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嘿,妈妈 | 复盘近期和母亲关于生育问题产生的激烈冲突
68分钟 ·
1364·
34
这次端午节回家我们俩鼓起勇气复盘了这次冲突的始末,从情绪触发点开始聊起,表达了内心真实的需要,尝试放下自己的防御,尊重和理解彼此的不同,尝试建立共识,改善未来的沟通技巧。
【本期话题】
04:27 复盘这次有关“生育”问题所产生冲突的始末
08:10 梳理让我们看到彼此情绪应激的点分别是什么:全然否定vs.不被尊重
13:36 从情绪应激背后看到深层次不同的的需要:老无所依vs.不负责任
19:24 冲突发生后关系的破冰从母亲的道歉短信开始
21:46 事后需要一段时间/空间的冷静期消化情绪感受
32:48 关于生育的事情如何基于彼此的观念达成共识
44:48 强压力不会促成共识,反而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52:02 未来沟通中彼此有什么需要注意和改善的地方
【支持创作】
afdian.net
【互动分享】
欢迎把你的想法、感悟和问题发至:couragetobecome@163.com
【加入社群】
添加wx:mollyqiuctb,备注:社群+入群原因,即可申请加入社群信息,有机会和更多小伙伴交流相关话题和参与到更多精彩活动中来。
【节目介绍】
主题曲&结尾曲: 在那個冬天的下午,我愛你 by 萬芳
其他收听平台: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小宇宙|爱发电 搜索“邱后算账”
邱雨薇:爱勇不息CouragetoBecome创始人|关系咨询|媒体人
邱后算账:从对话中去探索爱与关系的不同可能性
公众号:爱勇不息CouragetoBecome
微博:咨询师雨薇

邱雨薇Molly
2025.6.21
0
置顶
谢谢大家的留言,我会在下一期和母亲对话的节目中统一回应大家的评论~父母跟我们都在为对方担心但还是不能理解对方,有一点原因是我们跟父母那一代的人社会环境发生了太大的变化,父母那一代除了结婚生子之外的选择很少之外,也因为那个时候工作和环境是相对稳定的,这样生养下一代后顾之忧比较少
但我们现在这环境,工作是没准的,未来是不确定的,可能明天就失业了,养孩子那得多大的压力啊。这种不稳定父母是不太能知道的,在他们还以为我们一样工作是可以干到退休的意识下就不是很能理解我们生育为什么如此谨慎了
但我们现在这环境,工作是没准的,未来是不确定的,可能明天就失业了,养孩子那得多大的压力啊。这种不稳定父母是不太能知道的,在他们还以为我们一样工作是可以干到退休的意识下就不是很能理解我们生育为什么如此谨慎了
坦白说,这种话语在互联网上重复太多了,其实是无法说服上一辈的,这都是你认为的情景描述,否则雨薇就不会和蓝姨有这个冲突,我遇到所有长辈没有一个觉得养活一个孩子是什么天大的事情,他们无法理解担忧这担忧那,养个孩子也要不了你命,即使你不养,长辈认为他们都能全权帮你养大孩子,我一直很受挫的就是卡在这里…吵到最后,我只好说,不是我不想,就是我没办法做到,现在找个结婚对象、组建个和睦的家庭就是很难啊…最后就变成了心照不宣的不谈了,但大家心里面其实都有非常多的情绪,我其实非常内疚,因为我能感到我说的话让父母内疚和自责他们没能提供好的条件,但这不是我表达的本意…我还在等待一个时机能像这样子的和父母心平气和的再谈谈
我理解你的意思,但是你误解了我的表达
我上面的表述不是说可以拿着去说服父母,我只是描述雨薇,我以及其他有相似处境的人跟父母就生育问题会产生冲突的一个原因
而且正因为我知道我说的这个原因是父母不太能理解的,就算跟父母能像UP这样沟通,其实父母依然不会完全理解,他们毕竟不在我们的环境中生存,不理解也正常,因为我也这么沟通过,所以只要你没生,这个冲突必然会存在也无法靠沟通就完全消除
