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周一妍 《日日滋养》作者 & Julia Zhang 《Finding the Path》作者
主讲话题:
1 都市人越活越心累的原因讨论。
2 关于“黄金一小时”的认知分享。
3 黄金一小时的三个魔法:
- 给自己更多能量,去做想做和喜欢做的事,形成正循环。
- 平衡和融合。
- 越来越学会感知自己的身体。
4 聆听《岩中花述》第一季第5集《对话戚山山|衣服和建筑一样,它们都与人融合、然后消失》的心得,以及有关“身体和意识”的讨论。
录制心得:
不预设聊天内容,临场发挥,遇见意料不到的惊喜。这是我和Julia做《我整理出女性力量》播客节目的动力之一。
录制《黄金一小时的魔法》过程中,惊喜来自我们不约而同聊到女建筑师戚山山。我们各抒己见,分析她每天早上健身两小时背后,是怎样的认知在支撑她。这段聊天,对我个人的帮助很多。非常推荐大家回听!
她是小宇宙《岩中花述》第一季第5集嘉宾。她在节目中聊到,如果人活100岁,50岁前通常是身体带动意识。特别是小孩子。思考不多,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不是意识控制身体,而是非常敏锐的身体,正在带动意识。50岁后是意识带动身体。人的身体越来越弱,意识越来越强,身体已跟不上意识。
戚山山选择每天清晨健身两小时,并非为了健身而健身,而是希望通过做这件事,激发更加敏锐的洞察力。因为她相信,如果一个人的身体感知非常敏锐,可以带动意识,感知到别人感知不到的东西。这能让她做建筑时更有激情。
当我和Julia结束播客后,我再次回听《岩中花述》戚山山的那期节目,还做了一张精华信息整理图,把她讲到的触动我心的点子悉数写下。我发现最打动我的,还是她关于“身体与意识”的分享。
我想,当我们的身体带动意识,我们就活在being的状态。当我们的意识带动身体,就活在doing的状态。从事建筑设计、艺术创作、写作、摄影、课程设计等创意工作的人,如果可以一直活在being状态,身体感知力增强,敏锐度提高,相信对于捕捉创意灵感,是最好的。
创作灵感就好像野地里的风,没人控制得了。当我设计整理课程时,我把它视作一种艺术创作。光想是没办法想明白的。只有适时停下,什么都不想。沉浸式健身,照料植物,走进自然,和花草说话......当身体变得轻盈、觉知变得敏感,生命内在的坚实,将带领我去到想去的地方。
想进听友群的朋友欢迎添加微信:shirleyzhou2008(备注女性力量听友群)
还有类似的一本书叫早起的奇迹,作者提出了一些好的早上的一些内容,比如说冥想,运动,写日记,抒发情感,阅读,还有就是写一个今天的工作计划。
我觉得他的这一套还是非常实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