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63传了N代人的“名言俗语”,到底是饱含养生智慧的精华还是以讹传讹的糟粕?找个医生朋友聊聊

VOL.063传了N代人的“名言俗语”,到底是饱含养生智慧的精华还是以讹传讹的糟粕?

38分钟 ·
播放数1972
·
评论数41

老祖宗的养生智慧,藏在田间地头的俗语里,也藏在一日三餐的烟火气中!比如那句 “冬吃萝卜夏吃姜”,听着像顺口溜,实则是顺应四季的健康密码。不过这些老讲究可不是万能公式——有人照做神清气爽,有人却踩了“雷区”。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看看这些民俗养生经里,哪些是真干货,哪些得 “挑着用”!

与其纠结哪句俗语更灵,不如把老祖宗的智慧变成生活里的小机灵——吃应季菜、穿合体衣、过舒心日子。你家还有哪些“传家宝”级的养生老话?评论区分享出来,一起解锁有趣的健康哲学!

一起走进今天的《找个医生朋友聊聊》。

医生朋友介绍
加入听友群

请加微信:nideijiankang

公众号(干货文字版):是阿玺呀

时间轴

01:00 冬吃萝卜夏吃姜:老祖宗的“季节养生梗”玩明白了吗?

冬天人们穿得多、室内暖气足,容易积内热,萝卜性凉清热,正好帮身体降火;夏天虽然热,但贪凉喝冷饮、吹空调会让寒湿入侵,生姜性温散寒,能驱散体内寒气。就像冬天吃火锅配凉拌萝卜丝,夏天喝碗姜汤防空调病,都是顺应季节的养生吃法!

03:55 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先说“三分饥”,每餐吃太撑,胃被塞得满满当当,消化酶和蠕动能力跟不上,容易消化不良,保持适度饥饿,能提升新陈代谢,利于控制体重。再说“三分寒”,人体免疫系统像支军队,适当寒冷刺激,能激活免疫细胞,增强抵御病菌能力。所以,别吃太撑、别穿太暖,适当饥寒,能让身体更健康。

09:19 “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和中医养生有啥关系?

这可是“天人相应”的智慧!早晨阳气升发,像破土而出的小树苗,需要充足营养;中午阳气最盛,身体消耗大,吃饱才有力气;晚上阳气收敛,吃得太多脾胃消化不了,还会影响睡眠。简单来说,跟着太阳作息吃饭,身体更轻松!

16:30 “是药三分毒”,中药就不能长期吃吗?

这里的“毒”指药物的偏性!中医用药讲究以偏纠偏,比如黄连清热,但体质虚寒的人吃多了会腹泻。所以必须辨证用药,症状缓解后及时停药,避免损伤正气,这就是“中病即止”的原则。

18:30 “虚不受补”,虚弱的人不能吃补药吗?

就像给干枯的土壤浇水,得先松土!体质太虚时,直接吃人参、阿胶等大补药,脾胃消化不了,反而加重负担。正确做法是先通过山药、小米粥等温和食物调理脾胃,等脾胃功能恢复,再循序渐进地进补。​

21:30 小病不断,大病难犯,为什么这么说?

人体以“气血阴阳平衡”为健康之本。偶尔咳嗽、低热等小病,多是外邪(如风寒、暑湿)入侵时,正气与病邪“正邪交争”的表现。正如《黄帝内经》所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虽示正气稍弱,但及时交锋可激发气血运行、调和脏腑,避免病邪深入伏藏(如湿邪困脾久成慢病,或瘀毒内结成瘤)。

25:23 “吃药不忌口,枉费大夫手”,忌口真的有必要吗?

太有必要了!比如吃清热解毒的中药时吃辣椒,等于火上浇油;吃温补药时吃生冷食物,就像给身体泼冷水。海鲜、羊肉等“发物”还可能诱发旧病,所以遵医嘱忌口,才能让药效发挥到最大!

27:22寒从脚起,病从口入”,为啥脚和嘴这么重要?

中医经络学认为,脚部是多条经络的起点和终点,就像身体的能量站。脚受凉会让寒气顺着经络入侵,引发感冒、关节痛等问题。而嘴巴吃进不洁食物或生冷食物,直接伤脾胃,比如夏天吃太多冰淇淋,容易拉肚子。

30:00 “以形补形”靠谱吗?吃核桃真能补脑?

中医“取类比象”有一定道理!核桃外形像大脑,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确实对大脑有益,吃核桃补肾,补肾添精生髓,而脑为髓海。但“以形补形”不能盲目,必须结合体质辨证食用!

