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过,戏剧可以成为拆解学科壁垒的工具?当舞美设计遇见工人社群,当民国剧本碰撞当代理论,当多语言创作突破身份标签——剧场正在成为研究者与创作者突破边界的实验场。
本期研讨屋,我们邀请到三位跨越三大洲的戏剧实践/研究者,将一起探讨:
▸ 为什么艺术学院与戏剧学院存在学科隔离?
▸ 当戏剧遇到:参与性艺术、思想文化史、身份政治⋯
▸ 多语言剧作的创作思考
▸ 不同文化中戏剧的政治表达及差异
▸ 戏剧在疗愈、社群构建和身份表达上的独特作用
00:00:55 三位嘉宾自我介绍
00:06:33 初识戏剧的契机:从茶馆到简爱音乐剧到Cosplay舞台
00:18:22戏剧如何影响个人:自我建构与学术研究
00:22:50 戏外之戏:剧团协作、关系美学与角色体验
00:28:25 “不安分”的跨学科旅程:看不懂的同行、国际主义美学、跨文化交流
00:30:20 跨地域文化与跨学科框架的碰撞:不同艺术研究是如何求同存异的?
00:35:52 什么是传统?什么是创新?舞台艺术中历史的对话和碰撞
00:43:05 跨学科研究的内核:什么是rhythm?什么是核心?
00:45:25 跨媒介、跨学科与戏剧实践的多元讨论
00:49:35剧场与现实的流动界限:从戏剧返回社会,从历史进入舞台
01:05:33 演员,甚至观众是否也能成为剧场中的媒介?
01:51:15 关于“跨”的最终思考:我们真的在跨吗?还是只是做我们该做的事?
分享嘉宾:
lulu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文化系博士在读,主修中国当代艺术
童辉 德国海德堡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在读,以戏剧为材料研究民国时中外跨文化历史
龙宸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戏剧专业,主修导演与编剧
剪辑:Jeff
编辑:轩廷 雨茗
统筹:诞喆 雨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