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ol.36 明星项目都在排队卖身,现在AI创业是不是晚了?
2024年下半年这个时间点聊AI创业,其实整体情绪会很“沮丧”。虽然在新闻上,AI赛道仍然在造富,Cohere最新一轮的估值已经达到了55亿美元,Anthropic据说新一轮估值会接近200亿美元。但新闻的另一面,是你听说过的那些有头有脸的AI团队都在卖身: 近300亿的大模型明星企业Stability AI,一直在资金链断裂边缘反复徘徊,一会儿寻求卖身,一会儿寻求合并;拿到了英伟达和微软双重buff的Adept,正在和Meta讨论收购事宜;创新AI硬件Pin闻名的Humane,被曝在与一名财务顾问接触,寻找意向买家,目标价格是7.5-10亿美元;Character.AI则整了一个大活儿,创始人把自己和核心团队,卖给了谷歌,留给了Character.AI是技术和模型的使用许可费。 仔细想想,这好像真应了一年前ChatGPT刚诞生的时候,我和很多大模型投资人谈到的那句话:人工智能可能很难带来新的一波创业潮,它甚至会带来新的一轮“创业霸权”。 那么现在进行AI创业,晚了吗?而txyz.ai是个很有趣的样本——它的切口非常小,是身处很多人眼里“迟早会被基座模型取代”的垂直应用;它的创始人是全网百万粉丝的科普大V,先天自带光环;它的创始团队横跨中美,并且充满了科研底色,正等待着商业化转型——在他们的眼里,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 研讨会成员 知名科普作者、AI应用txyz.ai创业者严伯钧;AI野生布道人、领英年度行家 余一 投资人兼作家 小野酱;投中网编辑 蒲凡 Shownotes 一个AI应用创业项目是怎么成型的?(00:43) 这个时间点创业,真不算晚吗?(05:40) 为什么目前的AI应用,都很难体现出“差异化”?(10:25) AI应用在国内市场仍然没有到“普及”的程度(15:54) AI的核心用户们,已经产生“疲态了”(25:52) 市场的“疲态”会让创业者着急吗?(29:00) “网红老板”会是创业过程中的阻碍吗?(36:25) 是否信任职业经理人,国内创业者的最大短板?(39:58) “收支平衡”是一个什么难度级别的目标?(47:56) 国外创业者的分享欲,强到了一种什么程度?(54:13) 拓展阅读 投中网,《大模型,正在排队寻求卖身》 Pitchbook,《AI founder FOMO pushes seed VCs to the sidelines》
- 饭局上,作家最怕别人怎么介绍他?丨李翔 × Findme
投中又开新栏目了。名字叫Findme。看来势必要找点什么,具体地说,我预想的是找各种有意思朋友来校正世界观。出发点是,我们这一代人也人到中年,除了用人生观解决看待自己的问题。也应该重建一套观念,来处理自己和他人、和世界的关系。聊天就是交朋友,内容随性一点比较好,就不强调有效性了,毕竟投中网既有的内容都是冲着有效性去的,这个栏目,我能保证的就是有意思。 第一期请来聊天的朋友是李翔,他刚发了新书叫《折腾不止》,是详谈系列的最新一期,主角是西贝的贾国龙。今天的话题,是拿企业家当幌子拷问商业作家。请他谈谈写作,谈谈自我认识,谈谈对职业、身份的看法,甚至再往上拔高一点,去够一够他的观念。 今天聊了很多实在话,比如这些话题: 1.饭局上,作家最怕别人怎么介绍自己? 2.有人找你复制一个《十三邀》,你怎么回答? 3.商业作家为什么会承认ego小? Shownotes 01:33 为什么选择出书,而不是出视频 07:00 商业作家的ego很小,甚至不太考虑自我实现 18:06 文学作家和商业作家,核心差异是对工具的使用? 23:20 外界对李翔,一直是“面目模糊”的状态 32:03 《折腾不止》为什么会是今天这个模样 37:12 你有足够的感官,去从对话之外洞察一个人吗? 42:18 记者们的评价体系,来自外部还是来自自己? 50:10 为什么许知远能够做出“自己”的味道
- vol.35:纯粹的游戏风投,基本已经消失了?
