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过去了,厂哥依然记得进入互联网行业时的心境,那是一种夹杂着热情和理想、个体成长和发展、追赶风口的复杂情绪。
“那会还挺有情怀的,”他提高音量,“听完马老师(马云)演讲,就感觉浑身血液往上走,你知道吧?”当时是2019年,互联网依然充满想象和张力,“大家提到最多的词是颠覆,我想我得去走一遭。”
在2022年,厂哥从一家大厂离职,开始通过《大厂青年》记录互联网公司的人和事。2023年至今,他做了一个《和100位互联网大厂人喝咖啡》的项目,前段时间刚刚聊完100人。和他入行时不同,100人之中,几乎没有人再提及理想和情怀。
事实上,这个项目更像是一场田野调查,100个人及其故事,侧面见证了行业的起伏,个体生存姿态的转变,以及社会对大厂认知的变化。
他结合个人经历、个体观察,以及这个田野调查,将自进入行业至今的6年概括为最后的红利、紧日子和熬过来三个关键词。
在过去,互联网大厂曾是年轻人追逐梦想之地,到如今,降本增效这四个字渗透到了每家公司的血液里。熬过来之后的行业在发生什么?身处其中的人又正在经历着什么?
【聊天的人】
厂哥,《大厂青年》主理人,2023年至今,完成《和100位大厂人喝咖啡》项目
周近屿,「镜相工作室」创始人,即刻:周近屿
【剪辑师】
施亚飞
【时间轴】
01:42 一个焦虑样本:“铁三角嫡系模式”共进退
07:44 约人聊天时,“我一天最多喝了四五杯咖啡,最后实在喝不动了”
13:31 “这几年没什么中厂蹦出来,中厂夹在中间不上不下,是最难的”
17:36 “一位原来的总监,已经把BOSS直聘刷得快冒火星,跟我说工作真难找”
24:07 大厂人的三条退路
29:28 “降本增效已经渗透到每家公司的血液里了”
32:10 “那时候,大家都在电梯里,不管你做俯卧撑还是躺着,电梯一定上去,你在风口上”
35:34 最后的红利期,紧日子,以及熬过来了
41:44 工牌祛魅和相亲市场不爱大厂人
49:21 离职或被裁后,大厂人第一反应还是进大厂,“已经形成一种依赖”
54:05 大厂人不再谈理想
【联系方式】
jingongcankaofro@163.com
公众号「镜相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