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98 什么是杭州模式?从「官」不像「官」聊起三五环

No.198 什么是杭州模式?从「官」不像「官」聊起

74分钟 ·
播放数17604
·
评论数108

嘉宾|刘典,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数字经济学者,兼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战略与宏观研究项目主任,《杭州模式:DeepSeek与中国算谷》作者

嘉宾|胡宇东,和光文化与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风险资本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杭州模式:DeepSeek与中国算谷》作者

主播|刘飞,内容创作者,产品经理

当很多人都被“内卷”和“增长焦虑”裹挟时,为什么杭州却涌现出 DeepSeek、杭州六小龙、黑神话悟空等一众创新力量,给整个时代注入一剂强心剂?杭州的成功可以复制吗?它又为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怎样的启示?

当一个地方的成功不再依赖“自上而下的设计”,而是源于一片“阳光雨露、各自生长”的雨林,这背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本期《三五环》,我们请到了两位特别的嘉宾——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的刘典老师与和光文化与战略研究院院长的胡宇东老师。他们组建了一个横跨50后到90后的“56789调研团”,带着对时代的好奇,一头扎进了杭州这片热土。

这是一场关于城市、时代与人的深度复盘。我们聊了那些“伟大不能被计划”的惊喜,聊了顶尖公司“小破楼”里的全球野心,也聊了那个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的、为企业发展而落泪的局长。我们试图解构,究竟是怎样的土壤,能让新一代的年轻人从“走关系”转向“拼产品”,能让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博弈”走向“共生”。

如果你也对我们身处的时代感到过迷茫,对“内卷”的现状感到疲惫,或者正在寻找一个能让理想生根发芽的环境,甚至在思考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未来的可能性,希望这场关于“杭州模式”的探讨,能给你一种全新的视角和答案。

内容索引

00:33 Part 1 什么是“杭州模式”?

杭州先行经验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DeepSeek和杭州六小龙的诞生,给整个中国经济注入一针强心剂

杭州最重要的一点是80后、90后开始登上国家舞台

原来我们都是追赶,现在我们需要去探索无人区

身在杭州感觉不出来,如同当年井冈山革命,虽在井冈山看的是全球革命形势

伟大不能被计划

13:09 Part 2 成功土壤:“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原来我们都是追赶,现在我们需要去探索那个无人区

一个定律:展厅布置情况越朴素,企业越靠谱

企业需要的是“热带雨林”般丰富的土壤环境,不是具体给多少钱

在杭州跟政府沟通,不需要把需求翻译成政策语言

手握浙里办,约等于认识一个副省长

32:35 Part 3 “求真务实”的政商关系

在杭州官不像官

一个核心原则:只要无私无损,这事儿我就敢干,哪怕犯了错我的上级会包容我

政府和市场关系,从谁管谁谁优先变成了一个鱼水关系

2025年看到的杭州,是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交汇的地方

杭州让人看到星火可燎原

53:55 Part 4 下一个硅谷与每个人的时代

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硅谷、或超越硅谷?

浙商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

原来四千精神用在做生意,现在放到产品研发和创新上

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财政和支出的可持续问题

那个局长哭了

杭州模式看起来是模式,背后是时代,但最核心的是人

做更长期的事,像养孩子一样去养你自己的职场、产品、做的内容和生意

制作人:严格

片头:Where Are You Going (Live) - 海龟先生

片尾:Retro Petrol - 恐龙的皮 The Dinosaur’s Skin

相关

书:《杭州模式:DeepSeek与中国算谷》刘典、胡宇东著

本期 shownotes 由「Gemini」生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如果喜欢《三五环》,也恳请能在苹果 Podcast 、网易云音乐、Spotify 或喜马拉雅留下你的宝贵好评。感谢!