这其实我一个月前放弃过的话题。那时候ChinaJoy正在举办,我的一位缺选题的同行跟我说,他准备借着CJ的场地,找到几名游戏投资人发起对谈,聊聊他们这两年都在干嘛,以及这两年“为什么很少有动静”? 而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已经没有太多讨论价值了:这么多年的血与泪教训,早就证明了“游戏”并不是一个契合“风投周期”的投资标的——至于纯粹的“游戏财务投资人”,这两年他们要么没了、失业了、被裁撤团队了,要么轮盘转行去看AI、去看硬科技了。 但8月20日《黑神话》上线之后,这个话题再次出现了,并且被无限放大。 有人开始套公式,收集了各种证据,力证《黑神话》带动了A股相关概念股暴涨,进而带火了整个赛道;一会儿又深扒腾讯早期对“游戏科学”的投资,设想《黑神话》的成功,会不会带动一个风口的繁荣? 我看到一张微信阅读10W+的梗图,作者用一系列数据横向对比了游戏投资赛道和创新药赛道,在时间周期、预期回报、舆论态度、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真实表现”,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你看,我们做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人,比游戏赛道的惨多啦。 这显然是一条“充满误解”的流量密码,我也因此决定必要系统性的去聊一聊,为什么游戏风投这件事情在现在不太存在了?以及如果现在还有活跃着的、财务游戏投资人,他们留下来的理由是什么?《黑神话》火了之后他们又在想什么? 本期研讨会成员 知乎大V&前经纬VP 庄明浩;《游戏茶馆》创始人 王佳伦;投中网编辑 蒲凡 Shownotes 02:05 2021年,游戏投资疯狂到“一个商务可以独立决策2000万”? 07:39 “游戏”,很难适应“风投”的行业规律 12:52 如果一定要进行财务投资,人们通常会选择什么样的项目? 17:13 游戏投资里,除了“看人”,很难有其他方法论 20:46 纵观过去十几年,所有成功的游戏投资其实都是“意外” 21:56 游戏投资只分两轮,一个天使轮,一个pre-IPO 23:51 游戏投资,早就已经猎头化了 23:51 游戏投资猎头化 (庄老师提到的前辈吴刚) 25:02 游戏或许是切入其他赛道的好跳板? 32:16 很多行业不需要风投,风投也影响不了那么多行业 35:47 在2024年做一个游戏孵化器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42:48 对于一个游戏创业团队来说,做到什么程度算是“成了” 49:06 这一届玩家有“赎罪券”心理,这是一个宝贵的窗口期 53:41 PC游戏创业者正在增加,这背后是逃离北上广和“大厂裁员潮” 57:49 成都仍然保留着“千游之城”的底蕴 59:36 《黑神话》确实是我们对未来“乐观”的理由 拓展阅读 屠龙之术,《Vol.26 聊聊《黑神话:悟空》---一个行业观察者和投资人的视角》 游戏茶馆,《投资视角下,中国游戏产业的过去三年是“弯路”吗?》
- vol.34:员工想当网红,老板该不该管?
前不久,多家券商、基金公司下发了一个通知,要求公司全方位地“开展员工自媒体自查自纠整改工作”,主要是检查账号内容“是否有不合规情况和不当言论,例如炫富、凡尔赛、黑嘴、公司人事管理、行业腐败、行业失德等问题,一经发现立刻修改或删除”。 通知怎么来的,大家心里都有数。前有中金八万姐,后有券商大少爷,这两年金融圈火到出圈的争议事件,几乎都是员工的社交媒体闹出来的。轻则道歉、重则砍掉业务线,经理、总裁、董事长一起遭殃。以至于一个经典的比喻开始流传——“小红书,金融圈的萨拉热窝”。 不过对于员工账号的管理,显然不是一份《通知》就能解决的。毕竟早在2023年4月份,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就发布了《公募基金行业文化建设自律公约》,其中提到了针对少数从业人员谋取不正当利益、奢靡炫富、生活作风不正、言论失当等重点问题。从现在的结果来看,公约显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更何况打工人要有副业、要经营个人IP,这个思潮在年轻人群体中正逐渐变成共识。可以想象的是,在早就刮起了“投资人的尽头是网红”的创投圈,类似的争议一定会越来越多…… 本期研讨会成员:知乎上被截图最多的律师答主、秦兵律师事务所 徐斌;知乎大V&前经纬VP 庄明浩;VC投资人&播客主理人 陈Momo 作家兼投资人 小野酱;投中网编辑 蒲凡 Shownotes 00:34 一条小红书引爆整个行业,金融圈今年有点“乱” 03:14 成为一个在职状态的网红,你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 10:35 我们现在熟知的行业KOL,没有一个是“临时起意” 16:11 当我从“职业KOL”变成“职场网红”,我就很难再坚持“本心”了 23:37 网红“鼓励”不出来,也“克制”不回去 32:35 有必要担心“当代传播环境”给年轻人带来的错觉吗? 38:47 别抱怨“社媒使用规范”,这才是最市场经济的决策 47:30 这不是一个适合专业内容传播的时代 55:54 遵守职业道德和成为网红,不应该是一对反义词 1:00:12 测试自己是否适合成为专业KOL的小方法 1:03:38 “公司管理网红员工”背后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 拓展阅读 界面新闻,《多家券商、基金公司整改员工社交媒体号》 投中吐槽大会,《vol12:“质疑王岑、理解王岑、成为王岑”》
- vol33:“回购条款”,被滥用的创业收割机?
