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社牛线下社恐,《焦虑的一代》确诊为社交牛杂症

线上社牛线下社恐,《焦虑的一代》确诊为社交牛杂症

144分钟 ·
播放数789
·
评论数9

本期嘉宾:

赵学坤,北京大学文学学士,日本东京大学公共政策学硕士。《焦虑的一代》《让慢热晚熟的男孩早开窍》《笨小孩也能上名校》“德雷尔一家”系列的译者。

李事佳,北京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前上市公司用户研究员,福乐Day读书会创始人。公众号:福乐Day。B站:在北大读心理的seiga。

00:03:53 赵老师的翻译之路其实一直走在一条治愈之路上,开始的时候想要通过《德雷尔一家》来治愈自己,后来想要通过《焦虑的一代》治愈身边的人。

06:00:00 书籍翻译的职业现状是什么样的,会被AI取代么?

00:14:06 AI 去完全模仿对人类的味儿有点难,它可能只能模仿到画皮,它画不了骨。

00:16:54 ChatGPT是用数学在模拟我们的思维,这可能就是它的局限性。

00:37:28 你要融入一个集体,一定不能广撒网,一定不能直接做你想做的事,一定要找到那个引路人。

00:39:28 仇恨会变淡,但是对过去美好回忆会越来越强,失恋的你一定能走出来。

00:44:19 抑郁症的自残原因之一:痛苦能让我感受到我自己的存在。

00:47:18  从2010 年到 2012 年,美国、加拿大、北欧等国家青少年的抑郁率飙升。

00:47:18 家长根本不知道,我们的孩子,到底在网上是在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接受互联网的伤害。

00:55:03 社交网站来说,现在的青春期少女少男就是十年以后它的核心用户。

00:56:26 心理学观点认为我们的成年年龄应该规定在 22 岁,22岁之前你很敏感,容易受影响。

00:59:35 在网上跟人对骂,完了以后我不 EMO 的,但是青春期的女孩她们是会EMO,她们会当真的。

01:02:10  新鲜感和随机奖励会让人对游戏上瘾。

01:05:58  那种永不言败或者是对自己很难满足的人,可能都是天才的胚子。

01:10:19  用沉迷和专注的区别来区分学霸和学渣,沉迷仅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专注是带有目标的。

01:22:52  我如何考上北大:好的老师是会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能给他们提供强大的自信。

01:38:56 青春期有什么好可怕的,我不叛逆,特别好,现在我孩子 9 岁,他想杀了我。

01:39:57  我觉得我爸妈身上有一种非常朴素的母爱和父爱:松弛感,我从小沉浸在这种松弛感中让我相信他们是爱我的。

01:42:07  每一届的父母其实都可以做这四件事情:1给孩子作好榜样;2给孩子创造培养兴趣的氛围;3给孩子奖励和自信;4.有目的地鸡娃。

02:01:55  其实冒险本身不重要,但是它形成了一种自尊心和一种很松弛的感觉:我可以,这都不算事。

02:03:55  所谓的抑郁形成的一个基础,就是所有的事情都扩大化,本来你焦虑的是一件事儿,结果变成焦虑所有的事儿。

02:06:16  我从小成绩就是一直都很好,所以父母对我要求就一直非常高,导致我没有办法犯错。

02:08:10  较真的人可能更有可能成功。

02:11:13  父母也不容易,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

02:14:52  作者并不认为手机有毒,他提出了一个概念叫“手机是童年”,他真正批判的不是手机这个设备,他批判的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本期节目提到作品

图书

《德雷尔一家》

《让晚熟慢热的男孩早开窍》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感谢湛庐出版社本书的购买链接:《焦虑的一代》

展开Show Notes
less518
less518
2025.7.10
这个赵老师的语速太快了,这个语气压迫感也杠杠滴
less518:然后我更焦虑了
科技發展很快 我覺得沒什麼代替不了的未來
悄雪儿
悄雪儿
2025.7.06
1:07:53 专注和沉迷我理解的区别就是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大麒麟
大麒麟
2025.7.03
你是啥交朋友的策略是自己的事 就别女孩女孩了吧
因为疼痛能让我冷静下来,而且再看到身上的疤痕的时候,能提醒我自己不要再犯这样的蠢,是个reminder
HD134640s
HD134640s
2025.7.02
04:13 一群十一二岁青春期的女孩会经历什么?
Jennyyx
Jennyyx
2025.7.02
我童年阴影全被带出来🤷‍♀️
看标题突然饿了,这么焦虑的书搞得好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