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你不是“太难搞”,只是大脑太忙:ADHD科学支持指南身心健康工作室

52. 你不是“太难搞”,只是大脑太忙:ADHD科学支持指南

81分钟 ·
播放数1156
·
评论数20

怀疑我有ADHD,然后呢?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经常在社交媒体刷到一些关于ADHD的症状描述,以及疑似由ADHD带来的生活困扰。这期节目,我邀请了「SPARKS心火」团队,从精神心理和神经科学专业角度聊了成人ADHD的诊断难度、主流医学上的成因和病理、ADHD常见共病和生活困难,在确诊很难的情况下,如何对ADHD症状进行干预?

ADHD的症状管理需要从生物社会心理三个层面进行整合干预以实现最优效果 (NICE, 2018)。目前,心理社会干预仍是成人ADHD支持中较为缺乏的部分。由于成人ADHD常常伴随着各种复杂的生活和社会挑战,药物之外的心理社会支持则显得尤为重要,这能帮助个体建立适合自己的生活技能和应对策略,以更系统的管理日常生活。

声明:本期节目仅嘉宾和主播的科普和个人经历经验分享,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嘉宾|

主播:🔆 Linmin - 生命教练/Life Coach 高敏感/ENFP/一个睡眠质量低于人类平均水平的母亲。为ADHDer和有ADHD特质的小伙伴提供coaching服务,预约教练对话/加听友群:微信 Jaymina (备注:教练对话/听友群)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 3:04 欢迎SPARKS主创
  • 5:15 从科学临床角度聊ADHD

Part 1:ADHD临床表现与诊断

  • 7:03 正式内容:从临床上来说,ADHD的常见症状和表现有哪些?
  • 10:05 ADHDer的平均寿命比没有ADHD的人短6-9年,有科学依据吗?
  • 15:00 填了ADHD症状问卷,发现得分超高,这只是符合确诊ADHD的五分之一条件,剩下的五分之四条件是哪些?

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五-修订版》(DSM-V-TR;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22),个体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五大项标准以获得ADHD诊断。

  • 持续的症状表现,且到达一定程度(如,多动、不专心或混合症状的表现满足一定数量)
  • 相当一部分症状早于12周岁出现并造成临床困扰
  • 症状在起码两个领域(工作、学习、个人生活、社交等)呈现
  • 症状在上述领域中造成表现下降或功能损害
  • 症状不能由其它生理疾病或精神心理障碍解释
  • 22:05 不得不说:确诊ADHD非常靠医生的主观判断
  • 24:00 ADHD里也有像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独孤谱系障碍)的谱系之说吗?

热乎新知识:临床上,ASD已经改名为ASC(Autism Spectrum Condition)

Part 2. ADHD成因和病理

28:15 主流临床上来说,ADHD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ADHD需要从生物社会心理模型(Biopsychosocial Model; Engel, 1981) 的三个角度来了解它的成因、影响其临床轨迹和症状表现的因素以及后续支持与干预的重点(如下图)。其中,ADHD的表现主要由基因(如,神经认知结构/功能的脆弱性等)和基因相关因素(如,基因-环境相关因素)影响,其它社会心理因素也对ADHD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Faraone & Larsson, 2019; Larsson et al., 2014)。

30:30 三个圈圈:生物、社会、心理三者因素相互影响

35:30 对ADHD的干预和支持,需要走在诊断之前:拿到属于自己的整体情况「评估」

Part 3. 共病与生活困难

  • 43:55 ADHD与焦虑症抑郁症等共病,呈现出一团症状,如何破局?
  • 50:20 ADHD睡眠障碍怎么破?
  • 01:02:00 35年老睡渣的睡眠调整经验分享:做个好冲浪手
  • 01:06:00 一些ADHDer是天生觉少选手?
  • 01:08:05 ADHD生活困扰之一:到底能不能正常上班呀?
  • 01:15:30 给受ADHD困扰的朋友们的话

【项目与团队介绍】

「SPARKS心火」是由云拾心火工作室推出的针对成人ADHD的专业心理支持项目。「SPARKS I:认知行为工作坊」是近期工作室推出的以ADHD认知行为模型为主要理论框架,并以研讨课、个人练习、心理团体和延伸支持等形式相结合的六周线上工作坊。

工作坊以一年两次的频率开展,每次按12-20人的小班制规模招募。更多相关讯息欢迎大家关注xhs或公众号(下图)。

云拾心火团队由中英美三国的精神心理和神经科学专业人士组成,其中包括临床心理和精神卫生工作者、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和相关领域研究者等。

本期制作:Linmin

Shownotes资料:吉吉

Notes and Reference

1. DSM-V-TR中未对“持续”作明确时间定义。《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修订版》(ICD-11; WHO, 2022)中明确规定症状的表现需要持续超过六个月 。一些学者则认为“持续”意味着症状从开始呈现至确诊之间需有广泛且不间断的生活影响(Kooji, 2012)。

