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p003.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聊聊翻译和其他
经历了一整个动荡不安的冬天,处理完有用和无用的情绪和事务,阳康的主播们终于复工。 这个毫无追求的拖更节目迎来了第一位嘉宾,我们的好朋友文偲。去年她翻译的《我的无限痴迷:贝托鲁奇电影随笔》出版,作为三个小语种专业的毕业生,我们一起聊了聊翻译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种种体会,以及曾经旅居海外的异乡经验。 李安谈论《色戒》的创作感受时曾说:“通过伪装,来和真实的自己进行交流。我的角色总是在伪装中苦苦寻找真我。对我来说,拍戏、表演就是伪装。这是我最擅长的。” 接触外语、跨文化交流似乎给予了我们一种近乎戏剧舞台上的表演经验。有自我难以调和时的内在冲突,也有自我蜕变带来的,对生活生命更丰富的理解。 在翻译软件已成为笔译必备工具、ChatGPT可以写留学文书的当下,我们依然感谢外语给我们带来的多元视角;同时却也在思考,如何在工具性之外,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本期主播和嘉宾】 文偲(嘉宾) 奥美拉唑 小多多 【本期提要】 02:40 嘉宾介绍:文偲,《我的无限痴迷:贝托鲁奇电影随笔》意大利原文译者,歌剧从业者 04:10 香港的沦陷成全了白流苏的恋情,疫情“成全”了一个翻译的工作 14:54 宗教场所的精神体验。漫谈逛寺庙教堂的不同感受:西什库大教堂、巴黎圣母院,以及江西凤凰岭 29:07 文偲:翻译是精神的充电站,但回归现实后生活如旧 30:40 贝托鲁奇式的“开小差”:在本职和副业间反复横跳,“真爱”需要确认 36:25 和一线青椒小多多谈谈外语专业和外语行业的前景,三人忆当初 39:29 外语学习之“戏如人生”:欣赏音律美、使用表演欲、接纳新价值 47:09 语境的重要性:不同语言(包括方言)带来的“不同人格”,和语言习得的场景有关 51:35 翻译中的不可译问题 56:51 表达的无力感与写作困难症是创作者普遍拥有过的体验吗? 64:20 文偲回忆一段上海生活:生活朝不保夕,剧本几经波折 68:50 也许艺术创作向来都不是自由的 69:50 浅聊一下《无名》与回乡过年的感受 76:20 畅想一下重新开放的国际旅行:那些去过和没去过的远方 82:00 当孤独漂泊的现代人遭遇传统价值的塞壬之声:要回去吗?回得去吗? 86:10 作为行动的翻译工作:可以提供一种依凭和安全感 87:48 语言专业的兴衰与时运:“XX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 【本期配图】 贝托鲁奇,《我的无限痴迷:贝托鲁奇电影随笔》,文偲译 北京西什库大教堂 修缮中的巴黎圣母院 【本期音乐】 André Hébert, Des Roses Rouges pour Toi, Maman Thomas Dutronc, J'Suis Pas D'Ici Herbert von Karajan,Berliner Philharmoniker,Mirella Freni, La Bohème - Act 1: Sì, Mi Chiamano Mimì . . . Ehi, Rodolfo! 【节目简介】 《蒙帕纳斯145》是一档有时和法国文化相关,大部分时候无关的播客。两个认识十多年的90后朋友,企图用不正经的方式聊些正经话题。 一般来说双周更,也可能不更。 【联系我们】 podcast.145montparnasse@outlook.com
- Ep002. 恋爱可以没有,室友可以有
当当当!奥美拉唑终于在秋末成功搬家,开始了和朋友搭伙过日子的生活。两位常年合租的主播决定聊聊与人共居的往事:小时候的房间,大学宿舍里的奇遇,欧洲留学时的合租,以及工作后在国内城市的找房体验。 空间划分也是权力关系的一种表征。在私域的经验里,我们似乎能窥见时代公共生活的些许脉络。 很多时候,合租是出于经济原因的现实选择,但这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建立连结的机会。 【本期主播】 奥美拉唑 小多多 【本期提要】 01:24 一期在厨房录制的播客,先随便聊聊 04:44 奥美拉唑搬家初体验:有个客厅真好! 07:05 儿时居住空间中和家人微妙的边界感。猝不及防被爸妈开门的经历你也有吗? 