最近几天,我微信里的投资人社群经常吵起来,动不动就吵到999+。 大家为啥代入感这么强、情绪这么激动?我挨个爬了爬楼,发现“回购条款”闹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场“回购突袭”闹的: 前不久,各大社交平台开始流传一张招标信息截图,说2023年1月到2024年7月期间,某头部国内创投机构累计发布了38起诉讼类招标(含1起诉讼常法、1起收管理费诉讼、1起停业项目股权过户诉讼,35起投资项目回购赔偿类诉讼),大多数诉讼法律服务项目,其中有30起涉及该机构与被投企业回购诉讼,而触发原因多数由业绩对赌、上市对赌失败触发。 备受震撼的人们通过各种数据检索,不仅发现这条消息是真的,并且形势似乎更加严峻: 去年以来,该头部创投机构确实通过要求企业回购股份,已实现了近20个项目的退出,涉及项目相当热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以及电子信息等,都是高科技领域; 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秘书长肖飞观察到“有30%~40%的被投企业触发了回购协议,这还只是中小机构,头部机构里需要回购股权的创业企业肯定更多”; 上海市创业投资行业协会副会长章苏阳也观察到,近两年几乎所有基金都要求企业签对赌或回购协议,“以往一般是公司层面回购,现在逐渐延伸至企业家个人回购了。” 于是争议随之而来。一些人怒斥“回购条款”被严重滥用,把风险投资行业变成了“明股实债”的放贷生意;另一部分则旗帜鲜明地认为,回购条款是创投行业中的必要条款,没有达到投资者预期被要求“回购”更是一种按规则办事的体现…… 本期研讨会成员 紫荆资本法务总监 汪澍;红圈所合伙人 高律师;国资平台风控 小刘;投资人&作家 小野酱;投中网编辑 蒲凡 Shownotes 我为什么一年之后重启这个话题(00:38) 为什么有人支持“回购条款”的存在?(04:09) 回购的确能“平滑风险”,但也能放大泡沫(07:34) 只是GP需要均衡三方利益,“回购”并不能被简单放弃(12:24) 对赌、回购、美国市场,有几个概念需要明确(17:27) “滥用回购”或许也是个不太准确的说法(28:23) 从国资风控的角度如何看待近期的风波?(33:37) 回购滥用是把“创业者”当做退出渠道(37:45) 有哪些特别能说明问题的“回购案例”?(42:53) 愿意接受回购的创始人,反而应该格外留意?(52:06) 我们需要系统地思考回购的正当性(58:36) 拓展阅读 VC小乒乓的窝,《【一些观点】创投行业应当警惕“回购权”的海洛因效应》 投中吐槽大会,《风投还要个人回购,你们也太不专业了吧》
- vol32:宗馥莉的“富二代苦”,你想吃一下吗?
宗庆后老先生逝世144天后,娃哈哈第二代掌门人宗馥莉辞职了,这是过去几天创投圈最火的消息。 在我身边,几乎每个人都在动用自己的渠道,去确认消息的真伪、去确认是否有不为人知的水下信息。那种疯狂程度甚至让我觉得有些黑色幽默,因为去找娃哈哈企业高层去确认消息就算了,我还见到有一些所谓的专业媒体,打电话去了娃哈哈送水站去确认消息,逼的送水小哥回复,“我们只管送水,不管公司组织管理也不负责公关”。 总之整理来整理去,大家发现事情真的很复杂,作为普通人只能感慨一句“大家族,水真深”。 7月18日这天,宗庆后老先生的弟弟,宗泽后先生还在朋友圈给这种氛围增加了渲染。他公开说宗馥莉的辞职是件好事,他认为宗馥莉最大的问题是接班娃哈哈不应该考虑如何做大规模,如何赚钱,如何大刀阔斧改变现状。 这也让我心中开始逐渐产生一连串疑问,这种家族企业的传承,到底有没有平稳交接的先例?那些能够平稳接班的二代们,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对于投资人来说,这种“家族式企业”是一个巨大的雷区吗? 本期研讨会成员 投资人兼作家 小野酱;投中网编辑 蒲凡 shownotes 大家为什么如此关心宗馥莉能否顺利接班(01:58) 一说到平稳接班父辈,我只能想到两位古人(04:53) 刘畅、特步公主、洁丽雅公子都是例子(08:45) 初代企业家身上有很明显的“生活化”气质(12:05) 但给子女们创造“生活化”的成长环境,需要克制(16:57) 没有结婚的二代,当不成好企业家(20:12) 福建二代更顺利接班,背后的理论是“进化论”?(24:06) “只要是单身女性,我就不会投”(27:37) 宗馥莉们的痛苦在于,他们早早被预定人生(32:10) 家族企业,并不是投资人的雷区(35:32) 推荐阅读 石油工业出版社,《浙商的268条生意经》 市界,《谁不想让宗馥莉接班?》
- vol.31:裁员传闻里的小红书,估值重回1000亿?