但是,沟通是要比不沟通好的,要坦诚跟父母沟通,不能解决冲突也是需要沟通的。然后就是不用迫于压力做违背自己本心的事情。目前能做的事情可能就这些了,咱共勉吧姐妹共4条回复
这一期好棒!非常理解雨薇的心理,也理解妈妈的心理,我看到了观念的冲突,但同时也能看到母女之间的爱和羁绊。
我不觉得父母不能接受孩子不生育是完全出于所谓“自私”,其中也有一部分于原因是他们真的会担心哪一天我死了,你一个人这个世界上能不能过得好,你老了会不会有人“虐待”你。
我们国家的养老体系在我们这一代还处于探索的阶段,谁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也许会很好,也许不会,但肯定会比现在好很多,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如果孤独终老,我要怎么度过晚年。
我觉得雨薇的观点和需求是完全合理的,但妈妈的担忧也有她的道理,只是两个人立场不同,导致观念和选择不同而已。
很开心听到母女俩一起复盘最终达成一致,真好,期待有更好的结果🥰🥰🥰
我不觉得父母不能接受孩子不生育是完全出于所谓“自私”,其中也有一部分于原因是他们真的会担心哪一天我死了,你一个人这个世界上能不能过得好,你老了会不会有人“虐待”你。
我们国家的养老体系在我们这一代还处于探索的阶段,谁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也许会很好,也许不会,但肯定会比现在好很多,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如果孤独终老,我要怎么度过晚年。
我觉得雨薇的观点和需求是完全合理的,但妈妈的担忧也有她的道理,只是两个人立场不同,导致观念和选择不同而已。
很开心听到母女俩一起复盘最终达成一致,真好,期待有更好的结果🥰🥰🥰
20:55 我在回想这位母亲说的话的时候,突然明白了,她们的第一观感跟我们是相反的。母亲对雨薇朋友的指控意思是:你自己【倒是】有了孩子了,你在这对(我们还没“领取到”婚姻和孩子的亲亲女儿)说什么养孩子后悔,你这就是一种吃到了葡萄🍇造谣葡萄酸的论调!你会更严重地耽误我们女儿人生!你有保障了她又没有!你居然跟她说这个?基本上=马云说“我不喜欢钱”。
因为在他们的视角看,婚姻和孩子是一种安定,是一种保障,是一种符合约定俗成的基本伦常和基本道德的人生必做任务。
而我们面对生育这个话题,第一观感是完全相反的。在越来越多的适龄年轻人看来,尤其是对于在生育这件事里往往付出更多更重成本的女性来说,婚育不仅不是保障,还非常有可能是拖累,甚或是毁灭,一种对自我的剥夺。
雨薇希望展示的是婚育对自己的威胁,以及因此给自己造成的担忧。
而兰姨恰恰是一头扎进“婚育就是一件必完成的好事”的思维,所有的负面影响,也都不过是好事的“多磨”而已。
她认为婚育几乎等于吃饭,她不理解为什么有人竟然会因为怕噎死,就能连饭都不吃。
然而她不懂婚育对我们来讲不仅不算吃饭,甚至有时候等于吸du,好一些的有时候最多算吃甜点,或者补剂,而这好坏的结果甚至要交给随机性。
因为在他们的视角看,婚姻和孩子是一种安定,是一种保障,是一种符合约定俗成的基本伦常和基本道德的人生必做任务。
而我们面对生育这个话题,第一观感是完全相反的。在越来越多的适龄年轻人看来,尤其是对于在生育这件事里往往付出更多更重成本的女性来说,婚育不仅不是保障,还非常有可能是拖累,甚或是毁灭,一种对自我的剥夺。
雨薇希望展示的是婚育对自己的威胁,以及因此给自己造成的担忧。
而兰姨恰恰是一头扎进“婚育就是一件必完成的好事”的思维,所有的负面影响,也都不过是好事的“多磨”而已。
她认为婚育几乎等于吃饭,她不理解为什么有人竟然会因为怕噎死,就能连饭都不吃。
然而她不懂婚育对我们来讲不仅不算吃饭,甚至有时候等于吸du,好一些的有时候最多算吃甜点,或者补剂,而这好坏的结果甚至要交给随机性。
你们的聊天好棒,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