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  AI 快速演进下的教育应该教什么?一个创新学校校长的思考

#338 AI 快速演进下的教育应该教什么?一个创新学校校长的思考

72分钟 ·
播放数57943
·
评论数231

当 AI 超越人类教师,学校能为学生提供什么?

五年前,我们曾与创新学校 —— 探月学校的校长王熙乔就「当代教育迷思」的话题进行过一次探讨;五年时间过去,AI 的出现再一次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或可称为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 AI 已能够代替甚至超越人类教师来设计和提供绝大多数课程的情况下,未来的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场景?为什么说我们需要的是「创业型」的老师?以及如何理解内核稳定才是个人最大的竞争力?

在这期节目中,你能够听到一位在创新型教育的一线不断思考、实践的教育者对教育者本身、教育环境,包括个人螺旋形成长的反思,希望我们的讨论能够为你带来些许启发。

本期人物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王熙乔,探月学校创始人、执行校长

主要话题
03:14 一位教育者在面对 AI 出世时产生的思考
14:57 创新式教育也要回答学生的「出口」问题
25:36 学校最重要的是提供一个模拟未来社会的场所
33:57 挣脱束缚是一个需要习得的过程
40:44 师者应该是创造生命事业的人
50:26 人要如何抛弃自己身上「器」的那部分
59:25 AI 时代的家长应该怎么办

给声东击西投稿
如果你是一名中学教师,并且对 AI 正在如何影响当下中学教育的问题有所思考,欢迎你来投稿,和我们分享你的思考和故事,你的声音也可能出现在我们未来的节目当中。
如果你有其他任何想要分享的故事,也欢迎向我们投稿。
我们非常期待你的分享!
投稿入口

加入我们
声动活泼的工作邀请 —— 我们正在寻找:【内容实习生】和【设计师】,以及《声动早咖啡》内容研究实习岗,加入声动活泼(在招职位速览),点击相应链接即可查看岗位详情及投递指南。工作地点: 北京东城区,期待你的加入。

往期节目
#258 看不清未来,亦无加持,还有走好当下的方法吗?
#238 如何「修复自我」?
#115 人类 vs. 灾难和不确定性|不内卷地成长
#118 关于教育迷思的散漫探讨|不内卷地成长

Untitled
加入「2025 声动胡同会员计划」,成为好内容的支持者!
「声动胡同会员计划」是听众们付费支持声动活泼持续制作好内容、做更多创作尝试的计划。

如果你在节目中有所启发,或是认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我们想邀请你来付费支持我们!

  • 声动胡同会员计划 365 元/年
  • 老会员续订可享受 7 折优惠,255 元/年
  • 学生可享受教育折扣 120 元/年

作为感谢,我们会每周给你发送一封「播客手记」文章、你还可以免费收听我们旗下所有付费专辑和单集,包括 2025 年即将上线的付费节目、还能优先参与我们的线下活动。

期待你成为好内容的支持者!

幕后制作
监制:可宣
后期:赛德
运营:George
设计:饭团

商务合作
声动活泼商务合作咨询

关于声动活泼
「用声音碰撞世界」,声动活泼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不止金钱(2024 全新发布)跳进兔子洞第三季(2024 全新发布)声东击西声动早咖啡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反潮流俱乐部泡腾 VC商业WHY酱

欢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即可找到我们。

也欢迎你写邮件和我们联系,邮箱地址是:ting@sheng.fm

获取更多和声动活泼有关的讯息,你也可以扫码添加声小音,在节目之外和我们保持联系!
声小音

Special Guest: 王熙乔.

