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gina 美籍华裔的非二元性别认同 & trans joy
Regina来自美国洛杉矶,ta的自我认同是酷儿(queer)、跨儿(transgender)、泛性恋(pansexual)。ta的父母是来自广州的第一代移民,虽然家庭的环境比较保守,也经历了许多包括种族/性别身份/性倾向的探索和纠结,但最终完成了自我认同的旅程。从Smith College毕业之后,ta去北京当英语老师,目前在NYU学习社工专业,目标是成为一名性别友善的心理咨询师。 Support the show
- Michelle 成都公开lesbian婚礼,从四川律师到硅谷社群
Michelle来自四川,2013年在成都的lesbian酒吧遇到了自己的妻子,来自美国加州的Pat(小鱼)。她们在成都举办了一场公开的大型婚礼,向身边所有人出柜。后来她们搬到了硅谷,创办了一个华人移民公益社群「愉园社」。 Michelle和小鱼的婚礼纪录片: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64y1u76a YouTube链接:https://youtu.be/iE6_bya-AGM Support the show
- 乐兮「从体制内公务员,到加拿大木工」
乐兮来自河南,今年33岁。她在体制内做了五年公务员后,因为出柜的不顺利,最终决定和女朋友一起出国。从新西兰留学打工,到在加拿大做木工,她说,「我们普通人都有能力往前走一步,都有能力再出发,都有能力把生活过得热气腾腾。加油,不要害怕。 」 乐兮的豆瓣日记:https://www.douban.com/note/768165973/ Support the show
- Yi 多伦多纹身师,酷儿艺术 & Gender-chill
Yi来自杭州,大学在加拿大学习艺术和多媒体,后来成为了一名纹身师。我们讨论了和原生家庭的关系,如何探索和确认自己的性/别身份,以及疫情期间的mental health. "Being queer saved my life. Often we see queerness as deprivation. But when I look at my life, I saw that queerness demanded an alternative innovation from me. I had to make alternative routes; it made me curious; it made me ask, 'Is this enough for me?'" — Ocean Vuong 我和Yi关于纹身的视频 https://youtu.be/3J6RHwlF-dA Support the show
- 柏恩 在迪士尼乐园相恋,和美国男友的12年
柏恩来自上海,今年32岁,是一名产品设计师。他在上海读本科的时候, 去佛罗里达的迪士尼乐园实习了半年,当时认识了美国男友凯尔。后来两人为了在一起,就去了加拿大,他又读了一个本科。后来他们一起在多伦多和纽约结婚生活,已经12年了。 Support the show
- Justine 酷儿跑团 & 安全空间
Justine来自台湾,10岁搬到上海,后来在温哥华上学,目前从事brand marketing。她在上海成立了一个Queer Run Crew,想要给LGBTQ+提供一个安全空间,解决由性别的刻板印象带来的身体焦虑。 Support the show
- 回国&出国之间,如何建立起自己的support system ft. Sylvia
Sylvia从18岁开始去美国芝加哥上学,后来在各大科技公司工作,半年前回国创业。我们聊了聊作为身处在两个世界之间的「边缘人」,如何面对depression,如何维持好的精神状态,如何建立起自洽的跨国性的小世界。 Support the show
- 禹金璐 加州软件工程师,13年异国恋到相聚,成为父亲
禹金璐来自辽宁沈阳,在北京上学时通过交友网站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后来他被公司外派到加州,经历了和老公在中国/欧洲/美国异地恋的过程,最终在San Diego定居,去年有了自己的宝宝。 Support the show
- Alex 别的女孩主编 & 性别理念传播者
Alex来自天津,她是BIE别的女孩的主编。她从大学开始在新西兰读书,后来在读性别研究的博士过程中,成为了当时Vice中国的写手,主要关注性与性别理论。 她的自我认同是酷儿(queer),对此她是这么理解的—— "我对queer的理解就是,它不一定代表的是性少数。Queer本身的意思是挑战一切现有的、主流的、权威的和规范的行为,它都是queer的。所以即使是一个异性恋,ta如果选择不婚,或者是说ta有意识地去做一些反常规的、或者颠覆性的一些实践,它其实也是queer的。所以在across性取向,大家就可以建立一种更大的社区感。" Support the show
- Meina 「大学每天抱头痛哭,而14年后我们结婚了」
Meina来自北京,今年33岁,毕业之后一直在做财经新闻的记者,目前在洛杉矶从事金融和房地产相关的工作。她和女朋友是本科的同学,后来女朋友去美国读书,所以她也申请了研究生,之后两人在洛杉矶长住,去年在美国结婚。 Support the show
- 杨一 中国Podcast行业 & 开放关系
杨一来自安徽,是「忽左忽右」和「去现场」两档podcast的主持人,也是播客公司JustPod的创始人。处在open relationship中的他觉得,性和爱可以分离;无论是酷儿身份还是亲密关系,都需要有意识的主动思考和体验。 Support the show
- Ky 绿屏搞笑翻跳,从亚洲到加拿大,泛性恋/无性恋queer
Ky来自新加坡,曾经在上海学习,后来定居多伦多。她是一名全职的剪辑师,业余时间是个dancer,会在绿屏前翻跳韩国的女团舞,制作搞笑视频。她近年才认定自己作为一个panromantic/asexual的自我认同。 她最近翻跳的How You Like That 视频链接 * YouTube https://youtu.be/pTN03vU-6YQ * 哔哩哔哩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54y1D7vM Support the show
- 孤独感 & self-love 「Ashley的生日特辑」ft. Phoebe
“Trust the wait. Embrace the uncertainty. Enjoy the beauty of becoming. When nothing is certain, anything is possible.” Support the show
- 大希&阿索 两个妈妈和一个女儿 「10年前我们以为只是在法国玩一玩」
阿索来自贵州,大希来自上海,她们在法国读书的时候相识,当时各自有男/女朋友,只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在一起。后来一起搬回上海,现在和两岁的女儿生活在一起。 Support the show
- 冷宜 我爸说「我就不应该送你出国 出国就毁了这一切」
冷宜来自江西,初中在澳洲的女校学习,高中在洛杉矶的混校努力和男生交往,但最终发现自己还是只喜欢女生。她说,自己一直坚持在做同志公益,是因为对人性的相信非常脆弱。而且,“我对这个世界的很多思考和认知,都有了性取向的这一层滤镜,所以这是一件我必须一直做下去的事情,不然我没有办法自洽地生活。” Support the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