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迦梨谈艺 | 里林2019-2023:用刻刀输出的人
大家好,欢迎收听这一期的迦梨漫谈。2023年12月10日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冬日下午,我在迦梨工作室朝南的窗边听我的朋友里林讲述她从2019年接触版画,2021年离开大连搬到上海的故事。虽然我们已经是在这两年中格外熟悉的朋友,但这是我第一次借着录制播客的机会,听她详细描述这段经历。而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刚刚从她这里继承下来的工作室。她在这个12月搬离了上海。 之所以叫做漫谈,因为我想一定程度地保留她的讲述的开放性和我们聆听的灵活性。大家会听到录音中展示了这个工作室空间的情况,有回音,有远近,而且有很多的大笑声。这是我和她在过去两年间讲话的常态,为了防止大家被笑声炸裂,我最后保留的笑声大概只是现场实际发生的十分之一,但希望已经足够让大家体会到里林的性格。首先,里林讲述了自己2019年关闭经营了10年的回声书店的原因和版画在书店结束后给她带来的新的契机。在大连的工作无法如愿开展下去的同时,2020年的秋天,里林收到了51人的邀请。我当时联系了400多位朋友,邀请他们为《每日的工人阶级史》这本书翻译366天中一天的内容。最后有372名朋友参与了这项翻译工作,其中一位就是里林。里林翻译了她生日那天的内容之后,刻了一张刚果第一任民选总理帕特里斯·卢蒙巴的版画,随着译稿一起发给我。这就是我和里林自2015年认识之后的重新认识。 2021年6月,里林终于从大连把根甩到了上海。一直到2023年底离开上海前,里林与她所生活的那个上海建立了超出她想象的关系。在这个期间,她在游泳办事处招待了来来往往很多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来刻版画,并又从版画延伸到了陶瓷。这些都来自现实生活的刺激。在2022年她在景德镇发现了陶瓷对于她的高度上手性。她在陶瓷这个媒介中又找到了新的自由。 希望大家在这个浓缩了笑声和记忆的播客中,听到里林,也听到自己。 大连回声书店的最后一夜。 大连清爽街2号的楼梯扶手,这楼里的404室是里林和孙伟的“主动工作室”所在地。 里林和孙伟在主动工作室里玩版画。 里林在受到《每日的工人阶级史》翻译项目启发后,刻出的刚果第一任民选总理帕特里斯·卢蒙巴肖像版画。这张版画推进了里林和版画的关系。版画不只是一个活动工具,也是个体和集体进行思想和感情输出的绝佳媒体。这张版画开启的里林和51人的合作,也促使里林离开了扎根十几年的家乡大连,搬到了上海的建国西路。 里林在上海建国西路家中进行的版画招待陆续不断地接待着对版画一无所知的新老朋友。 里林为《每日的工人阶级史》刻的一组版画做成的版画拼贴。里林不停地自己刻,招待别人刻,也不停地探索版画附着在不同纸张和媒体上的可能性。 里林从51人之一“新德里的秘密”工作室主人暴岩那里得到了印度拓印工艺的启发,从他的布料片段中汲取灵感,做成的一组版画窗帘。 2022年4月封控第二天在建国西路的住处,里林版画招待邻居们。 2022年10月,里林在景德镇的第一盘陶瓷素烧。 里林在上海的工作室游泳办事处的常态就是这样一边接待人,一边不停地刻。 搬离上海前的2023年12月,里林建国西路家里的壁画终于在里林的邀请下,由朋友们集体创作而提前完成。版画中间的人物来自《每日的工人阶级史》中的一张欧洲历史照片,但是版画里其他的内容,则渗透交织着在上海的两年间,里林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 迦梨谈沪 | 上海九十年代是啥物事(sa meh-zy)啊?
