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68 宏观漫谈84|变局中的中国经济:一季度数据、贸易战、人口结构和内需(4.23录制)高能量

Vol.168 宏观漫谈84|变局中的中国经济:一季度数据、贸易战、人口结构和内需(4.23录制)

85分钟 ·
播放数54711
·
评论数84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内容索引】

00:15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召开202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发布会,相信一季度的数据对很多人而言都是超预期的。整体来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其中净出口贡献了40%的增长。同时,CPI同比下降0.1%,这可能意味着,三月份的增长部分意义上抹平了“春节错月”对一二月数据造成的影响。

01:56 从一季度的消费数据来看,可能对应了之前我们对中国消费变化的判断:西部城市比东部城市增长快、下沉城市比高线城市增长快。

03:56 过去两三年,中国有些重要城市的人口结构在发生变化,最近几篇讨论中国香港楼市的文章反映了这个问题,以及,因为落户政策放宽,上海2024年落户人口数量创新高。那么,人口结构的变化与更迭会带来什么?

10:57 中国香港和上海的这种人口结构变化会存在阶段性的挑战吗?因为高端消费和经济适用的需求都存在,但短期看中间层的消费需求好像减少了。

13:27 在中国的外国人数量得到了一些恢复,不过构成跟之前不太一样。在实行过境免签和离岸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后,来上海旅游和购物的外国人比例有明显升高。

18:43 在移民或定居国外的决策中,部分人可能存在短期与长期预期的错配。

24:02 近两年来,公众人物的国籍变化引发了强烈的情绪反弹,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29:15 最近发生的两件事或许意味着服务业在逐渐开放:一、民营互联网金融企业,量化派和微牛在中国香港和美国分别上市;二、明基医院作为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集团赴中国香港上市。

32:52 《宏观漫谈》中有个反复被提到的结论是:在中国,一个行业在它第二次开放的时候,只要对外资完全开放,你就可以认为它对民营企业也是开放的。

33:57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不排除将中国股票从美国交易所摘牌”。如果发生这个情况,短期内中国香港可能成为内地资产的境外融资窗口。从中期来看,这对中国香港未必是坏事,因为这意味着,如果国际资金需配置中国资产且不受资本管制,中国香港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37:39 关于此次关税战,特朗普给了一个90天的宽限期,或许首先是为了避免美国经济的过度波动,此外,他可能希望在这段时间内与中国达成某种形式的贸易协议,或者通过和其他国家达成协议,来给中国施加压力

38:43 近期,美债市场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首先,截至今年6月,约有6.5万亿美元的美债到期。其次,上周美债收益率大幅飙升,背后是投资者大量抛售美国国债。那么,美债市场是否会因此崩溃?

43:24 在关税战的影响下,黄金升值的逻辑是什么?

47:02 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额为5246.56美元,其中高附加值的机电类产品大约占三四成,该类产品中半数由外资企业生产。对于美国而言,由于这些产品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品,且部分产品涉及中国供应链优势,在这次关税事件中,此类产品或许会被实施豁免。

49:01 在关税战背景下,对于出海企业而言,最好的答案就是要想办法使自己的产品具备不可替代性。

51:21 只要中国与其他国家存在20%以上的关税差,转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仍可能继续存在,毕竟通过这种方式赚钱相对容易。

52:54 也许为应对高昂的商品贸易关税,部分企业在出口报关时,可能会将申报的产品费用拆分为低廉的产品成本+设计费,通过部分服务贸易的方式进行出口,从而降低关税成本。

58:49 对于中美贸易来说,唯一有弹性空间(美国有供给余量,中国有需求增量)的产品是能源,最终贸易谈判焦点可能落在能源领域。

01:01:09 假设美国对各国的关税最终仍保持阶梯差异,那么可能形成一种局面——供应链多元化。也就是国际企业在多个国家与地区设厂,将一些关税“洼地”国家的产能专门供应美国,而把一些关税较高、哪怕在全球供应链中竞争力较强的国家的产能供应给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这与当前特斯拉和苹果的供应链布局类似。从中期来看,这种关税阶梯可能导致美国无法获得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01:04:30 马斯克曾试图通过政治手段改变世界,这一行为也使特斯拉遭受了反噬。如今,特斯拉也开始在中国推出零息贷款的金融促销方案,而此前特斯拉很少参与这种“价格战”。

01:06:46 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可能是对自己青壮年时期的美国的一种怀旧。

01:11:12 从近期的时政新闻中可以看到,为应对贸易战,中国在分解任务和引导预期方面采取了积极行动。一方面,部分领导深入国内东西南北各城市开展调研;另一方面,国家领导人对周边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等进行国事访问,以加强区域合作。

01:13:57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如9月24日的金融发布会、股市的大幅上涨、加码“以旧换新”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抢出口订单、DeepSeek和哪吒的爆火,以及民营经济座谈会的召开等,共同叠加形成了整体情绪的转变,进而改变了公众对这次关税反制的看法。

01:19:26 在刺激消费方面,今年一季度已采取诸多举措,如国家补贴等,但消费对GDP的拉动效果未达预期。那么,未来消费是否会面临更大压力?又有哪些更有效的刺激消费的方法?

