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泰客talk」的第16期播客。
这期关于新消费的播客,录制在情绪价值爆棚的六月下旬。当时我们正坐在录音棚里,窗外是炎炎夏日的蝉鸣,嘉宾们的桌面上却有些寂寞——
没错,我们还是没有抢到Labubu。
大家感到一致的困惑——
不是说平台放货了Labubu降温了吗,怎么还是买不到?!而且不仅Labubu买不到了,一些以前没这么火的IP,crybaby,星星人,也买不到了……
「95后」消费研究员小胡,为了研究新消费,加了大量的玩家群,结果是自己「躬身入坑」。
小胡说,有时候在家里加班写报告,看到书桌上的Labubu,拿起来抱一抱玩玩一玩,是充电又治愈的过程,对生活的好奇心和期待感又回来了。这是他对潮玩「情绪价值」的切身感受。
他认为,对于消费品最核心的,是对产品和消费者的尊重。企业要踏踏实实地把产品做好,把消费者的需求满足好,最终的成功和爆发,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市场最终会奖励真诚的人。
资深「智商税收集家」韩老师,和我们分享了「85后」的消费往事。
最早入坑的「盲盒」是小时候买干脆面收集的水浒传英雄卡,拆包时指尖都在发抖,结果一整箱拆完,桌角堆成小山的全是「白花蛇杨春」,稀有卡要在「二级市场」用零花钱置换。
成年后的风口是「炒」篮球鞋。有一年冬天下着雪,韩老师被家属带着,早上六点去南京东路的乔丹的旗舰店抽签。为了证明对球鞋的热爱,买家还需要穿上自己最喜欢的AJ球鞋,作为「入场券」。
人们永远愿意为有趣和快乐买单。从水浒卡、篮球鞋、Labubu,到最近以玩梗自嘲出圈的苏超。轻松诙谐,彰显个性。小成本大快乐,成为时代的消费主旋律。
奇怪的是,即便知道是商业套路,我们仍乐在其中。就像我们偶然翻出小学攒的水浒卡,摸着泛黄的纸边,想起自己也曾是蹲在小卖部前,为一张卡片心跳加速的少年。
「 聊天的人 」
主持:晓晗
嘉宾主持:韩靖
嘉宾:
消费研究员:胡运昶
「时间轴」
潮流与周期
03:12Labubu放量,股价为什么跌了?
11:38暴力熊和kaws已经凉了,Labubu还能火多久?
18:10小浣熊水浒卡,集不齐的108将
19:5485后炒篮球鞋的往事
22:43篮球文化是怎么退潮的
情绪和出海
31:05IP的情感共鸣是怎么形成的
39:05研究员怎么调研新消费
50:30Labubu的出海为什么这么成功
花小钱的快乐
55:50不买奢侈品的年轻人
57:10苏超的启示,低成本更快乐
1:02:50文化产品爆火是靠运气?
1:08:50年轻人不喝白酒了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个股信息仅供参考列示,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互动方式 🌟
欢迎在微博@国泰基金、微信公众号搜索[国泰基金微幸福]与我们互动。
7月15日前,来小宇宙APP
订阅「泰客Talk」,
并与我们互动评论,
我们将抽取10位小伙伴送出
「泡泡玛特盲盒」小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