展开Show Notes
王校长20年那期我印象深刻,有一句“自我反思不是自我评判,而是自我看见”,给了我很大很大的启发。
素绿
素绿
2025.3.13
双厨狂喜!我也是一个小学教育者,今年30,也是27岁之后开始系统听播客、阅读,思考我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3年前第一次读《悉达多》的时候被震撼到了,那应该也是我的觉醒时刻,现在的我内心也比较丰盈。虽然没有机会再从18岁过一次,但也很开心在而立之年之前找到自己稳定的内核。真的,人的一生就是追求幸福和快乐。现在也在努力摸索ai辅助教学,希望ai突破式地革新,可以让更多的孩子找到人生的可能性。
素绿:天天都在读探月公众号哈哈,还天天做笔记的我太开心!
本身非教育从业者,但也为家中的妹妹而担心,现在传统教育的畸形化让人无所适从,而大多数人选择掩耳盗铃也是常态。但就像各行各业的前沿者所说的,真诚有勇气的面临世界变化是一件极度有挑战的事情,作为个体我们自己活出自己,才能为其他人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诚然,很多人还在走卷和鸡娃的老路,对于传统教育厌恶和抑郁的孩子也数不胜数,这是他们的课题,作为父母和家人能够做的不正是活好自己,少把焦虑传给孩子;处于身份危机的家人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很多时候大家在说上不了独木桥,站着说话不腰疼,是的,社会就是那么残酷有现金有资源的人就走向了下一站,但是永远用老的方法在做事绝对是一条概率越发渺茫的道路,认清楚这一点,我觉得是作为家人的我需要传递给父母和家人的。
徐涛丨声动活泼
:
说得真好呀!特别赞同最后说的老方法和概率这一点。
Tilly梁
Tilly梁
2025.3.14
42:54 听到这里,真的有太多共鸣和启发了,我自己谈不上是一位教育家,但是是一名初入职场不久的“青椒”,谈到如何把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影响到学生这件事,放到现在,已经不是拿着板书讲讲大道理的时候了,重要的是我自己首先成为这样的人,自己讲大大小小的道理都抵不过自己拥有足够热烈的生命状态去影响学生,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才能够成就无数个为社会创造价值,追求幸福的人。
蘑菇Teresa:其实我们自己都经历过被教育的阶段,我成年后工作后还能记得的好的老师,是ta具有的人格魅力,或者说某些正向的价值观输出。ta甚至没有说过什么大道理,但我们能感觉到,而且不会忘记。这样的老师少之又少。现在自己的孩子面对着一个不断输出焦虑感的年轻老师,孩子其实很反感。我们作为家长也很无奈,我也能理解老师在如今教育结构下面临的职业压力,只能从家长的角度给孩子疏导,但也改变不了孩子在学校面对没有必要的焦虑。
HD951414z:很棒,加油呀
3条回复
zhoubo_pHhC
zhoubo_pHhC
2025.3.14
脱离实际不接地气地自言自语。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了解理解现在国内的教育和老师?
五个梦:说句暴论:国内的现代教育才是脱离实际
HD418411x:人家面向的是中产以上的家庭,肯定也不打算读国内大学,简单来说就是有钱铺路的孩子
14条回复
曹娜_cYzc
曹娜_cYzc
2025.3.15
好开心听到了这个播客,也激发我更深层次的思考自己现在的工作,如何以一名内心丰盈的老师去影响更多迷茫焦虑的学生去探索平淡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我是一名中学英语老师,在一个省会城市的城乡结合部一所公办初中学校任教,10年班主任工作经验,从去年开始担任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发现:学生的问题根源在家庭、亲子关系中,我尝试过和家长沟通我自己的做法,但是父母的知识、育儿理念总是让我感到无力。觉得这些问题学生太可怜,我只能在学校内给予这些问题孩子更多的爱和包容,我尝试着教孩子们如何与父母沟通,教父母去做这个时代、这个阶段的和你适配、和你同频的父母,孩子们只会无奈的摇头,淘气的问我,老师,您还缺儿子女儿吗?
