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打卡,如何真正"看"一场展览?|冲卷时间接触印相 Contact Sheets

除了打卡,如何真正"看"一场展览?|冲卷时间

58分钟 ·
播放数1649
·
评论数19

在这个人人都是"策展人"的社交媒体时代,看展似乎变成了一场关于品味的表演。本期节目,我们再次邀请到艺术家姜雪,从"打卡式看展"这一现象切入,展开一场关于艺术、观看与当代生活的深度对话。

欢迎收听。

【时间轴】

00:35 从当代“打卡式看展”现象谈起

12:20 最近印象深刻的一次看展经历

18:18 如何更好的体验艺术展览

24:58 「上海外滩美术馆事件」背后的艺术阶级问题

42:00 艺术展览避坑指南

【接触嘉宾】

姜雪(小红书@日常飘过的姜姜/Instagram@xue_jiang_j)

生于中国东北,现居于上海,毕业于波兰罗兹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本硕,2019年获奖学金前往德国HFGK交换学习一年。使用摄影,摄影书,装置,moving-image等媒介,从人与周围的关系,主客体关系切入讨论身份与存在的边界,对物体与空间的关系有永恒的兴趣,喜欢超现实。

【本期主播】

🎙 花盆,胶片摄影师,高校教师。

B站/小红书/微信公众号@于花盆)

🎙 小明,摄影、数码博主,专注老器材与影像文化。

B站/小红书 @搞艺术的小明)

【其他信息】

策划:于花盆

制作:搞艺术的小明/于花盆

📢 扫码加入听友群,与主播互动,不定期福利放送!

展开Show Notes
顾了顿
顾了顿
7天前
50:32 主播能不能把这些画廊,策展人的信息打在shownotes上,我不熟悉这些名字不太好找👏谢谢
Jiang姜:Vanguard Gallery 天线空间antennaspace 三街画廊 没顶画廊 Fotografiska 除了三街好像都有自己的公众号,可以用名字搜关键词,去之前需要留意开馆时间。还有香格纳画廊,MACA艺术中心,在北京、上海都有活动。聊天儿的时候一下就想到这么多,有点乱,请多担待。
顾了顿:谢谢回复😀
打卡让更多的人来到了场馆,然后又做了更多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结果对于场馆和展出的内容来说是一件更有利的事还是有损纯粹性的事?对于不同的场馆不同的作者和观众来说应该都有不同看法,这个挺值得讨论
留白WhiteInk:打卡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工作😂
于花盆
:
是的,这个话题很有聊头
我们保留拒绝为您服务的权利 这是一句很好的话 代表了成熟和独立 情绪反应出来的是不成熟 孩子气
有些时候我与作品的合照是一种互动(比如模仿有趣的动作,配合同色系的衣服),想要呈现出的不是我多漂亮,而是此刻我在场我互动。在艺术生意的推动下,打卡逐渐变了味。就好比,有人喜欢豆腐却厌恶臭豆腐;但也有人被臭豆腐吸引而来,止步于此或者进一步探寻豆制品的前世今生。打卡商业化,艺术标签化(成为自我标榜的上流title),意味着拍照不再是纯粹的记录本身。来到展厅,不妨也感受下所谓氛围,尝试感知作品与观众吧。
展览拍照 我一般都是去把全部照片给看完 再回头看有那几张照片特别吸引我的 我就拍那几张 这样就够了
syteve
syteve
2025.7.11
街头摄影同样,感受先于拍照
展覽 我看過書畫攝影的 還有汽車展
秋天的落葉:歷史文物、女排館的
于花盆
:
是个展览老饕了!
liuliu_6
liuliu_6
2025.7.10
00:10 开头音乐是Radiohead的No Surprises ,品味真棒~
31:42 个人牛马运营的口吻,如果代表官方回复就有点傲慢了
44:32 商场展本身就是为了打卡宣传的吧
42:42 哈哈哈,遇见真的!
08:58 刚去过奥赛大展,真的很好
看展蠻自由的 自己在那逛 然後可以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