过去一周,小红书制造了两次商业头条。第一次是多家媒体爆料,小红书在年中盘点的过程中启动了新一轮裁员,比例高达20%,重灾区为小红书电商产品部门、商业化部门以及社区技术部门;第二次是《金融时报》爆料,说小红书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估值从上一轮交易的140亿美元回升到了1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30亿元),投资方为DST。 严格来说,这两条新闻都不太让人感到意外: 小红书商业化进展不理想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否则“小红书运营课”也不至于在知识付费领域拥有如此高的复购率; DST是美元时代著名的撒币型基金代表,和软银、老虎肩并肩,在中国市场掀起过很多精彩的商业战,“百团大战”“买菜大战”背后都有他的影子——又狠又猛,看好的赛道就一定要搞出足够的声量,这就是他们的基因本能。 但这两条新闻放在一起,事情的观感就变得有些清奇了:一个商业化进展备受诟病、刚刚传出了重大裁员新闻的公司,在市场不太热闹的情况下,居然估值回升的姿态完成了新一轮融资。 并且,估值远远高于那些有头有脸的同行们,比如今年3月刚刚上市的另一个知名内容平台reddit,上市首日暴涨之后的估值也不过“就”80亿美元左右。 用咱们编辑部的口头禅来说,这有点反直觉啊…… 本期研讨会成员 科技自媒体人 潘乱;投资人兼作者 小野酱;投中网编辑 蒲凡 shownotes: 00:14 小红书一周两上头条,两件事同时发生很魔幻 02:25 裁员和融资,事情发生的顺序很重要 06:11 如何去估值一家内容平台 11:34 小红书的商业化真的进展很缓慢吗 15:26 小红书最近很明显地提高了运营强度 19:35 只有规模够大,才有资格说不下牌桌 24:31 商业化的顺利程度,和品类很有关系 28:10 DST的加入会改变小红书佛系的气质吗 33:56 新增股东和转让老股,对创业者的影响有什么区别 37:45 小红书未来会成长为一个大而全的产品吗 42:01 平台发展越大,用户们的玩法就越被局限? 48:03 个性化的用户,不一定就是“商业化”的反义词 推荐阅读 乱翻书,《复盘豆瓣:在算法和社交中反复摇摆》 凤凰科技,《独家|小红书高层对人效比不满将开启新一轮裁员 绩效3.5以下成重灾区》
- vol30:风投女王,不做风投了?
徐新,江湖别号风投女王,2005年创立今日资本,累计投资了63个项目,明星案例无数,远至携程、土豆网、唯品会、京东商城、美团,近有良品铺子、三只松鼠、Manner、大众点评。 可今天人们忽然看到了一则消息,风投女王,好像不打算做风投了。 综合社交媒体上的消息,目前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徐新的今日资本已经裁撤的一级团队,以后不再做一级市场投资,变成一个纯粹面向二级市场的基金。 当然首先声明,这事儿迄今为止还处于传闻阶段,无论是徐大姐本人还是今日资本都没有做正式回应。 而且徐大姐将更多精力放在二级市场,也不是什么新消息。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投中网的张楠老师就专门说了这件事,说徐大姐超过70%的仓位都配置在了二级市场上,而且成绩非常抢眼,3个月时间转了11亿人民币。 换句话说,咱们就从纯粹的商业角度出发,徐大姐决定专注做二级,其实也不算太意外的。 但怎么说呢,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当一位投出了京东、携程、Manner,中国风投行业辉煌时期的代表人物、图腾式的人物,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上,选择摘掉一级市场的帽子,对于很多留在行业里的人来说,心里的滋味一定是复杂的。 最起码我身边的投资人朋友都开始讨论起一个问题:我们真的处于风投行业的垃圾时间里吗? shownotes 00:14 风投女王徐新,传闻解散一级市场团队了 02:10 大家开始热议“历史的垃圾时间”,但这词儿值得商榷 07:00 对于徐大姐的退场,两派争议特别鲜明 11:45 徐大姐不是在主动决策,而是在被动反应 14:41 相比于其他大佬,人们似乎对徐大姐格外宽容 19:45 不要指望你的行业出现一个“胖东来” 25:34 投资需要找回“人味儿”,这是徐大姐教会我们的事 30:32 但对于这届投资人来说,徐大姐可能不是一个合适的模板 拓展阅读 东四十条资本《有人发帖说,风投女王撤销一级团队了》 投中网 《徐大姐,闷声赚了10个亿》 王笛 《历史的微声》
