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英国人在什么契机下发明了言论自由?独树不成林

201-英国人在什么契机下发明了言论自由?

42分钟 ·
播放数42276
·
评论数163

本期播客追溯18-19世纪“言论自由”这个概念在英国的起源和发展,言论自由不是一个什么超越时间的普世真理,这个概念出现以前的社会如何看待言论,着重讨论《卡图书信Cato's Letters》和密尔的《论自由On Liberty》对于言论自由这个现代概念的里程碑式意义。

相关播客:

102-自由主义咋在赢了冷战后迅速变成了人人嫌的过街老鼠?

81-中国人的左右之分为何如此乱七八糟?

52-当代美国语境下的自由派究竟代表了什么

46-为何当今美国左派右派都嫌弃自由主义?

21-言论自由是什么?学术自由是什么?美国有吗?

展开Show Notes
许愿树老师下一期讲讲社会达尔文主义 好多中年男性长辈对此深信不疑还热衷于传教给每一个身边人😐
风止云落:你可以思考一下这些中年男性的生长环境和所受过的社会规训,想过这些你就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过多的话不能说。
Jasonsen:再过20年,我感觉身边应该大半都是女领导了,整个社会应该都会更加有同理心,大家幸福感更高
18条回复
ALXCHEN
ALXCHEN
2025.4.08
41:33 树的肺活量显著提升🙂‍↕️
朗蕉
朗蕉
2025.4.09
我记得初中政治老师讲没有绝对的自由,还问我们怎么理解,我当时肯定无法理解。现在才懂了。
绝对的自由意味着没有秩序,没有秩序的环境中,弱者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没有素质的人最容易伤害别人。
之前有一期树老师讲小红书、推特脸书等各大平台的对比,就说“放开”之后其实涌入了大量类似incel 的人群,他们发布了大量贬低侮辱女性的言论。胖猫事件让大家看到了incel 群体的数量之庞大和破坏力。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各大互联网平台需要有规章制度来实行管理,incel之外的人群才能有言论自由。
HD999657u:真理确实会在自由讨论中显现,但前提是讨论真理的人心中有爱与勇气这两杆秤。所以一切的根本是提高讨论者的素养而非限制言论自由。
HD591240z:提高素养固然重要,但个人觉得如果认同语言也是具有伤害性的,那么限制incel发表言论,和限制炼铜犯从事儿童教育者,是一个道理——防止更多人受到伤害(incel针对个人网暴,甚至上升到犯罪的事件全球都有发生)
4条回复
大力强
大力强
2025.4.08
想到一个缓冲带,就是思维中会有不同立场,不同冲突,如果全部诉诸行动,就会是暴力与战争,就是血流成河。而语言释放这些,至少是一个缓冲带。
呱咶:是缓冲,还是踏板。值得商榷
monsieurX:就像节目开头例举的女权的例子, 如果言语的伤害力等同于暴力,那不应该言论自由。 越觉得有力,越不应自由。 是该证明其有力,还是不及呢? 那网络暴力只能说这本是该死的鬼吗?
3条回复
HD611900o
HD611900o
2025.4.08
认为真理在和非真理的竞争中能自然胜出是一种谬误
Benny_915:是的。一条信息“是否反映真实”和“它能否得到广泛传播并在竞争中胜出”,这两者之间没有正相关性,甚至根本就缺乏相关性。 决定一条信息能否在舆论场中胜出的,是它所描摹出的故事是否能够迎合更多人的情绪。所以有时反而越假越错、越离谱越恶意的信息能独占鳌头。
猫夏猫猫夏:这个观点可以看尤瓦尔赫拉利最新的nexus这本书,里面已经对于天真的信息观进行了分析和批评
9条回复
于代代
于代代
2025.4.08
以前我以为言论自由是好的,到现在认为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
程雨城:言论自由当然是好的,只是调整边界而已。言论自由的反面是什么?是更恐怖的地狱。
五个梦:现在的言论自由就是语言阉割后的小圈层互相取暖和集体站队投票求共识。
7条回复
Yaren
Yaren
2025.4.09
语言如果失去了人文性关怀和批判性思考,就必然成为主人的鞭子声和奴隶们的欢呼声
Rayrun
Rayrun
2025.4.09