我把我自己和女儿们探索平淡生活中的幸福细节和事件与我的学生分享,我想以我能做到的、具体的方法去影响我的学生,让他们在青春期、与父母产生最多摩擦的阶段能够通过所学改善自己的亲子关系,改善自己的精神状态,让自己有丰盈的内心,积极的心理状态、生命状态去面对AI时代带给我们的未知挑战,同样我也希望激发学生们去探索平淡生活中幸福密码,给予我更多与时俱进的方法去反哺我自己的家庭,让我的两个女儿也能有丰盈的内心和积极的生命状态。
老师是孩子的天花板,如果自己都不用,怎么让孩子知道怎么用?如果自己都活不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怎么让孩子活出想要的人生?真的是灵魂拷问
清瘦似梅:老师是孩子的天花板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孩子有ta自身独特的天赋、兴趣、主观能动性,老师未知的领域不见得孩子一定不去探索。
蕾老虎:如果“老师是孩子的天花板”,那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如何理解?
23条回复
39:21 老师先让自己成为丰盈的人,活成对的样子,才能真正影响学生。我是不是一个生生不息的人?
古往今来最重要的教育者是谁?孔子,耶稣,佛陀。
论语是孔子的生命流水账,但从哪个视角看ta都是钻石。
予你ya
予你ya
2025.3.14
💛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内心丰盈,而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授
👀课代表就位
✨逐字稿和思维导图已经帮大家整理好了,方便大家随时查看(麻烦大家顶我上去让更多人看到)
❤️有需要的听友自行取用(复制到手机浏览器打开保存即可)
🔗:https://pan.quark.cn/s/04b47182f166
予你ya:https://pan.quark.cn/s/04b47182f166
小卤蛋的妈妈:我好像不小心点错了。。
5条回复
姚小雨
姚小雨
2025.3.13
那不就是挪威的现状吗?挪威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石油,拥有了极大的财富,人们不用内卷,不用担心物质生活,但是也造成了人们内心的空虚,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所以挪威也是抑郁高发的国家。
people_4LfN:挪威现在的状况可能确实是受到这样一个逻辑的影响, 想再补充几句,挪威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也是影响抑郁率的原因之一。挪威很多地方常年日照时间短,天气寒冷,这种自然环境可能会影响人的情绪。而且挪威社会对高福利的可持续性以及未来生活还是存在有一定担忧的,它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心理压力。 不过话说回来,社会抑郁是一个特别复杂的问题,不是某一个因素就能造成的,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哄哄_qNR2:你一定是把抑郁定义为了一种病。用它来证明这个方向是不对的。但古老的宗教都说智慧是一种痛苦。是一种原罪。 但我想说的是,当一个社会的人都还不能满足生存需求的时候,他确实没有抑郁,他也没有资格抑郁。任何选择都有代价,难道我们人类选择的智能生存,它是没有代价的吗? 最近火气有点大,大家图一乐啊。
4条回复
我们学校最近成为了人工智能试点校(在上海这样的学校大约有七十几所),可见目前教育界对ai的态度都是要积极拥抱,不过目前主要的实践内容还是“ai赋能教育”,比如将ai运用于辅助教学,学情分析,学生个性化发展(就是个性化推题😂),教师个性化发展(ai把教师上课过程梳理出来,可视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学生参与度什么的)。感觉是在用一个强大工具“卷”传统教育模式,没有改变“教什么”这个点,毕竟课标和高考规定好了教什么(以及部分决定了怎么教)。不过学校也鼓励我们新老师积极发挥创造力去摸索。我就成立了一个ai科创社,让学生去做和ai相关的科创,每周我们都会在社团课上交流进度,的确如嘉宾所说,在ai的辅助下,这些高中生做出来的东西丝毫不逊色于大学的毕业论文里的东西,甚至每周一次的交流时,我感觉他们的效率比我研究生时高太多了(梦回组会,不过之前是被导师吊打,现在是被学生🤡)。逼得我开始每天加班学习,最近还打算去学习一下产品经理相关的,感觉自己指使ai的能力有待提升
