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收听「盲人摸象」系列第33期,也是倒数第67期。
本期节目和我聊天的是听友阿乐。
阿乐的故事,很难用三五个关键词概括,也很难拎出一条故事主线。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小镇做题家」的典型故事——
从镇上考到了市里,从咸阳考到了北京,理工科,写代码,读书改变命运。
但,跳出“小镇做题家”的叙事,阿乐离开校园以后的选择,一直游离在所谓的“主流”之外——
没进国央企,也没进大厂。
换过三家创业公司,分别经历了被收购、辞职以及四年都没有做出来一个产品原型。
逃离北京去了新加坡,结果不到一年又回到了北京。
一转眼,毕业十年了,依然漂在北京,依然没有答案。
我并不打算刻意去渲染一个迷茫的北漂故事,但你确实能够从阿乐的叙述中,听到很多复杂的情感。
这期节目其实去年就录好了,之所以拖到现在才上线,是因为我一直没想好,到底应该如何讲述这个故事。
但,这种“没想好”,或许反倒是更符合「盲人摸象」的气质。
上个月,我终于剪好了这一期节目,找阿乐确认素材。阿乐说,录制这一期节目的时候,他的小孩还没出生,而现在,他的小孩已经半岁了。
希望阿乐一切都好,也希望你会喜欢这期节目。
【时间轴】
- 03:41 从咸阳下面一个特别穷的县,考出来了
- 05:47 高中记忆:方言、网吧、打牌,以及匮乏
- 17:46 复读那一年,万幸没有微信朋友圈
- 20:23 选了通信工程,是因为我那时候太喜欢去网吧了
- 27:26 遇上文艺青年大叔,挣了15000块钱
- 30:27 摸索代码的快乐,与重装了十几次系统的痛苦
- 35:17 第一份工作,说不上“找”,误打误撞多一点
- 38:21 大学有遗憾吗?别苛责20岁的“局部最优”
- 45:17 上班不到八个月,裸辞了
- 47:30 加入一家小而美的创业公司,被收购了
- 52:17 去了新加坡,不到一年回北京了
- 58:32 跟原来的老板继续创业,4年了,连demo都没有做出来
- 1:04:24 我很早就知道,自己不适合大厂
- 1:12:03 用三个词概括自己过去十年的经历?
- 1:16:34 是什么驱使你做出那些重要的决定?
- 1:20:30 哪一个不经意的决定改变了你的人生轨迹?
- 1:23:40 如果只剩下一年的生命,你会做些什么?
- 1:29:54 对10年前的自己说一句话吧!
【欢迎加入听友群】
在各位听友不懈地敦促下,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运营听友群了,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ingdaokuaima123),即“轻刀快马”全拼+123,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你们的反馈对于我们无比重要,期待与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