2.该年龄划分略有争议:研究发现迟发型ADHD(超过12岁被发现)的案例数量和比重愈发增高(Asherson & Agnew-Blais, 2019)。ICD-11也认为部分个体的ADHD症状确实可晚于12岁呈现,特别是在其以大量精力弥补症状缺陷的情况下(WHO, 2022)。具体的年龄临界值在临床评估过程中须由临床专家判断。

3. 影响ADHD表现的生物社会心理因素,图总结自Thapar et al. (2013). Practitioner Review: What have we learnt about the causes of ADHD?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22).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text rev.). doi.org

Asherson, P., & Agnew-Blais, J. (2019). Annual Research Review: Does late-onset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exist?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60(4), 333–352. doi.org

Engel, G. L. (1981).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Biopsychosocial Model. The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A Forum for Bioethics and Philosophy of Medicine, 6(2), 101–124. doi.org

Faraone, S. V., & Larsson, H. (2019). Genetics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Molecular Psychiatry, 24(4), 562–575. doi.org

Kooij, J. S. (2012). Adult ADHD: Diagnostic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Larsson, H., Chang, Z., D’Onofrio, B. M., & Lichtenstein, P. (2014). The heritability of clinically diagnose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cross the lifespan.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4, 2223–2229. doi.org

NICE. (2018).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updat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Thapar, A., Cooper, M., Eyre, O., & Langley, K. (2013). Practitioner Review: What have we learnt about the causes of ADHD?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54(1), 3–16. doi.org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9).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1th ed.). icd.who.int

展开Show Notes
Linmin2046
Linmin2046
2025.6.07
置顶
临床上,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孤独谱系障碍)已经改名为ASC(Autism Spectrum Condition),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一阵轻松,神经多元越来越被接纳啦。欢迎大家聊聊有关感受🥰
水云身-
水云身-
2025.6.11
1:05:57 我是睡眠特别轻….以前在家里我妈会给我创造一个没有声音的舒适环境,这样被保护了27年,睡觉一直没问题,而且因为我半夜会醒,所以我睡眠会比一般人久,如果我上午在睡,我妈甚至不让过年来串门的亲戚在我家大声说话。但是现在在国外租房工作真的很崩溃,这个月新租的房子碰到了半夜活过来的邻居和装修的小区物业…..整个绝望了😩此刻带着耳塞还能听到楼上孩子的尖叫声和重物砸地声,我很绝望
Linmin2046
:
完全同情到!我也是听觉超级敏感的人,睡觉一点点细微动静都不行😮‍💨… 辛苦你了 有可能换一个稍微安静的住处吗?
水云身-:谢谢你🙏这个月房租已经交啦只能忍受了,下个月就会搬去酒店住了😑
29:02 了解精神心理障碍和生理疾病症状在诊断方面的差异还是很有必要的,是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和理解成因的,从而会有更适合的应对和治疗方式
Linmin2046
:
我也是同感,这个科普对我认知上的补充有好大作用呀!
blue79
blue79
2025.6.10
听完啦!谢谢大家的科普,也解答了很多平时的困扰,尤其是在诊断上的!
Linmin2046
:
开心对你有帮助!
HD59326f
HD59326f
2025.6.10
觉少且质量低是真的,如果真的会有寿命短的可能性,大概率问题出在这里🥲
Linmin2046
:
艾玛 一针见血🥹
内在的躁动
Linmin2046
:
女生真的主要是内在躁动 (就,我真的很想外躁,但是会收到好多批评!比男生更多!!
芒小菓
芒小菓
2025.6.07
自从知道自己可能是ADHD之后,真的是松了一口气😮‍💨
Linmin2046
:
我也是,松一口气,少了很多很多自我攻击
男嘉宾真的是太爱抢话了,
Linmin2046
:
我相信他确实不是故意的
28:52 落实到个体上是不一样的。我眼睛不好所以不开车也主动避免任何风险较高的运动比如跳伞蹦极百米冲刺潜水
Linmin2046
:
确实是,我是因为高敏感,基本就是表现得“又怂又敢”,取决于当下肾上腺素的分泌情况,有时候就超级敢,跳伞、搭车、骑车飞快下坡不刹车、从高处连续跳下来各种冒险,有时候就啥也不敢,开车也不敢开,想到有一点点危险就不敢做。 (对刺激又怕又需要的,这样的拉扯,真心是非常耗精力啊😩
芒小菓
芒小菓
2025.6.07
05:01 上一期ADHD相关的节目说的是这一期嘛 46. 确诊ADHD后,我差点原谅了全世界
Linmin2046
:
对滴对滴 你来啦!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