- vol29:“工作中最糟糕的事,就是有C罗一样的同事”
【PS:“标题这句话是蒲凡说的”】 作为一个干过足球编辑、看球20年的老球迷,最近我一直有聊聊“欧洲杯”的冲动。尤其每天晚上出门溜达,路过酒吧和烧烤摊的时候,当你看见一群光膀子的小伙,跟随着投屏上的比赛节奏吵吵囔囔,你心中只会浮现那句老话: 我想起那天下午夕阳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但策划这期选题的时候,同样作为老球迷的董师傅虽然情感上很认同,但还是提出了意见。他向我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你打算怎么聊? 这确实是个问题,咱们投中是服务投资行业的,需要提供的是拳拳到肉的有效信息、入木三分的观察视角,及时应景的趋势洞察——换句话说,咱们这个编辑团队聊足球专不专业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除了放松心情之外,投资圈的人好像也没有多少需要特别关注欧洲杯的理由。 但我仔细想想,其实足球是一套题,一套思考题,非常适合带入到现实生活当中。 比如咱们先聊聊本届欧洲杯里的英格兰,一个公认的群星璀璨的团队,一个核心球员身价能达到1.8亿欧元的球队,怎么执行项目的过程看起来那么费劲,和斯洛伐克的这场淘汰赛,直到第95分钟以一个非常规的技术动作扳平了比分。 还有本届赛事里的C罗。他是名气最大的球星,也是目前现役球员里唯一能和梅西竞争“球王”称号的球员。但肉眼可见的是,他在队内似乎起到的更多是副作用。这点他估计自己心里也有感觉,要不他也不会在罚丢点球之后忽然泪奔,这可是即将年满40、荣誉满身的铁血硬汉啊! 所以欧洲杯虽然是足球比赛,但它的内容却对应着无数重要的“行业命题”: 比如《永远不要相信一个明星团队》; 比如《空降的高管可能没有那么牛逼,我应该怎么和他相处》; 比如《只要最后成功退出了,我就不需要反思我的投资方法论》…… 本期研讨会嘉宾:知乎大V&前经纬VP 庄明浩;投资人兼作家 小野酱;投中网总编辑 董力瀚;投中网编辑 蒲凡 shownotes 00:33 英格兰队,好像一只突然空降高管的创业团队 05:21 行业明星和“专业能力”,并没有绝对的关系 07:13 对于打工人来说,成为明星员工是好事吗? 10:11 对于老板来说,团队里出现一个绝对明星是好事吗? 16:04 足球主教练可能是人类社会里,最复杂的职业 20:35 你会遇到C罗一样的同事:衰老、脱节,却光环满身 28:12 你愿意成为那个“赶走C罗”的出头鸟吗 35:27 把同事处成“好朋友”,真的很有必要 42:10 只要能最终取胜,就是值得学习的方法论? 49:53 投中网应该请索斯盖特过来当主编
- vol28:对话冯斯基:“小基金别谈未来,我只想活到5年之后”
在投资圈,人们流行用大白马和黑马来区分GP——和体育圈的用法类似,大白马指的是“常胜军”“传统豪门”,荣誉室里三层外三层,整体身价百亿起步,每个赛季都有漂亮的成绩单;黑马相对名气不大、身价不高,但通常有一技傍身,往往在无人看好的情况下交出超预期的成绩单,主打一个极具性价比的反差感。 最近两年,这两个词的使用率更是直线飙升。一个最常见的叙事逻辑是:目前大家都在跨周期,人们熟悉的方法论正在失效,那么吃尽了上一周期红利的大白马可能会出现“阵痛”“疏漏”,从而给黑马们留下大量的机会,成为新周期里的新主角。 但其实即便是“黑马”,也是少数中的少数。很多人无缘“角逐荣誉”,也做不到“一技傍身”。除了白马和黑马,“普通机构”“普通从业者”才是这个行业里真正的常态: 他们没有明星合伙人、没有太多名片级别的项目,资金管理规模可能不到10个亿甚至5个亿,每年收到的管理费可能还不如那些头部机构里投资人的基础年薪。他们之所以仍然选择在这个周期里从事这份行业,可能也没有太多漂亮的理由,有人会觉得“金融仍然是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有人只是希望“自己的专业能力还有可用之地”。 换句话说,他们很难被看见,但他们或许才是大多数。对于每个普通人来说,他们的生存哲学或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参考价值”。 那么“普通机构”“普通机构里的普通从业者”都在思考什么?他们遵循着什么样的生存策略?目前他们面临的最大烦恼是什么?他们找到解决烦恼的办法了吗?他们对于未来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带着这些疑问,我决定和“著名的小基金”投资人的常垒资本冯斯基展开一场对话。