、电影里常有,在我们从小到大的记忆里,可能是某种“常识”;带到自己的关系里,也经常有类似的自我解释和对他人的解释,诸如“我是因为太爱我才这样的”“他不是不爱我,他只是脾气不好”……
真是这样吗?
本期要告诉你的第一件事:为什么爱和暴力从定义上来看是不兼容的。
后面的事儿,节目里细说。
👬本期嘉宾
钱炜,心理学者,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得到正念冥想系列课程主理人
李松蔚,心理学者,作家,得到课程《心理学通识》主理人
🎧时间轴
00:04:38 聊聊爱情生活的变化
00:23:06 心理咨询中对爱情创伤问题的解决方式
00:28:17 人为什么会突然被爱情击中?
00:33:36 什么是“恋爱脑”?
00:41:29 进入爱情的不同路径
00:50:43 对女性主体性的探讨
00:57:49 聊聊综艺《再见爱人》中的爱情问题
01:16:30 我们普通人的爱情烦恼是什么样的?
01:21:35 原生家庭对婚恋爱情的影响
01:42:52 再聊聊“渣男”与行动建议
01:51:15 谈谈暴力问题
01:56:44 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吗?
02:00:00 “爱情”和“暴力”是互斥的
02:12:52 如何认识家暴并捍卫自己?
❤️本期海报

制作人:温蒂
设计支持:草地
2. 你有完整的你,我有完整的我,而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的折射效果可能会让人目眩神迷,但也常常让我们看到自己尚未认知、已经遗忘或失落的部分。好的爱情能激发人的巨大潜能,促使我们不断升级自我。
3. 在恋爱关系中,最基本的是要确保自己身体和财务的安全。
4. 进入爱情的路径不只有“被选择”,还可以有另一种方式:当我准备好了,我随时可以在生活中主动发起。
5. 将女性的主体性等同于不恋爱,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失去主体性。
6. 对于“标签”有一个很重要的判断标准:当我们将它们应用到自己身上时,要观察它们是否让我们变得更自由、更勇敢,是否让我们面前的路变得更宽广、选择更多样。
7. 三角化被认为是一种延续关系的方式,但这种延续实际上是在回避真正重要的问题。它仅仅是为了维持关系而维持,因此把许多真正的矛盾搁置一边。
8. 你好好爱自己,和谁相爱都一样。
9. 我与自己的关系,是我与他人所有关系的底牌,也是我们在各种关系中的底气。
10. 我们需要提高对爱情的容错率。亲密关系或爱情总会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冲突和麻烦。这些挑战本身可能就是爱情意义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想找到所谓的“完美”对象,期望一段不会让我们感到一丝痛苦的关系,结果可能是要么无法开始,要么陷入更大的危险之中。
11. 世上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罚,而是一个无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