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科技记者陈怡继续女记者聊天局:聊聊AI助力写作的时代,媒体人何去何从?
我们讨论了“硅谷投资教父”保罗·格雷厄姆的最新文章《Writes and Write-Nots》。他的文章中提到一个概念:写作即思考。未来只有两类人:“优秀的写作者”和“不写作的人”。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我们的结论是:
- 一个人只有持续地言为心声,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欲才能持续。
- 当一个人紧张的时候,语言也是紧张的;当一个人非常松弛的时候,语言才鲜活。
- “优秀的写作者”发自内心地想说一些话。对他而言,表达是和吃饭、睡觉同样重要的一种欲望。“普通的写作者”以写作作为一种谋生手段。
- 优秀的写作者有“现场感”。只有到达现场,才能捕捉到一些机器完全想象不出来的细节,而且这个细节是真实的。
- 优秀的写作者有文学素养和较深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因为这涉及到价值判断,是AI无法做到的。
以下是我们讨论的几个问题:
- 3:01 女记者眼中大众媒体的“黄金盛年”是什么时期?
- 13:36 我们最怀念什么?最感谢什么?
- 37:00 如今一位留在纸媒,一位成为自由撰稿人,这是我们的主动选择吗?
- 52:39 AI时代,为何只剩“优秀写作者”和“不写作的人”?
- 64:00 专业人士都纷纷下场做内容,擅长写深度报道的传统媒体人,是否还有优势?
- 77:01 为什么我们更青睐更看好做播客,而非短视频?
- 83:01 很多人说新闻人是理想主义者。你当下的理想是什么?
- 89:12 录制完这期播客,我们各自的启发是什么?
陈怡:我们应该用真实的行动去创造未来。我们不需要去预测未来。
一妍:与其拥抱变化,不如创造趋势。
☀️一些本期播客的提及:
文章:《Writes and Write-Nots》保罗·格雷厄姆【美】
书籍:《黑客与画家》保罗·格雷厄姆【美】
电影:《海豚湾》路易·西霍尤斯导演【美】
播客:《Vol.18|女记者聊天局:当你的生活变得广阔,就能发现形形色色美的来源》
播客:《Vol.21|周一妍单口日记:我为什么从零到一做播客?》
☀️主播周一妍
复旦新闻硕士|前《外滩画报》记者|10年小而美简单生活的实践者、传播者
书籍:《日日滋养:365天爱自己的生活良方》
公众号:第1整理术YiOrganizer
视频号:周一妍Shirley
知识星球:生活创作者的密友圈
有意愿进听友群的朋友,欢迎添加主播微信:shirleyzhou2008 (备注“听友进群”)
如果你喜欢本期播客,欢迎留言、转发支持。每期播客节目下方有个“赞赏”按钮。您的善意鼓励,将帮助我更好地创作节目,将善与美传递给更多人。谢谢❤️。
☀️嘉宾陈怡
博客:科学网 搜索“陈怡”
☀️加入我们
欢迎阅读以下文字,了解一妍创办的创作者社群。
☀️小宇宙听友福利1:
记者陈怡常听的深度文化类播客大公开:
- 忽左忽右
- 中间地带
- 历史学人
- 游荡集
一妍和陈怡都爱听的生活类播客:
- 来都来了
☀️小宇宙听友福利2:
本期播客金句小卡片
如果你喜欢本期播客,欢迎留言、转发支持。每期播客节目下方有个“赞赏”按钮。您的善意鼓励,将帮助我更好地创作节目,将善与美传递给更多人。谢谢❤️。
版权申明:《100个日日滋养的人》播客节目版权归属轻书慢笔™️工作室。你可以在小宇宙APP或苹果播客APP找到我们。
从未担心会被ai替代,对于周围事物发展的敏锐度,以及情感的丰富而有层次的表达,唯人可以完成。
播客可以更深此次地挖掘与表达,短视频只是瞬间的展示,浏览。还是喜欢经过认真思考之后所沉淀下来的元素,那是提炼过的东西。
喜欢陈怡这种愿意担当而又不违背自身成长环境所带来的从容心境。
谢谢一妍和陈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