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13-原生广告
- 新-基操27-反转新闻
1⃣️含义 2⃣️原因 3⃣️特点 4⃣️建议 5⃣️案例
- 新-基操26-恶性犯罪报道
1⃣️“犯罪模仿”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引发“维特效应”;塔尔德《模仿的定律》犯罪模仿理论 2⃣️关于媒介暴力和青少年成长 涵化理论;默顿“自我实现性寓言” 3⃣️如何报道 平衡(“必须报道”和“谨防后续犯罪”) 怎么平衡(有责任感的、科学审慎的、有言说的报道;谴责而不是讲故事消费;回应公众危机议题)
- 新-基操25-灾难报道
1⃣️概念 2⃣️报道原则(“3T”) 3⃣️媒体的责任 4⃣️新媒体的作用 5⃣️可能存在的问题 6⃣️如何更好舆情应对 7⃣️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 8⃣️案例
- 新-基操24-非虚构写作
1⃣️概念 2⃣️特点 多样叙事(灵活+时空);个性化的细节呈现;复杂性的故事建构 3⃣️兴起原因 在读者群兴起原因 在新闻界兴起原因 4⃣️存在的问题 固有矛盾 现存问题 5⃣️发展趋势 6⃣️前景(出书;周边;故事版权) 7⃣️特稿与深度报道 8⃣️案例
- 新-基操23-新闻用户
1⃣️历史变化(量级的变化;量级带来兴趣的变化-新闻通俗化;分化与聚合) 2⃣️新闻用户的情境化新闻使用 时空情境;社会情境 3⃣️新闻用户的角色重定位 波动的群体;意义的主动生产者;新闻生产中的对话者 4⃣️网络时代的新闻用户:网络用户 ▪️特点/生存方式(数据化生存;表演化生存;节点化生存;并发行生存) ▪️网络用户的新闻生产与传播(联系UGC) 【参与方式】1-初级新闻生产中的网络用户的参与(启动性;资源性;原创性;互动性) 2-新闻再生产中网络用户的参与(扩散性;提升性;整合性) 【参与特点】非制度性的;能量大小取决于网络聚合的效能;对专业机构具有依附性和嵌入性;这种再生产过程可以产生一种正反馈效应 【影响】积极🌹(流程)提供线索,补全报道图景;协同生产,提高用户的参与积极性;同一新闻不同维度的展示更加还原事实 消极🥀(主体)冲击原有新闻生产者的地位;内容参差不齐,存在监管真空;新闻专业主义内涵发生变化(吴飞2.0) ▪️网络用户的连接模式 内容为纽带;社交为核心的一对一;基于游戏的虚拟情境互动;个体为中心的基于内容的“表演与观看”;以产品服务为中心,中介的“泛连接”;借助标签的隐性连接 ▪️网络围观(技术赋权 社会舆论监督的新形式 个人倾向和情绪化)
- 热12-5G⬇️
7⃣️论述5G的发展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 积极(泛在链接-信源主体不再局限于人;视频转向-媒介融合;多维呈现-提升用户沉浸式体验;人才培养-全媒体记者) 消极(即时生产-让位于时效的专业主义危机;连接过度-技术“解放”人到“束缚”人) 8⃣️媒体应对的策略(观念;体制机制;人才) 9⃣️5G时代新型主流媒体发展的契机与策略 稀缺的价值资源 1-维护专业新闻的根基,尤其坚持对真相的探寻 2-重构新闻生产的格局,突破现有的平台垄断 3-拓展主流媒体的职能,以智库型转向专业新闻的品质和服务 🔟5G技术与身体传播的关系 环境建构 人称建构 关系建构 🔟1⃣️媒体运用5G技术的案例 唐宫夜宴;两会-北京移动和人民日报社(5G+边缘计算)AI编辑部、和新华社(5G+8k)“沉浸式”听会报道;总台财经脱贫攻坚《走进直播看脱贫》装载5G+4k+AI的大篷车演播室;我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5G+4K/8K+AI央视频;2022两会新华社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主持人邱浩与王亚平委员的联线)
- 热12-5G⬆️
1⃣️概念 2⃣️5G时代传播的特点 3⃣️5G与新闻业 4⃣️5G应用对于传媒行业的影响 5⃣️5G对于新闻业的影响 6⃣️专业新闻的危机:技术迭代的陷阱与代价
- 热11-元宇宙⬇️
9⃣️中国应对“元宇宙热”的策展 🔟警惕元宇宙“泡沫” 🔟1⃣️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元宇宙 🔟2⃣️案例 🔟3⃣️论文:元宇宙视域下的未来传播:算法的内嵌与形塑
- 热11-元宇宙⬆️
1⃣️概念 2⃣️发展阶段4 3⃣️为什么需要元宇宙(抢占市场;推动转型;转移视线) 4⃣️元宇宙的特点4 5⃣️元宇宙的关键技术 6⃣️元宇宙的初级应用 7⃣️元宇宙的价值 8⃣️元宇宙的风险
- 热10-区块链
