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一趟印度教神庙之后,斯托克豪森写了《锡兰》。这个唱片的b面没有它那么 new age,但也是一样超越,空灵,或者说从复杂的语言的世界出发,趋向于深邃的价值的世界。
当然我们有超验的神学,有异教的精神,有正统的属灵的理论,有东方的永恒和东方的空性(以及东方不败)。斯老师到底是往哪里去了呢?我们知道晚年的他有点上帝的意思了,那么这两件作品里面他的空灵和散漫算是难得了吧。
他儿子演奏小号(对,后来也是ecm系的乐手了)。当时马库斯18岁。说有点戴维斯的味道也没关系。
要是能把勋伯格的希腊理性的调调拉回到迈尔斯·戴维斯的人间多好。
斯老师父子一起出现,那灵性,冥想,漫游,就慢慢整得严肃起来。应该说斯托克豪森本人尤其严肃,万物围绕着他就不笑了。想想他的脸我也严肃了。妈呀。
Karlheinz Stockhausen - Ceylon / Bird OfPassage (Chrysalis; 1976)
B, Bird Of Passage
2025年3月录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