如果您不熟悉他,可以搜索《2024,一家小VC眼中的投资运势》、《一家小VC的爱国主义》、《一个VC眼中的中年危机》、《一家小VC眼中的中国式创投圈》——至少从朋友圈刷屏情况来看,常垒资本的烦恼总是能精准无比地唤起大家的共情。 对话嘉宾:常垒资本管理合伙人、创投圈著名大笔杆子 冯斯基;投资人兼作家 小野酱;投中网编辑 张楠、蒲凡 要点速览: 市场里没人认识我们,我们只能开始写公众号(00:59) 我本来想吸引LP,没想到吸引来的都是同行(07:17) 自媒体是投资人职业生涯里的一块“浮木”(12:29) 投资人的“内容风格”和“投资风格”是一致的吗?(18:33) “小VC”的这个Title,好像被滥用了(27:00) 小VC把上海当做“根据地”,是不是有点反常识?(35:02) 我不是“甘心成为小VC”,而是我没得选(44:49) 我是GP,这个身份不允许我再有赌性(55:57) 你的生存哲学,可以被其他小VC借鉴吗?(1:0:47)
- 番外篇:98年的女生在思考,她是不是已经老了
这段音频,来自5月11日我们在上海笃合书局进行线下录制时的听友互动。我向在场的听友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命题: 在职场工作中,你觉得哪一刻或者哪一个事件后,你觉得自己不再年轻? 以下是他们的答案和我们之间的互动。 shownotes: 我本来觉得自己不老,直到我报名了所谓的“新媒体课”(01:02) 我没有再跳槽的冲动了,但我觉得自己更幸福了(05:09) 30岁生日那天我哭了,但30岁那天我重新年轻了一次(10:16) 我正在创业,想知道你们投资人喜欢什么样的创始人(16:34) 我98年出生,不太理解00后同事的冲动(24:01) 我有很多冲动又觉得扎不进去,这算老了还是too young?(31:43)
- vol27:“老板还在半夜两点回邮件,你好意思提前睡觉吗?”
这一期,我们这个小破栏目迎来了一个小小里程碑:在更新一年后,终于举办了第一场有观众的“线下录制”~ 我在这里首先要感谢5月11日那天,冒着大雨来到上海笃合书局的听友朋友和嘉宾老师~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次录制有听友的参与,所以在策划选题的时候,我一直很纠结,琢磨找一个什么样的选题,又适合我们这种有着鲜明行业定位的品牌,又可以和嘉宾们找共鸣,又可以让听友们也参与进来。 这个问题从年初有了线下录制的提案一直困扰我,直到4月的某天我在杭州出差,忙活完了正事儿决定去游览游览传说中的灵隐寺,认认真真给童年偶像济公活佛上烧一炷香,然后灵光一闪: 我们聊聊年轻吧。 人们都谈论中年危机,但我是真心认为“年轻人”更苦。尤其是在我混进了投资行业之后,我才结结实实地感受到年轻的苦。 因为如果你年轻,这即意味着人们会默认你有体力、有时间,是所有执行类工作的首选;也意味着大家会默认你思维灵活、所谓的创造力无限,会莫名地对你有所期待,期待你创造点新玩法,告诉你不应该再寻求什么路径依赖,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玩法”,当个普通人就算失败。 更残酷的是,在投资圈其实鲜有退休一说。我曾经和一位大佬唠嗑,聊到人才培养的问题,他娓娓道来“年轻投资人的培养急不得,你需要等他们顿悟”,然后忽然指着我身后的一位老师,“比如某某,他前几年我就一直不满意,现在自己成长起来了。” 我当场就感受到了一丝微妙的气息,于是对话结束后偷偷找到了这位当事人,打听了一个问题:“我说哥们你多大了”。他说:“我四十多了”。 四十多,还在被大佬等待顿悟。那一刻我真觉得,“年轻似乎就是一种原罪”。所以今天,我也主要打算从这个方向展开,邀请大家聊聊在“年轻上吃过的亏”。 本期研讨会嘉宾:知乎大V&前经纬VP 庄明浩;投资人兼作家 小野酱;VC投资人&非典型女主播 陈默默momo;投中网编辑 蒲凡 Shownotes: 我为什么决定邀请大家聊“年轻”?(00:17) 从职业层面来看,你认为自己还算“年轻人”吗?(04:39) 我一表现出专业性,对方就问我是不是“85前”(10:50) 在投资圈,前辈们甚至指望你来“拯救自己”(16:40) 大佬们也在半夜回邮件,把自己当成“投资经理”用(18:30) “社会时钟”不算是坏事,“少年意气”不算是好事(22:26) 当你成为了前辈,你会忍不住规劝“年轻人”吗?(29:00) 你占到“年纪大”的便宜了吗?(35:43) 每个年龄阶段都会面临“期待”,但重要的是“别对任何有人期待”(42:26) 送给大家几个回应“年龄期待”的实用技巧(47:59)
- vol26:做投资的圈子里,为啥人人都叫XX总啊?