31:13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吃完饭马上散步好吗?​

饭后适当散步确实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但立刻剧烈运动反而会影响脾胃供血。《素问》提到“久坐伤肉”,建议饭后休息15-30 分钟,再慢走或溜达,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32:48 《黄帝内经》讲:怒伤肝,忧伤肺,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

34:00 通则不痛,通则不痛,有道理吗?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是中医对疼痛本质的经典阐释,指人体气血、经络若运行畅通无阻,各脏腑组织便能得到充分滋养,自然不会产生疼痛;反之,若因风寒湿邪侵袭、气滞血瘀、痰饮积食等因素阻滞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即“不通”),局部或全身就会以疼痛形式发出“预警”。

展开Show Notes
逸定行
逸定行
2025.6.09
喜欢这个播客的风格,很直接,上来就是开讲,不说废话,每次都能学到不少东西(而且我会边听边记笔记),希望有更多更全面的选题! 点赞!
FM阿喜
:
感谢认可,继续努力!
jerry阿
jerry阿
2025.6.10
20:49 脾胃虚弱真的好难调,我去年七月浅表性慢性胃炎到现在一直吃中药,但是还是舌头胖大齿痕严重舌苔白特别是舌根靠近喉咙的地方白苔厚腻(是不是肾湿气重肾虚?),嘴唇黑舌边的地方是淤血吗还是寒丫?不过通过调理这么久体重加了几斤,脸色睡眠稍好了点,很多时候还是忍不住想要吃点甜的,一丢丢水果,而且不知道为啥这几天老想吃甜的,是不是因为脾的问题
梁省中:调理体质确实费劲,而且受很多因素影响。吃中药只是整个过程中的一部分,看中医并不是简单开了药就结束,但是医生做不到从起因讲到转归,所以,好好听播客
梁省中:舌诊上来说,舌根厚腻苔,属于肾阳不足,难以蒸化水湿。常规治疗就是温补脾肾之阳,但是,这其中有个难点在于,如果伴随阴虚或者血虚,那温阳就会伤阴,最后治疗结果就不好。有一个相对稳妥的药组:狗脊,续断,杜仲,巴戟天。温补肾气不伤阴血,可以考虑喝10天
6条回复
HD696453k
HD696453k
2025.6.10
请问梁医生,是不是,无论我们吃甜的也好,肉也好,凉的也好,辣的刺激的也好,只要我们的身体能够运化开,其实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吃得太多、或是我们的身体无力消化这样的食物,才为我们造成这样那样的问题?
梁省中:对,这是所有内伤问题的核心,不是我说的,是黄帝内经的宗旨。自古以来,李东垣对这个问题理解最深刻
梁省中:你能这么思考说明我们中医科普没有白做,而且你的基本中医思维已经形成,甚至在某些时刻,执业医师都想不到你说的这个点
3条回复
18:02 第一次知道“是药三分毒”的出处及含义,感谢梁主任本期内容分享
燕子_XmS4
燕子_XmS4
2025.7.04
14:58 这个赞同 有的人和她在一起舒适 有的会给你带来不顺畅的感觉 应该远离,对他人降低欲望 向没求 在自己能力里寻找小确幸
燕子_XmS4:17:42接触小宇宙才浅显知道 孙思邈
燕子_XmS4:27:42 40+女 从前年开始 冷的时候脚丫就会很鲜明不舒服 甚至抽筋 冬季泡脚后穿袜子睡 挺舒服的 除了保护脑补再 脚丫很重要
3条回复
我叫罐罐
我叫罐罐
2025.6.09
每天下午5:007:00特别困,想请教一下主任,这是为什么呢?
梁省中:下午五到七是酉时,对应足少阴肾经,这个时间特别困乏可能是肾气虚,金匮肾气丸吃一周看看
我叫罐罐:哇,主任,我今天去线下看了中医,我们这边中医舌诊脉诊后开的药刚好和您说的一样,是金匮肾气丸,牛啊!!!
3条回复
非常喜欢这期播客,有用的知识又增加啦!现在听梁主任和主播聊天解惑,感觉真的就像自己身边医生朋友一样。最近我开始练习普拉提,自己也在家拉伸,听完之后更加坚定了坚持下去的决心!另外想咨询,买了一个艾灸加热垫,女生使用有什么注意事项吗?比如时间之类的?
梁省中:容易上火牙疼口腔溃疡,经期不建议用,可能导致出血过多,晚上用完了可能烤的太热导致睡眠质量不好等等
10:43 早上吃两个鸡蛋够吗,一般只吃一个包子或者两个鸡蛋,倒也不饿
FM阿喜
:
可以的
予_5N98
予_5N98
2025.6.08
我父亲膝盖最近查出来积水,医生建议做手术。现在在家里是热敷膝盖,想问一下中药可以治疗活着或者缓解吗?谢谢!
FM阿喜
:
这需要找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具体判断。
明天更新了 哈哈
明天内容应该是甲状腺方面的吧
静心12
静心12
2025.6.08
梁主任说的三顿饭,白开水。是不是不用每顿熬粥,我家里老人每顿都要喝些粥,他就说杂粮粥有营养。每顿粥都好大一碗。杂粮粥对于老人来说健康吗?
FM阿喜
:
关键要适量。“好大一碗”就太多了,而且粥升糖太快。
元宝阿K
元宝阿K
2025.6.08
👍👍
本人有点寒 夏天那么热天可以穿拖鞋或者凉鞋吗??😂还是说穿袜子鞋子
梁省中:不要这样极端,正常穿衣服就行
早点睡大觉呀:好的😂感谢答疑
是听雨吖
是听雨吖
2025.6.07
第一☝🏻(●'◡'●)
骑驴问青天:第二
谢谢
HD613154c
HD613154c
2025.6.07
来噜
大火_OtsQ
大火_OtsQ
2025.6.0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