01:21:00 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持续稳定股市,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自去年9月起,各项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均聚焦于稳定经济预期,这对解决消费的挑战非常重要。

【本期相关】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 - 国家统计局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__中国政府网

刚刚,重磅发布!

换到A股 “置顶”! 六大细节看本次国常会

【往期链接】

Vol.162 宏观漫谈78|特朗普再上任后的“天下格局”和全球资本市场再平衡(3.12录制)

Vol.165 宏观漫谈81|关税冲击,以及中国消费与资本市场的一些变化(4.3录制)

Vol.118 宏观漫谈56|从“世界何以至此”,回答“我们去向何方”:与李丰聊许倬云系列著作

Vol.45 宏观漫谈19| 世界困于通胀,中国是否通缩:与李丰聊一季度的几项数据

【录制时间】

2025年4月23日。

【制作团队】

主理人:李翔 、李丰

制作及统筹:张英海  (13514156656)、峰小瑞(pr@freesvc.com)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你分享到更多的地方,也欢迎你在我们的评论区留言交流。

展开Show Notes
两位辛苦了。这期最辛苦的可能是剪辑师哈哈,其实没必要任何时候都提“中国香港”的,跟美国一起提的时候是中国香港,跟上海一起提的时候说香港就好了吧。
遠邍:这个后期变声期「中国香港」有点太难绷了
Jilha:是的
7条回复
Dichale
Dichale
2025.4.27
丰叔有时候为了说话严谨,一句话中间夹杂太多修饰的定语和背景了,有时候原始语句框架在冗长的修饰和背景中说着说着就没了。建议先把那一句话核心说完,再单独讲背景。不然听着太累了。
byebyenogood:天哪,这么长时间,终于有人跟我同感了。之前我一直没好意思说。丰叔说话腔调太平了,而且表达中间经常添加定语或者状语从句,听起来非常难懂,而且非常容易溜神。相信丰叔专业水平一定很可以,写文章的话也许比听播客更容易让人理解。我这不是人身攻击,这毕竟是个听觉节目,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改进方法,不然真的听着太累了,经常需要几句话就得倒回来重新听。。。
Enzo_Jiang:理解丰叔😂,和一群中学同学有一个键政的小群,经常稍微定语不够准确,就被人扣细节来杠大逻辑,最后疲于讨论细节问题😮‍💨。
8条回复
香港,中国香港。这期后期加了多少个中国🤣
Jbxoxo:大可不必。。
久期
久期
2025.4.26
一遍遍中国香港对比简单明了的上海一词非常突兀,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是毋庸置疑的事实,香港、大陆、台湾这样一起说就足够清晰了。
岁末大大:吹毛求疵,说中国香港又怎么了?
YouKnowSty:那为什么不说中国上海
3条回复
GOOD棒
GOOD棒
2025.4.26
🈶️整理笔记、思维导图和逐字稿🍻
需要可保存学习(复制到手机浏览器打开保存即可)
🔗:https://pan.quark.cn/s/db66718af8f0

笔记(部分)📒:
✨关于中国香港楼市的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香港楼市在经历了撤辣政策及三年多下跌后,最近一段时间由大陆买盘接手,尤其是豪宅市场。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一线城市如上海和中国香港的人口结构变化,部分高净值人群迁徙,同时新的年轻群体通过优才计划等方式迁入,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变化以及基础设施和消费需求的调整。

✨最近中国在金融开放和服务行业开放方面有哪些新政策动态?
最近中国政府加快了自贸区提升和开放程度,加大了服务行业对外开放的试点力度,包括金融开放、医疗开放以及互联网审批制度改革。并且提到两个民营互联网金融企业分别成功赴中国香港和美国上市,这表明民营金融创新在上市和合规层面得到了默许或认可。

✨若美国财长提到的将中概股从美股全部移回中国香港的情况可能发生吗?
虽然理论上可能发生,但从长远看,对中国香港可能并非坏事,因为它意味着国际资金若需配置中国资产且不受资本管制,将几乎只能去中国香港。但这对中国香港中期看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而对于美国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会有中期不好影响。因此,这只是一种潜在可能,而非美国财长的目的。