商务合作&嘉宾自荐,请加微信:wocaishiliufei

展开Show Notes
Shihowe
Shihowe
2025.7.08
让官不像官,山东省的干部队伍怎么办?难道去为人民服务
刘皇叔不留:我们大天津表示不服!
猫弦Su:55:54 有次去杭州出差,回来收到杭州东站工作人员电话,告知身份证丢在站内,直接安排EMS邮寄给我,满满感动!
4条回复
SamGamgee
SamGamgee
2025.7.09
这期节目质量不高。嘉宾离话题很“远”。无论是离杭州、离创业、离科技,都很远。这种话题,请杭州的官员,杭州的媒体,杭州的科技创业公司,杭州的普通人来聊,都会比这种学者更有信息量,更有趣
刘飞Lufy
:
从我个人的视角,可能比较难一次就聊完美。这期未必全面,我自己而言依然是有不少收获的。之后我争取多请一些不同视角的嘉宾。理解万岁🙏
阿菲传赋:感觉调研的太浅了,可能方法也不一定科学,这个话题,建议少输出观点,多讲见闻,fact
6条回复
刘翔Frank
刘翔Frank
2025.7.08
手机里装一个浙里办 App,相当于在老家认识一位副县长。我在杭州深深感受到政府服务的效率。市民服务中心要求做到:只要跑一次。
即便是打市长热线 12345,也是永远有回应。
我记得去年有一次,我打12345市长热线反馈家门口的马路上非机动车道总是停满了汽车,希望能够在这里安装摄像头,或者怎样去管理一下。第二天就有分管的交警大队的队长给我打电话,语气也非常客气,跟我说:的确他们是没有办法这么做的,有很多的要求,但是他短期内至少可以多加派人手来巡逻。他的原话是说:“虽然现在我做不到,但我可以多安排一些我的兄弟们来现场巡逻…”这一点我就非常感动。而今年家门口的这条马路已经安装了非机动车道隔离带了。
HD870437t
HD870437t
2025.7.08
本质上跟浙商的务实传统有很大关系。当然,也要看关系的,只是一般人靠不上。对比福建这边好太多,我们这边霍金都得起来敬酒
HD1043062f:真的,去接触工厂是最明显的
璐璐virgo
璐璐virgo
2025.7.09
能理解想表达什么,但中间好几次吹的有点过了,听的让人尴尬
看到标题还以为是我关注的忽左忽右或者向左看齐更新了😂
吹的有点太猛了,杭州六小龙行不代表杭州行,能孵化出什么企业也不是杭州能决定的,如果比企业数量和密度,杭州也不是第一。不能拿企业的成绩当时地方上的政绩,这个方向上看搞清楚企业为什么选择杭州更重要,政清人和可能并不是那些企业最优先考虑的因素…
交易员小李:哪怕是6小龙,其中好几家也是硬凑进来的。比如黑神话悟空是很屌,但上海可不会把游戏公司米哈游列为自己城市的“龙”,更不用说叠纸、莉莉丝、鹰角、波克城市等其它巨头
YOKO的非遗作坊:那作为企业主还是要考虑的。公司流程真得方便很多啊。也给我们提供很多出海机会,政府带着企业一起去国外参展啥的
8条回复
张好川
张好川
2025.7.09
所以为什么最“正常”的杭州,如今成了一种“新”模式
Falconwings
Falconwings
2025.7.19
今天还在听这期。
正是余杭自来水闹得得沸沸扬扬的时候。
政府治理水平可能确实比较高,可是这水真是又脏又臭。
云笑声:哈哈哈哈
东北爱好者:我今天才想起来应该回看一下这期评论区,回旋镖来得太快
musi_bs
musi_bs
2025.7.09
52:29 温州人在zju读天坑专业材料,毕业后想留杭硬是没有专业对口的公司,这是二十年前的事情,现在杭州产业结构更加的偏向互联网而实业占比越来越少,这点需要警惕
这期很棒啊,两位嘉宾讲的很务实,无私无损、求真务实,这让在北方从事政府关系的很羡慕
HD619426z
HD619426z
2025.7.08
21年毕业的时候找工作,杭州有一个大型的招聘会,当时在学校有宣传,只要去参加,用身份证登记,就可以报销旅途费用,对于还没毕业的我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毕业那年也跑过几个一线城市去找工作,杭州的体验是最好的
KneeNewbee
KneeNewbee
2025.7.08
一旦从上至下形成了共识,那政清人和就成了惯性,所有人都是受益者。
碗碗子
碗碗子
2025.7.08
前排 刚从北京润来杭州工作
HD405764v:体验如何
奇树谦QTREE:我觉得不如北京哎 法外之地 法院不会向着劳动者 同事还在和前司打官司 除了大厂 其他的大部分都不遵守劳动法哎
这期的尺度把握的不好,吹的还是有点过了。嘉宾应该多去了解一下历史。解放以来,中国大地上,曾经出现过很多所谓“地方模式”。有意思得是,这些模式最后往往走向了意想不到的地方。无论对人、对企业、对城市,低调稳健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所谓核心竞争力还是要长期来看。
joyful-ning
joyful-ning
2025.7.10
杭州的12345了解一下,每次有事电话询问,都感觉自己是市长亲戚一样😂办事从不给你使绊子,真正体会到了自己在杭州是纳税人光荣
Asanwos
Asanwos
2025.7.10
1:05:37 很隐晦地说到了,我也担心连续性,主政的浙大的已经是东北过来的…不要把那套人情世故带过就阿弥陀佛🙏
顶呱呱呀
顶呱呱呀
2025.7.10
不理解为啥有人抨击学者不该讲这个,难道这不是社会学范畴该聊的事么?学者型通过田野调查,最起码能结构性分析成因,那事实是主包直击痛点的讲到经济发展基础、内部权力再分配和让渡、为企业创造无障碍雨林,这些都是本质问题,普通的个体站在主观角度当然可以聊,但结构性不强,企业家也不可能敞开聊,人家做企业呢开玩笑;
无妄_rlst
无妄_rlst
2025.7.08
正好本苦命应届生现在正在杭州找工作🙃
何_aBMg
何_aBMg
2025.7.08
杭州虹吸了整个浙江的人才链和资金链,这也不可忽视。整个外来人口流入,并定居的,大部分还是浙江人。在省内杭州做到了房产性价比的最高(浙江乡镇都一万多一平方),物价的性价比最高(浙东县城的物价比杭州高),政府效率和廉洁度的最高,就像首尔对韩国的集中,杭州势必成为一个比较有经济活力的城市。我所在的县城有十几个上市公司,其中一半以上的高管和家族控股股东都长居或两地跑,这种对资本和高端知识分子以及资本的虹吸力量省内只有宁波能够略微抗衡。
YOKO的非遗作坊:浙江并不像成都这样是虹吸式发展
HD982251p:倒也不是,在杭州的外省人士占了常住人口的 70%,而除了杭州人以外的本省人只占了 15%,这跟浙江地县普遍的民营经济有关。
5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