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57 当我妈不是我妈,我才读懂了她

EP57 当我妈不是我妈,我才读懂了她

64分钟 ·
播放数822
·
评论数23

这期是我们的母亲节特别企划,我和咸宝带各自的妈妈,一起去做了一次心理咨询。

母女关系一直是我们常聊的话题,过去更多是站在“受伤的一方”去讲。但这次,我们想换个角度,去理解妈妈们的局限、她们没说出口的难处,以及她们自己也未必察觉的焦虑。

过程中我们慢慢意识到,母女之间的关系,其实远比想象中更复杂。它不是简单的好或坏、亲近或冷漠,而是两代女性在不同脉络下,努力靠近又彼此误解的过程。很多争执的背后,不是不爱,而是爱的方式错位了,期待错位了。

这次的对话,有女儿的视角,也有妈妈的声音,还有咨询师从专业角度的观察帮我们更清晰地看见彼此。也许可以作为一个小小的样本,让更多的像我们一样的母女找到理解彼此、靠近彼此的另一种可能。

时间索引>>

00:33 为什么邀请妈妈一起做心理咨询?

02:52 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自己和妈妈的关系,会是什么?

04:37 心理咨询中的三重视角:我们怎么想,妈妈怎么讲,咨询师怎么看

30:23 为什么母女之间明明互相爱着,却这么容易伤到彼此呢?

53:29 接受咨询后,我们对妈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60:10 理解不是认同,是更自由的选择

【本期致谢】感谢 「汐里心理」对本期节目的赞助❤️

💡品牌介绍:汐里心理-女性专属线上心灵港湾

汐里心理是由北大、北师大心理硕博团队创立的线上心理咨询平台,同时也是国内首个融合「临床/对话/多维度情绪数据」的专业心理服务平台。一直以来,始终致力于提供女性友好的心理咨询服务,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女性被看见、被理解、被接住,至今已帮助10000 + 用户实现情绪改善。

在汐里,95%的咨询师与来访者都是女性。她们更懂得那些未被言说的困境,更相信女性自我觉醒的力量。

汐里心理聚焦当代女性特有的精神困境:职场偏见中的自我证明困局、母职身份迷失与个人发展的撕扯、亲密关系的内耗与权力重建、社会规训下的自我认同危机。采用更贴合女性思维的「叙事 + 动力学 + CBT」组合疗法,提供「测评 - 对话 - 持续陪伴」的闭环服务,专业且共情的解决方案。

  • 叙事疗法:像拼童年拼图般梳理成长故事,帮你发现「必须懂事」「不能自私」等「社会剧本」如何束缚了你 —— 原来你不是「不够好」,而是被别人写的剧本困住了。
  • 动力学干预:在安全的「抱持性空间」里,陪你回到童年,重新养育那个「被要求听话」的内在小女孩,让「我值得被爱」的信念从心底生长。
  • CBT认知行为技术:提供可落地的「情绪拆解工具」,用具体行动打破负面思维循环。

🎉听友福利🎉

搜索并关注「汐里心理」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停电时间】,即可领取【199-100的首次咨询优惠券】,立享99元低价首次咨询福利~

相关内容>>

EP15 成为母亲意味着什么,我们真的知道吗?和7位妈妈聊生育、家庭和职场

EP39 童年缺爱?原生家庭不好?人生开局烂?无所谓我会杀出重围!

EP02 听一万种声音,但我只做自己!聊聊女性意识与自我觉醒

【🔋听友群来啦~小电池看这里!】

停电时间开听友群啦~不仅可以和主播/嘉宾们直接交流,还能结识五湖四海志同道合的朋友们,风里雨里,咸宝随七在这里等你~添加微信:Salt_cbb 聊起来!