10:26 从巴黎到北京,合租公共空间的体感异同 12:36 如何使用合租空间——公共生活实践的最小单元 15:35 浅聊集体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区别:权利与义务,主动与被动 18:10 大学集体宿舍里的公共生活:每人3平米的自由度,和谐相处都是靠运气! 20:26 小多多:“ 集体生活是On est condamné à vivre ensemble.” 22:37 原来奥美拉唑都是跑到宿舍顶楼煲电话粥!有点意思 24:33 用法语说梦话的舍友,你值得拥有 27:35 大学宿舍,民族文化多样性启蒙现场 29:51 两个个人主义者总算明白本期主题是:无法拒绝的集体生活 30:11 合租可以抵御生活的无力感,以及......提醒自己及时洗碗 35:37 巴黎郊区的廉租房:70年代的先锋设计,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搭建桥梁 37:55 商品房与回迁房的区别,学到了 42:26 上海团购往事 44:16 苏州弄堂里的一碗白米饭 49:00 奥美拉唑:“人与人的互动有时是靠‘麻烦’来实现的。” 51:55 小多多:“生活首先是要麻烦自己。” 54:41 好室友,应该人均一个 【本期配图】 Les Étoiles, 1970s Ivry-sur-Seine Jean Renaudie, Renée Gailhoustet 【本期音乐】 Hugues Aufray, Santiano Paradis, Sur une chanson en français 【节目简介】 《蒙帕纳斯145》是一档有时和法国文化相关,大部分时候无关的播客。两个认识十多年的90后朋友,企图用不正经的方式聊些正经话题。 一般来说双周更,也可能不更。 【联系我们】 podcast.145montparnasse@outlook.com
- Ep001. 聊着聊着"躺平",就卷起来了
作为两个90后,我们观察身边朋友和自己生活,感觉"躺"的声浪越来越高,但似乎越来越难"平"。对这代年轻人来说,"卷"好像从应试教育阶段起便刻入骨髓,逐渐内化成了自我要求。同时,社会快速变革带来的代际间生活经验的巨大差异,也使得长辈们有时难以理解年轻人想要"躺平"的心情。对于那些选择了"躺平"生活的人来说,似乎这也并不代表全然的幸福。 "躺平"是主动的自我边缘化,还是被动的放弃;是故作姿态的口嗨还是真实勇敢的生活实践?躺平后,我们会更开心吗? 【本期主播】 奥美拉唑 小多多 【本期提要】 02:52 主播们简短的自我介绍 04:07 做好一件事,可以仅凭兴趣吗?可能没有自我约束的负担吗? 07:17 出家,遁入空门的那种 08:27 无目的地坐公交,站与站之间的自由与逃离 10:41 当代大学生"躺平"吗?听青年教师小多多聊聊他疫情期间上网课的感受 15:24 那身边放弃北上广深的青椒朋友举个栗子 19:53 “进步”应该成为一种绝对道德吗? 24:43 抬杠《心灵奇旅》:真正的理想带来的满足感不该只在达成的瞬间......吧 31:30 一些关于献血后综合评估加分的校园回忆碎碎念 34:51 巴黎的一位“流浪艺术家”:一人,一车,几首诗,还有一些愤怒 40:24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以“价值”创造和技术迭代为基础的工作伦理 44:08 由《沉睡的人》谈开去:个人如何追寻生活意义 47:46 让目标的归目标,意义的归意义:不打盖侬的林克或许更快乐 【本期BGM】 Aliose, Clef en main Brigitte, Battez-vous Brigitte, Hier encore Maxime Le Forestier, Né quelque part 【本期提到的内容】 电影 Soul(《心灵奇旅》) Libre et assoupi(《轻松自由》) 书籍 齐格蒙特·鲍曼,《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乔治·佩雷克,《沉睡的人》 游戏 《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 【节目简介】 《蒙帕纳斯145》是一档有时和法国文化相关,大部分时候无关的播客。两个认识十多年的90后朋友,企图用不正经的方式聊些正经话题。 一般来说双周更,也可能不更。 【联系我们】 podcast.145montparnasse@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