GiorgiaC:请问可以说一下是什么学校吗?
被小螃蟹追的浪:好哇,我加啦
4条回复
难道声东击西在我心里要失去免检标签了吗?这期是广子?开车听了十五分钟实在忍不了了关闭了,这是第一次中途因为质量内容差而退出。😮‍💨
女儿很可爱的木子酱:誠心建議你耐心聽下去
青溪_vGE5:我反而非常非常喜欢这期
3条回复
Denver_v6DE
Denver_v6DE
2025.3.16
非常有感触的一集…我觉得像类似教师、医生这样子的工作,暂且抛开专业能力不谈,底层上是非常需要坚实的信念感作为支撑的。像我和我男朋友都是师范学校毕业,一个是多语言者一个是艺术教育出身,家里人都挺希望我们去学校当老师,但是我们都清楚教育工作本质上是要对许许多多独立的生命个体负责,并且当下的教育制度下作为教师很多时候在环境的压力之下动作是不得不变形的;再加上现在的科技迭代速度太快,快到很多时候连教学工作者都没办法适应,更不要说去教学生了。所以有时候看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卷,老师也越来越痛苦,但是内心又清楚这样的教育模式是没办法培养出适应未来环境变化的人才,还是心情挺复杂的……
啊湫na:无解呀
姚小雨
姚小雨
2025.3.13
丰盈的一生就是基础教育。school这个词的希腊文原意就是闲暇
DsuyunXW
DsuyunXW
2025.3.16
作为边疆地区刚实习过的师范生……不想说这期节目里谈到的很多理念理想化,只是还是有很多想表达的。我国公立学校课改之后,包括跨学科教学、学科交叉、整本书阅读、大单元教学,这些内容已经都要求一线教师实践落地,包括看着比较荒谬的双师课堂。问这些内容形式是好的、想法是好的,可落地在现实课堂中,除了为青年教师打教学技能比赛增加亮点以外,就是为日常教学带来形式主义负担,甚至像刚提出时候如火如荼的大单元教学,最近也逐渐被学界否定。提倡新的教育方式,但是无法撼动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最终导致一线的教师疲于奔命,夹在形式与内容之间反复横跳就是最残酷的现实。当然竞赛/项目/出国的素质教育很ok,大家当然知道这是对孩子好的更多样的教学方式,难道像西北地区边疆地区乡镇县的孩子们难道是“不想”接受这样的教育形式吗?在提出国家基础教育方式可能不适合所有孩子的同时,还有很多孩子只有这一条路径……在北京在上海的视阈下谈教育培养方式的改革当然很有高度,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反而像在问何不食肉糜。
徐涛丨声动活泼
:
所以更让人痛心,这些孩子未来恰恰直接会受到工作被AI替代的冲击。
灯火入眉弯_1OOc:所以中国不同地区的教育差异在不断的被拉大
3条回复
腓力
腓力
2025.3.14
#118 关于教育迷思的散漫探讨|不内卷地成长 五年前那一期,正好也听过。上周去北京走访多个“新教育”、博雅、国际学校,一直在探寻好的、可复制的教育实践经验,期望带回三线小城镇。(真的很吊诡啊,历史书里的“新教育”称谓,近些年又流行起来了),可惜未能安排去到探月。探月是少有的、理想的、认真做教育的团队👍。
徐涛丨声动活泼
:
感谢把5年前那一期给贴上来!
腓力:感谢你们的工作!❤️
云本
云本
2025.3.13
1:05:52(真正的精力管理要对自己诚实🙂)
RoyZ
RoyZ
2025.3.14
40:05 我只想说,王校长所说的伟大的人更本不是培训教育出来的,而且实践和打磨出来的,妄想通过培训教育孕育出伟大的人好比痴人说梦
people_4LfN:嗯,不过我觉得教育,理想中的教育,不说一定是,但至少可以多少辅助一点。
Momo_2333:非常同意。基础教育里加入过多宏大的伟大的课题,甚至直接把伟大当作目的,对于没有知识和阅历的孩子来说真的能消化吗?
3条回复
32:54 可惜现在教育体系很忽略内在系统的价值
风小云
风小云
2025.3.14
56:45 有在关注探月,我也其实是挺认同,喜欢王校长的理念。但,我觉得这些讨论这些的前提是,社会/家庭给了我们足够多的兜底和机会。如果藤校回来的应届生都要苦苦挣扎能不能找到一份工作,那我到底得要有多大的勇气才去寻找另一种的可能,去迎接下一次的重生?🌚🌚会不会重生没有等到我就被现实给击穿了
people_4LfN:是的,王自己也承认了这一点,教育还是要跟这个社会结构镶嵌的,不是说能完全超越这个社会结构的。
HD951414z:所以其中一段就说到勇气,以及大多数人包括老师可能都不会有这样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