边遛狗边做饭的听课笔记:言论和肢体一样会对人产生暴力,既然肢体暴力需要被限制,为什么言论不需要?所以在最初,是没有言论自由的。随着新闻媒体的发展,言论自由逐渐出现。在《卡图书信Cato's Letters》中,提出言论自由是人类自由和生活的基石,这一观点产生深远影响。密尔的《论自由On Liberty》提出(忘了)。我们支持言论自由,是因为我们觉得它好,言论自由可以使得好的观点浮现,可是真的如此吗?言论自由常常使糟糕的言论掩盖住真知灼见。为什么言论自由是脆弱的?因为它放弃去评价什么是好,因此常常被攻击。为什么言论自由是自相矛盾的?因为言论自由的起点是每个人的自由都平等的受保护,可是,当一个人在行驶自己的自由时无可避免的会伤害到其他自由(集体、个人……)。
树老师求求出一期讲讲关税战吧😰😰😰
爱吃炒牛河的风筝:附议
橘殿_dGqk
橘殿_dGqk
2025.4.08
40:39 首当其冲是最先受到伤害的意思🤐
地球游客7号:是的
HD843921y
HD843921y
2025.4.08
08:17 “语言中含着父权制预制是对女性的暴力”,只能说骂人的话本来就不是被提倡的,但或多或少总会有骂人的时候。不骂他妈也有骂他爹的,也有骂“喵喵喵的”,但有人上升到对男性的暴力吗?我尊重女性,但不知道是不是网上极端女权或者是我认为的极端女权太多了,这些人是真不值得尊重。争取权益当然是好事,但非得挑起性别对立打压另一边,这是什么零和博弈吗?那如果真是零和博弈也不可能就立正挨打。但反正我觉得不是,不过我觉得的也没用。虽然我不知道那些女性有多“厌男”,但我应该跟她们的程度一样厌她们,至少我知道极端的只是少部分。但可能网上的言论极端的反而占大部分,反而有先入为主的印象。
c0081:即使从马主义的视角来看,语言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或者知识也是受到社会结构塑造、并反过来塑造具体的人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英语在香港的运作。
願我心可放鬆過:我同意你说的,本来就是骂人,换个性别作詈语就能让骂人这个行为变得理所应当甚至心安理得了吗?(在原本不是这样的情况下)一直都不理解这个不骂辱女词改骂辱男词的观点是怎么传播如此广泛的。单说宣传不要用辱女词这件事是好的,但是修正它的做法应该是不骂而不是换个词换个对象骂。。话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用唐氏、脑瘫骂人也是同理。的确语言与社会结构是相互作用的,詈语所代表何种对象群体以及其反映出来什么现象是值得思考的,但是对于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用语来说并没有参考价值,因为说到底骂人就是必然侮辱或者说污名化某某某群体,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要追求道德高尚,追求精神和立场的纯洁性就干脆不要骂人好了。
HD992122s
HD992122s
2025.4.08
08:47 网暴就是语言暴力。
NX21240
NX21240
2025.4.08
最近在读《人类简史》,和这一期播客共通的内容是讲了很多人为制造出来的所谓真理的发展过程。
29:30 在这期播客作为自由派热泪盈眶了好几回😭
嘴主要两个功能,而这第二个功能大致区别了动物和人。
19:30 言论自由在言论不自由的地方 它就是正义的标杆 真理的所在 而在党派竞争中 它就是一把操弄人心的武器
二三得五
二三得五
2025.4.08
41:28 一定要听到最后,太惊喜了😁
25:37 听着听着 一看时间 怎么还有十几分钟🤣总觉得听了好久了 只能说树老师的语速之快 单个时间里信息量之密集 让我产生了错觉
ihsahn
ihsahn
2025.4.12
对言论的态度需要结合当下的技术现实,过去常说“你挥舞拳头的自由止于我的鼻尖”,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给了每个人一千万个拳头和一平方公里的鼻尖,每个人相较过去有了更多用语言伤害别人的能力和被别人语言伤害的可能,(不排除有个别人或者机构比一般人有很大的伤害能力),也许每个单次伤害都还好,但挡不住基数的增长。
月直直
月直直
2025.4.10
以前也会觉得捍卫言论自由是人权的基本,讨论最终会达成共识,真理会在谬误之后显现,现在越来越觉得不是这样,言论自由好像其实是面对社会扩张引致的必然多元化无计可施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