1⃣️概念 2⃣️区块链新闻应用 3⃣️区块链应用于新闻的特点(生产;把关;事实核查;效果评估) 4⃣️区块链应用对于新闻业的影响 5⃣️区块链与假新闻防治的关系 6⃣️区块链与新闻盈利模式转型的关系 7⃣️《区块链:改变媒体的游戏规则》报告(作者德勤) 8⃣️区块链案例 9⃣️区块链如何推动媒体融合
- 传-基操27-洗稿
1⃣️概念 2⃣️产生原因(互联网本身特性滋生土壤;vx公号的闭环生态缺陷;公众媒介素养的普遍缺失) 3⃣️与新闻伦理失范的关系 4⃣️整治路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完善行政治理联动机制;监管平台源头过滤机制;算法监测系统辅助判定;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和法规伦理普及) 5⃣️案例(甘柴劣火:财新记者和呦呦鹿鸣;川大传院账号与赫兹实验室之争) 6⃣️洗稿与引用的界限(目的;数量;细节规范;整体规范;信源标注;自媒体平台界定方式)
- 热09-知识付费&付费墙⬇️
付费墙 1⃣️定义 2⃣️发展及模式 四种模式(硬付费墙;额度制;计量收费制;微收费模式)财新网 3⃣️如何让用户进行付费 4⃣️未来的发展趋势 5⃣️付费墙与承担社会公共效益的关系 6⃣️新闻付费墙下的数字鸿沟 7⃣️付费墙与回声室效应 新媒体盈利模式的主要特点 1⃣️相对传统物质性行业,媒体行业的盈利模式特色 2⃣️相对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盈利模式特色 3⃣️移动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盈利模式特色 4⃣️“互联网下半场”的新媒体盈利模式特色
- 热09-内容付费与付费墙⬆️
1⃣️定义 2⃣️历史脉络(罗辑思维-付费招募会员;wbwx赞善打赏功能;知乎live36氪喜马拉雅等兼具内容共享和付费问答的开放内容聚合平台;财新网-中国首家全面实施新闻收费的媒体)(克莱舍基认知盈余) 3⃣️发展动力(技术;全民输出;阶层焦虑;支付习惯) 4⃣️现状与特点 1-差异化多平台入局(视频文学音乐等产品输出的付费如爱奇艺、知识经验分享的头部信息平台如知乎live分答、在线付费教育平台如新东方沪江、专业领域媒体付费专栏如36氪的“开氪”栏目、wbwx的打赏付费 2-依托原有用户黏性,聚焦闭环盈利模式(粉丝经济、社群经济如罗辑思维) 5⃣️“粉丝经济” 正/负(知识密度和专业化程度让位于话题度和分享者知名度) 6⃣️困境与挑战(版权保护;资源分散) 7⃣️在线问答平台的局限性总结(渠道容量;话题内容及深度;注意力导向问题-算法机制;缺乏完整的反馈机制;依赖“网红”质量参差) 8⃣️未来趋势与路径选择(垂直内容;智能技术;社交互动) 9⃣️对新闻媒体的价值(培育消费习惯,增强用户黏性;拓展产业价值,实现有力变现) 🔟优质内容回归 【原因】1-内容泛滥,信息冗余之下的必然选择;2-消费者付费意愿升级;3-实质:聚焦精准用户,高质量原创内容的价值开发;4-发展:用户基础上更优信息流动形式;5-版权保护激励 【影响】优质内容与产业升级 1-媒体人职业转型个人ip;2-“媒体”角度-机遇和挑战;3-“产业角度”-产业界线更加模糊;新闻商业属性之外更具有公共属性) 🔟1⃣️新闻媒体的内容付费案例(纽约时报;南方周末;《财新》;喜马拉雅)
- 热08-网红&网红经济
1⃣️概念 2⃣️发展史:文字时代(网络文学“红人”)—图文时代(图文并茂的草根红人)—富媒体时代(网红泛化)—微信时代—短视频时代“人人可红” 3⃣️动因分析 网红主体:从自我表达到自我赋权(表达天性,自我呈现;新媒体赋权下的个人IP打造-自我赋权和群体赋权) 中间推手:注意力经济的内在驱动及外在策略(资本驱动-团队、ugc变pgc;专业化的传播策略-内容为王、多平台联动造势) 受众客体:聚焦网红拥趸背后的心理诉求(排解、陪伴、填补碎片化时间;寻找认同下的投射心理;追逐热门的从众心理) 4⃣️评析网红现象 🔺普通人通过展示个人特长而实现自我价值的路径可行性,多元氛围更多创意,更精心的传播内容的生产 🔻“伪日常”“彼岸世界”消费主义虚荣风气;低级趣味不健康价值观;巨大利益和资本鼓吹无形增加社会浮躁气息 5⃣️网红与意见领袖 核心不同-人和内容;平台不同-网和网、大众媒体、生活;关注点需求不同-打发消遣和补充不足;时间跨度不同-更新频率越来越快和较为长远;粉丝忠诚度和平台延伸度不同;变现价值链不同-精准营销) 6⃣️网红经济 概念; 现状-马太效应;流量变现周期缩短;规模产业化;品类细分化;追逐时效性) 未来发展-内容为王;差异化竞争;跨界合作;重构供应链体系;产业生态聚集和协同发展;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优化营商环境产权保护) 和直播带货-注意力经济;资本介入;议程设置;多平台联动;精准粉丝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