🎵

片头:Head In The Clouds - Hayd

片尾:Closure - Hayd

🎙主播ID:无敌咸宝(小红书:无敌咸宝)、随七(小红书:随七

微博:停电时间Power outage

小红书:停电时间Power outage

公众号:停电时间Power outage

(回复:社群 成为小电池预备役;回复:电子书 获得停电时间推荐的电子书和学习资料)

爱发电:停电时间 Power outage

商务&投稿邮箱: poweroutage@163.com

商务联系微信:Salt_cbb(请备注品牌及来意)

播客收听平台:苹果播客、网易云、爱发电、汽水儿、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  Spotify、Google podcast、Apple podcast、Pocket Casts

如果喜欢本期播客,欢迎点击下方「赞赏」按钮,投喂电量🔋,功德无量🙏

展开Show Notes
随七
随七
7天前
置顶
感谢大家的收听。小电池们可以搜索并关注「汐里心理」公众号,回复「停电时间」领取100元优惠卷。99元立享「50min专业咨询+专属咨询报告+9天全程支持」。

希望本期节目可以作为一个小小的样本,让更多的像我们一样的母女找到理解彼此、靠近彼此的另一种可能!祝所有妈妈母亲节快乐❤️
最受不了的是哭穷,可以合理表达家庭情况,但是一味哭穷不仅让孩子物质方面匮乏,连同精神也匮乏。
我特别有共鸣,小时候真的很多行为是硬生生被矫正的。比如看我的日记,比如吃饭或者怎么穿衣服都是要配合妈妈,虽然我知道她是为我好,但对于小孩子来说,那个时间段真的很难熬。想反抗,但会有愧疚。
yhss_lOMw
yhss_lOMw
4天前
16:25 我们这一代的母女关系好像总是在一个非常尴尬又拧巴的状态下。女儿本身是天生可以共情母亲的。但是这种共情却让母亲吧女儿当做了情感投射😭😭😭我时常觉得我和我妈在一起,我不仅要当女儿,还要当丈夫,反过来做妈妈
HD860830v
HD860830v
5天前
41:01 跟我妈如出一辙 :她活出了一家之主的样子,看似自强却是逞强,然后我变成她的情绪遗产
44:21 听着很难过……
HD860830v
HD860830v
4天前
听完才觉得长姐如母 也是一种女性困境…多子女家庭的姐姐 就是一个“妈妈”
喜欢这一期,像是在透过别人的故事看自己的人生
YuyiKumo
YuyiKumo
4天前
是的,我和我的母亲也如出一辙,拧巴又共生🥲
30:29 天呢我一直不满的也是这里,我妈只会叫我拖地,从来不会叫我弟去干
Lotus_kVeT:是的,很多时候母亲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偏向儿子。感觉女儿成为母亲角色的时间,不是结婚之后,而是第一次帮助妈妈承担家务,第一次穿裙子。就已经被默认为成为这个家里另一个“母性”角色
蕾森斯坦森:哈哈所以我发给我妈妈了,虽然不知道她会不会听
3条回复
HD648291z
HD648291z
7天前
你们没做父母,体会不到父母的心情。时代是不同了,人对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高了,但是,你们所说的父母不理解你们,那你们理解他们吗?你说想去春游的时候考虑过父母吗?(极端的重男轻女呀这类抛开外)你们可以在你做了父母之后,决定用你想采取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教育你的孩子,孩子是怎样的状态之后再来谈谈,我期待那时候你们的谈话
刘姝丽:我听完了全部,觉得播主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比如心理咨询、和妈妈的妈妈聊天等来了解父母。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也是第一次当子女,我觉得都要通过互相理解来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待也好,对父母的期待,以及相处模式。小孩当父母前的成长和困惑以及对父母的不理解,也是无法抛开的。更何况,现在不再成为父母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 期待子女同样成为父母后来理解自己,何尝不是一种傲慢呢?
刘鲸鱼:不知道你多大岁数。。。现在被吐槽的更多都是父母比较扫兴吧,春游或者各种好事情想到父母,父母往往都是泼冷水、扫兴的那种。
3条回复
沙发🛋!
1:00:27 金句,最重要的就是互相理解
我也特别不喜欢洗碗,就是因为妈妈在我小学的时候就让我洗碗,所以我就产生了反抗心理,我后面很多年都没碰过碗
34:57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这里讲得好好 这期好有共鸣啊
29:19 我妈也是 还有我爸。。
22:40 好窒息我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