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社群Yalin朋友的提问!

本期听友提出的问题很典型,提到了投资者常见痛点:
1、持仓优化困境
2、方法论矛盾
3、动态调整难题
杨老师的核心观点:
“质量远重于仓位比例,模糊的正确优于精确的错误”持仓优化不应基于短期涨跌,而应回归投资逻辑本质
仓位管理是艺术而非数学,拒绝机械式配置
00:00-03:24|持仓归因的致命误区
- 02:54 案例:投资者因内需持仓下跌欲优化 → 错误触发点:以股价涨跌为优化依据
- 03:24 反例:某投资人汽车股盈利数倍后归因发现逻辑错误 → 退出行业(正确动作)
- 05:09 警示案例:陈光明重仓吉利汽车未及时归因 → 规模扩大后巨亏
03:25-11:46|组合构建的本质认知
- 05:38 德川家康隐喻

11:47-27:26|置信度的实践解构
- 18:58 置信度本质:
“非数学概率,而是护城河深度判断(如:行业最后幸存者)” - 24:14 仓位权重实验:
- 26:36 卫星仓位揭示:波动率>核心仓但仍在能力圈内(例:TMT vs 消费白马的夏普可比性)
27:27-42:04|风险工具的批判验证
- 30:24 2%风险常数证伪:单日波动>2%占A股交易日47% → 频繁止损必然磨损本金
31:21 巴菲特实证:西方石油持仓浮亏30%仍加仓(反机械止损) - 35:07 等权重指数本质暴露:恒生科技指数案例:小米权重(9.8%)>腾讯(8.1%) → 实质做多小盘波动溢价
42:05-59:58|行业黑天鹅应对范式
加入星球社群,文字稿和PPT在知识星球社群内。
欢迎进入社群交流播客相关问题

【风险提示】:
本节目音频内容以及文字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
一切问题咨询可联系(微信):cwzy20230605
很多听众伙伴可能也没有详细了解过不同范式之间的区别,我觉得还是要先搞清楚自己要做的是哪种投资,然后再去针对性学习,当然这个前提是需要了解各种投资范式。价投确实很好,也很主流,但是回答不了所有问题,也不是唯一的投资方法。
这档播客就是很适合了解学习价值投资,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