✨六月底有6万亿美债到期续作的问题,是否担心这个规模太大,无法顺利发出去?近期美债收益率飙升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说法不准确,实际上并不是一次性到期需要单独续作,而是由于美债规模庞大且持续借新还旧。但关于美债是否能顺利发出去的问题,由于美元过多导致需要配置资产,所以美债仍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美债收益率飙升伴随金价较快上涨,背后原因包括美元超发、市场对美国政策变化及经济影响的极度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导致原本配置在主流资产如美债、主权债和部分风险资产的资金出现配置压力,从而转向黄金等相对确定性较高的产品。

✨美债是否会崩溃?
虽然在当前中美博弈中希望美债崩溃,但从长远来看,美债不太可能立刻崩溃,因为它作为所有风险资产定价基础的地位较为稳固。

✨资金大量流出美元相关资产后,会流向何处?中美两国是否会达成关税协议?
资金在不确定环境中寻找相对确定的投资选择,如黄金,同时受限于市场容量和不确定性,也可能流向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预计最终会达成某个程度的关税协议,但对于具体内容、障碍和达成时间等细节难以准确预测。不过,一些具有独特竞争力、无法短期内被美国替代的产品,可能会被区别对待并得以保留一定的出口额度。

✨关税战下,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机电产品是否会受到豁免?
根据猜测,部分与美国相关且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可能会被豁免关税,这部分占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约三分之一,并且其中外资企业生产的比例较高,因此这部分产品很可能得到区别对待和一定程度上的豁免。

✨面对剩余的贸易逆差,中国有哪些应对措施?对于中国而言,通过服务贸易形式收回利润是否合法合理?
中国可以通过调整货值、结构、品牌授权费、加工设计费等方式来消化剩余的贸易逆差,并将部分商品内销以实现消化。这是合法合理的,比如通过支付品牌授权费、技术授权费等形式收回利润,这些费用通常不计入关税范围。

✨关税阶梯对中国会产生何种影响?
中期来看,关税阶梯可能促使制造业回流美国,因为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可能会更多地供应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Trump总统时期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政策背后有哪些深层次原因?
Trump成长的黄金时期是二战后美国没有战争、经济顺差且强大的阶段。当他79岁时,容易怀念那个时代,那时美国在制造业、影响力等方面都是世界第一。他希望通过政策使美国回到那个时代的样子。

✨对于消费形势的看法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当前服务业消费表现还可以,问题主要集中在商品消费,尤其是北京地区。去年四季度是个消费旺季,但由于贸易战等因素,今年的商品消费受到一定影响。政策层面,从去年9月开始就着手解决经济预期问题,通过一系列政策手段改变预期,以促进消费增长。

✨在提升消费拉动方面,未来有哪些可能的措施?
未来可能通过扩大投资力度(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消费市场增长)、解决就业问题(尤其是年轻人就业),以及优化财政补贴政策范围和覆盖产品类别来进一步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时,股市和楼市对于经济结构调整和拉动经济也起到关键作用。
GOOD棒:https://pan.quark.cn/s/db66718af8f0
丰存翰
丰存翰
2025.4.26
27:02 应该是 shein 😄
OrlandoPri:😄
glasscat
glasscat
2025.4.28
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中国
不错_GYzF
不错_GYzF
2025.4.28
一个成熟的市场,应该允许看空……
收入不提高,说什么都没用。
, •老狮 上次 嘚•´ 怎麽 没了·,• ',· 😫 😮‍💨
马也张:转人工
coreyzz:上期题目是什么来的? 正准备听来着
6条回复
momo_YPVi
momo_YPVi
2025.4.26
我爱宏观漫谈!
51Pegasi-b
51Pegasi-b
2025.4.30
中国香港的后期添加过于频繁,影响听感了
王煊Leo
王煊Leo
2025.4.30
26:25 这不就是说内谁呢么,这两年这家公司始终在风口浪尖,的确属于猪八戒照镜子
blakeM
blakeM
2025.4.28
精英眼里都是精英。那些人均不到 1 万收入的超大群体的变化是怎么样的
GDouble
GDouble
2025.4.28
咳…同感“中国香港”出现的频率太高
毒液
毒液
2025.4.28
此时此刻再去稍高频的数据 消费也好房地产也好 简单说 香港到底如何了 如果有连续观察 结果非常明了 趋势也很清晰
LinRong_ypxZ
LinRong_ypxZ
2025.4.28
56:46 只要需求在,总是能通过桥卖过去,但是我们的利润会大幅减少。而最大的风险是美国经济衰退进而引发全球衰退,需求没了,我们没办法解决。
YDamon
YDamon
2025.4.27
26:07 谁呀?
执i:希音?
incognita
incognita
2025.4.27
28:12 是说改籍税吗?不知道是不是听错了。暴论
列策一:因为不知道很多国家(美加德法澳等)都有这个税所以觉得暴论吧?中国反而是少见的缺少改籍税、房地产税、遗产税等税种的国家😂
魏亮_DuwH
魏亮_DuwH
2025.4.26
等的花儿都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