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54 5年15万与5000单,一位帝都伪中产的跌落与救赎深聊投资人

vol.54 5年15万与5000单,一位帝都伪中产的跌落与救赎

52分钟 ·
播放数1891
·
评论数19
特邀主播:美林&岚树(播客:数见;公众号:数见Perstective),魔都现役金融人,一位自称“非标人生的文字、影像记录者”;一位自称“大概这辈子脱离不了“码字”。
本期嘉宾:老陈本陈(播客,深聊投资人),前公募资管合伙人,资深财经媒体人,中年危机通关人。

终于,有人愿意听我讲这一段故事了。

从2020年5月到2025年3月,我在北京兼职跑网约车差不多5年了,粗略估算一下,大概接了5000组乘客,总流水15万元。

这些钱,如果扣掉车辆磨损、充电、违章、停车、剐蹭,以及为之牺牲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还有丧失的积极进取的正能量,绝对不是一件值得宣扬的事情。

记不清楚,多少个小长假、周末,牺牲了陪伴家人,一个人后半夜狼狈回到家的场景。

记不清楚,多少次雨雪天,狂风中,顶着寒冬与酷暑,从北京一头到另一头疾驰奔走。

五年下来,从金融机构的精瘦男到大腹便便的中年人,这是我想要的样子吗?

“体力劳动,可以改造精神世界……”我录播客中自嘲。

在人生的上半场,我一路过关斩将,从小地方来到大北京,又人模狗样地混到了金融机构,成为很多人羡慕的伪中产。

当40岁中年危机,像一道闪电劈来,我失魂落魄,夜不能寐,经历艰难时刻,最终,一个简单重复的工种“网约车司机”,救赎了我。

第一年3万,第二年5万,第三年4万,第四年3万,今年不到2000块。

尽管,我在北京跑网约车的日渐“寡味”,但仍感激有这么一段人生经历,重塑了我的精神世界,让我完成了中年危机的大通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约车活在大数据的算法中,自媒体人何尝不是,在算法和流量中迷失和焦虑。

这一期播客,我们仨聊了三个多小时,最终呈现出来了1个半小时(原版见“数见”),我这边压缩到了50分钟,希望试图跳出个人视角,重新审视劳动价值的意义。

多元身份、忠诚度、平台算法、职场牛马、骆驼祥子……节目后半程,我们上了价值,聊了很多时代性的话题,无论于我们,还是于听友,都算是一种精神的救赎吧。

以下是两位主播的文字介绍:

白天在北京金融街西装革履,晚上化身“网约车司机”,这就是本期节目的嘉宾——老陈。老陈的职场经历很丰富,前金融人、前媒体人、自媒体创业者、副业网约车司机,多元身份傍身。他说:

“开启网约车副业,是一次偶然。”

“以前全家都高度依赖我这份金融工资,一旦失业,家庭收入会断崖式下降。网约车收入,是我收入结构中独一份的,丰富了我的资产多样性。”

上图/老陈在深夜等待平台派单中(2020年,北京)

从2020年5月至今,老陈从事网约车生涯已超过5年,接待了5000多组乘客,流水超过15万元。他说他热爱开车,方向盘让他感受到了对生活的掌控感,“指哪打哪”。

上图/老陈在用前资管公司发的笔记本,研究如何跑网约车冲单拿奖励(2021年,北京)

网约车为很多人提供了便利的出行,也为不少人“兜底”解决了现金流紧张的问题。近年来,网约车市场一方面竞争越来越“卷”,另一方面“臭车”等问题也屡屡出现,这个行业进一步显现出两极分化态势。

上图/老陈与前私募老总、网约车自媒体大V“不得不佛系的老王”在车内录播客(2024年,北京)

网约车只是老陈的一份副业,曾有好友特意发文告诫他,“网约车收入只是一个补充,不应该沉湎于暂时的满足感中。出来,是要做事的。”对此,老陈非常受用。自媒体创业(“老陈聊资管”)才是老陈的主业,他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基金江湖,和老友新朋一起唠唠嗑,拓宽了自己的边界,用自己的友善幽默感染了很多朋友。

美林和岚树也鼓励多元身份,这将是行走江湖的一张社交名片。在「8小时」工作之余,我们倡导每个人都要开拓自己的第二张名片,结识朋友,开拓视野,以主动的态度认真生活。

两位主播整理的时间轴:

1:12 老陈在金融机构任职的末尾时间,开启了网约车副业

3:41 坚持5年开网约车副业,老陈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5:04 除了热爱开车,喜欢掌控感外,老陈还是个典型的E人

6:25 “网约车里最能写的,最能写的里面最会跑网约车的”

10:22 脱媒化:IP时代下,媒体的影响力在逐渐淡化

11:32 见证者不如亲历者,多元身份给老陈带来安全感

12:50 职场空窗期时,最害怕老友们的突然关心

18:59 滴滴突击上市,高德实现免抽佣政策,老陈休了2天年假收入2K+

20:07 简述网约车发展历程,网约车司机身上的束缚变多了

23:12 老陈细聊网约车的抽成比

24:26 网约车卷起来了,更多人涌入这个行业

28:08 网约车平台制定提升司机“忠诚度”的规则,老陈拒绝对平台忠诚

34:18 老陈最大的一单超过700多,其中200现金来自乘客的红包

37:52 美林讲述在济州岛的打车经历,司机年龄偏大,更有生活气息

42:06:06 两位95后大厂年轻人,计划不买房、未来三年城市旅居

45:07 职场也是一种“围城”,对外面的一方世界都带着“光环”

48:12 网约车司机自嘲“骆驼样子”,老陈说太像了

展开Show Notes
美林美林
美林美林
2025.3.16
我觉得再过多年回看,一定会觉得这是段非常有意义的旅程。既是观察社会的窗口,也是能借此将自己捋顺的过程。
陈俊岭
:
是啊
陈俊岭
:
想起来几年前一位金融圈朋友说的一句话:对于人生而言,我是体验派。
陈俊岭
陈俊岭
2025.3.16
32:14 无论是网约车司机还是自媒体人,看似自由,我可以不忠诚于单一平台,不受雇于单一雇主,但实际上逃不住平台的规则,流量推荐机制,派单机制等等🤓
HD424741t:原来有这么多道道,辛苦了
陈俊岭
:
万物都是相通的
HD424741t
HD424741t
2025.3.16
很走心的一期播客,听了两遍,推荐给了朋友
陈俊岭
:
感谢,常来啊
HD914348b
HD914348b
2025.3.17
来晚了,这期老陈很真诚,祝福
陈俊岭
陈俊岭
2025.3.16
35:39 车厢社会学,上价值了
HD424741t:大千世界
HD914348b:没错
38:22 老陈有所不知,美术生去外地集训专业课程很正常,以前独立招生的时代,美术生还要去要报考的学校单独考(舞蹈播音更甚还要面试)。
由此还诞生了考试经济,艺术院校周边的旅馆饭店会在那个时期爆满……
猜测如果高二跑出去集训,其实不是好事,过早出去会耽误文化课程。
燕妮姐姐
燕妮姐姐
2025.3.16
赞!
陈俊岭
:
谢谢😊
陈俊岭
陈俊岭
2025.3.16
06:56 第二个问题,我好像没说。说实话,一开始不想和别人说,后来很多人知道了,现在早就不避讳了,甚至成为自己的一个标签
HD914348b:是啊
陈俊岭
陈俊岭
2025.3.16
04:49 所见即所得,这是中年人最需要的确定性
一花一世界_wamX:是啊,不能再认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