最近在网上冲浪,吃了不少关于title的瓜。一套最常见的剧情是:一位身披着各种光环、拥有饱满个人成绩单的“超级个体”,在即将准备将这些履历进行商业化,进军知识付费或者付费社群产业的时候,忽然被指认这些title名不副实,甚至有严重夸张的成分。 比如去某个知名大厂或者大IP做新媒体运营,可能会被包装成“某百万级新媒体品牌主理人”;比如自己微信公众号的文章被某官媒转发,可能会被描述会“作品登上央级媒体”——很多朋友在围观了整个过程后忍不住感叹:我们可能进入了一个历史上可能都很罕见的、title如此密集的时代。 我对结论持保留态度,因为只要熟读三国的话,就知道其实古人也很膈应冗长title。当年刘皇叔三顾茅庐,第一句就是:“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结果童子直接回呛:“我不记得许多名字。” 但对title密集的恐惧,我确实深有同感。尤其是自从一年多以前,我从宅男气息浓厚的科技内容圈,转移到投资圈之后,在“身份自洽”这件事上适应了很久:为什么创投圈的从业者们会互相称呼“总”?为什么各职级、不同分工的从业者可以自称投资人?为什么有的投资人需要大半页A4纸的title来介绍自己?投资人到底是按照什么逻辑来决定什么title放前面,什么title放后面? 赶巧,咱就借这次机会来好好聊聊吧。 本期研讨会成员:知乎大V&前经纬VP 庄明浩;投资人兼作家 小野酱;投中网总编辑 董力瀚;投中网编辑 蒲凡 要点速览: 你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会感到尴尬吗?(01:03) 创投圈为什么喜欢互相称呼“XX总”?(11:15) 阶段性地“title膨胀”,是有好处的(15:31) 人在什么时候会去积极地“争取title?”(23:35) 什么样的title值得警惕?(36:33) 如果title需要克制,那么需要克制到什么程度?(48:05)
- vol25:“今年的金三银四,比前两年热闹多了”
老话说:三月不把槽来跳,四月海投没人要。 随着阳光直射开始自南回归线北移,时间又悄然来到了传说中的求职旺季“金三银四”——按照传统习俗,大量受困于“内卷”和“内耗”的职场人会选择这个开完了年会、结清了年终奖、完成了年终总结的时间节点,重新将自己抽象成工作技能和职业经验的人形载体,或完成行业对自己的重新定价,或回归自己在行业内的真实定位。 然而对于投资行业来说,今年的“金三银四”,情况似乎有点复杂。 大周期上,“裁员”几乎已经变成了一种日常。即使是在股价不断刷新新高的美国科技行业,裁员规模也不断创造新高——据统计,美国科技公司(或拥有大量美国劳动力的科技公司)在2023年有超过191000名员工在大规模裁员中被解雇;即使只统计2024年前两个月的数据,美国科技公司也至少有30935名员工被裁员。 小环境下,随着当“新基金募不到、老基金退不出、好项目找不到”成为行业公认的周期性母题,各大机构的人才需求不断萎缩,江湖盛传“连猎头都已经放弃了一级市场”,以至于我身边有很多一级市场从业者一听这个选题,就发问咱们今年还有“金三银四”这个说法吗? 所以投资行业是否变成了一个“无槽可跳”的“天坑行业”?萧条的创投市场是否真的会彻底告别“金三银四”的说法?对于这一代的创投人来说,最理想的职业成长路径又是什么?被投企业、家办、企业CVC、国资平台,他们提供给投资人的职业成长路径,又会有哪些差异? 带着这些疑惑,我决定邀请已经或正在跳槽的朋友和一些职业成长经历丰富的前辈们,发起一场“人生咨询”。 本期研讨会成员:从投行跳槽到国资风控的 小刘;华义创投高级投资经理 方亮;前经纬VP&现知乎大V 庄明浩;投资人兼畅销书作家 小野酱;投中网编辑 蒲凡 要点速览: 投行青年跳槽的原因:别人是偶尔出差,我是偶尔回家(02:34) 土老板们的CVC,是一个好的去处吗?(09:44) 投资圈今年的金三银四,真的很有氛围(19:14) 留在金融行业or去被投企业做实业,投资人的必选题?(24:53) 我去被投企业,是发现自己轮盘轮不动了(30:55) 对于文科投资人来说,赛道轮盘更是一个挑战(35:44) 这是一个“职场个体价值”被无限压缩的时代(43:53) 投资行业里的另一个职业困境是,“中间阶层”消失了(49:19) 投资圈会介意求职者的“跳槽”经历太多吗?(58:20) 旧的职业路径失效了,新的职业路径有雏形了吗?(1:07:27)
- vol24:“我86岁的爷爷都在谈Sora”
过去几天,你应该在朋友圈里多次看到这张梗图:左边是大家熟悉的Sam Altman,右边是李一舟——这位可能需要多介绍几句。 根据公开资料,李一舟设计专业出身,在湖南大学艺术学院读硕、在清华大学工业设计和设计创新方法专业进修,第一次成名是因为参加了2012年的求职类综艺《非你莫属》,剧情是李一舟谦虚地寻求一份6000元月薪的岗位,但在多轮面试中展现出了与“预期薪资不匹配的产品洞察能力”,周鸿祎直呼工资要求“低低低”,至少需要增加到“转正后2万”,潘石屹当场做出承诺带他与“世界顶级建筑师接触”,以至于顺利在节目播出后获封“最牛求职人”。 第二次出名的姿态知识付费导师,忽然神秘地拥有了“十年人工智能从业经验”,在抖音上售卖人工智能课程,不断在短视频里高喊“我All in了AI,赚到了第一波红利”——大量江湖传闻证明后半句言之非虚,一组引用最多的数字是李一舟靠“一舟一课”3年赚了1.75亿,平均每天创收50万,因此又获封“超级个体天花板”“AI搞钱第一人”。 在Sora震惊全世界、OpenAI的估值攀升到800亿美元的这几天,Sam Altman“适时”地和这样一位大神并肩出现在“中美AI巨头”这条刺激的大标题下,嘲讽浓度直接拉满。 不过老话说得好,玩归玩,闹归闹。甭管有多少嘲讽意味在这张图里,Sora都是实打实地火了,甚至成为了全民热点:在投中网评论区里有一位大哥分享了他和爷爷的聊天截图,说就连他86岁的爷爷,也给他转发了关于SORA的科普视频;在小红书上,一位投资人吐槽说,自从大年初九复工以来,至少有3位朋友跟他说打算做“中国的sora”;2月底,英伟达财报公布后顺利让市值逼近2万亿美元——这一系列发展的背后,显然有很多信息,在玩笑的过程中被我们消解掉了。 所以本期栏目,我决定邀请朋友们共同聊聊一些关于“Sora出现之后”,那些“将会实际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未来问题。比如与去年年初几乎同一时段出现的ChatGPT热潮相比,同样作为所谓的行业“原子弹时刻”,这波Sora热潮有哪些差异?中小创业者们真的被打击信心了吗?难以挖掘新OpenAI的投资人还能做什么? 本期研讨会成员:从2022年中期就开始关注大模型的投资人 沈雪雷;专注于早期项目孵化的投资人 邓瑞恒;虚拟人IP博主 元宇宙公主;奇绩创坛F21被投团队、超线性CEO 王骁;投资人兼作家 小野酱;投中网编辑 蒲凡 要点速览: 投资人不会对Sora的出现感到意外(02:42) 对创业者和普通用户的影响,或许也远不如GPT时刻(09:30) 这一代的大模型创业者,有web3创业者的影子?(15:42) OpenAI这样的公司,是投资孵化不出来的?(20:59) 李一舟是这个时代的“耗材”,上一个时代的李一舟是谁?(25:42) 英伟达像极了1995年的思科,那它也会复制2000年的命运吗?(36:55) GPT时刻之后是兵荒马乱,那么Sora时刻之后会是什么样的节奏?(43:54) 投资人会进入大基建时代,那小个体创业者呢?(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