三名八零后各自在普陀、虹口和卢湾度过了九十年代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他们居住和活动的空间包括但不限于:本地人的绞圈房、单位分配的新工房和老公房、隔壁弄堂发生命案的石库门、动迁户和本地农民共生的城乡结合部、法租界内部的下只角和上只角交界处、发臭但闹猛的苏州河南岸普陀段、黄河路边的体育大厦二楼、原先是上海县的那部分徐汇、原先是农村的那部分浦东新区、原先是宝山的虹口、原先是农田的动迁房等等。 最后,有一个只能继续被追踪和讨论,却不能得到答案的问题: 那个生猛、多样、开放、躁动和充满上升狂热的九十年代,和千禧年后那座日趋干净、规范、“全球”、光鲜当然也更少上海话的城市之间,不知道存在着什么样的因果关系。九十年代的上海,到底是啥物事? 这次对话在三位谈话者的母语沪语和他们从小被推广的普通话夹杂下展开。 谈论者:Ag,梁捷,陈韵 日期:2024年1月14日 地点:迦梨工作室 语言:沪语夹杂少量普通话 纪录电影《逝——上海冬夜的爱与死》(Love and Death in Shanghai, 2007,导演:Phil Agland)通过追踪1998年上海的一起凶杀案件,展示了动荡时期上海几位居民的私人生活。上图为影片官网中的视频截屏,刑警八零三的审讯室内。
- 迦梨谈书 | 《艺术档案(库)的可能与不可能》主编潘律访谈
时间:2023年11月12日下午 地点:上海虹口四川北路永安里一朝北亭子间内 嘉宾:潘律 在迦梨图书出版的《艺术档案(库)的可能与不可能:亚洲的理论和经验》上市三个月之后,我们终于有机会跟该书主编潘律进行一次面对面的深度的对话,她对于自己从2015年以来与这本书有关的前因后果和个人历程首次完整叙述,为本书的读者提供一个更饱满的语境。 潘律在2021年出版的著作《图像、想象和想象之所》。正式在筹备这个论题的时候,她得到了来自历史系教授关于档案的提醒和“质疑”,从而开始对“档案问题”产生了兴趣。 当代艺术理论家Boris Groys的著作On The New给过潘律很大的启发,后来她成为了本书中文版《论新》的译者。 潘律在导览和解释自己在福冈亚洲美术馆驻地结束后所策划的展览“Archival Flows: A 90-Minute Exhibition”,2016/6/23。 潘律从福冈亚洲美术馆收藏里拍摄的档案图像之一,白南准1994年在该馆所做的放映和行为现场照片。潘律在驻地期间阅读了大量该馆在进行收藏研究过程中的工作照片和档案。 日本土方巽档案库中收藏的土方巽演出的电影《诞生》在大阪世博会中首映(1970年),收录于《艺术档案》一书中森下隆撰写的《土方巽档案库:日本舞蹈档案库的先驱》。 位于广州的中国当代录像艺术作品档案库——录像局,2013年。《艺术档案》一书收录了潘律对陈侗所做的访谈《“积累”与“回馈”:陈侗谈录像局》。 新加坡艺术家和策展人许元豪在家里的新加坡艺术档案库,2010年。出自潘律和许元豪的访谈《一个人的档案库:许元豪谈建立新加坡艺术档案库之可能性》。 在马来西亚槟城出版的Ismail Hashim画册封面。其中三位马来西亚策展人和艺术家黄海昌、艾哈迈德·马萨地和沙布尔·侯赛因·穆斯塔法的对话《与不完整性的邂逅》收录在本书中。 马来西亚艺术家区秀诒的表演作品《南洋情报交换所》剧照。区的《其他、东京之夜、椰林与虎:伪旅行者的观察笔记》是少有的用虚构的方式进行档案书写的艺术家作品。 维多利亚公园里的维多利亚女王像,李继忠摄影。这张照片收录于李继忠的文章《复还、缮修与进退维谷:战争中的对象、记忆与文献》。李继忠也是《艺术档案》一书的副主编。 孟加拉漫画《男人的隐秘性格》,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出自印度艺术家沙弥·达斯的文章《论印度艺术档案库之必要》。 “心灵的态度”展览中奥莱·阿瓦亚向何塞·马赛达致敬的作品,2017年,菲律宾文化中心。出自菲律宾学者和策展人达鸯·伊劳拉的《档案缪斯/沉思,档案转向或展览转向》。 日本艺术家松泽宥在他位于长野县诹访市家中的“Psi之房”,这是前卫艺术家松泽自己的档案库和思想空间。出自嶋田美子的文章《曝光:(关于)松澤宥的档案库》。 仙台媒体中心“记录与回响”展览中一个模拟居家的房间里展示“recorder311”项目中记录的图像和视频片段。出自《仙台媒体中心3・11 地震档案与美术展的关系》。 1988年台湾绿色小组拍摄的纪录片《反五轻运动》截屏。绿色小组成立于1986年,结束于1990年,被认为是台湾解严前后最重要的非主流媒体,也是“行动主义”纪录片的滥觞。 翻开粘贴的图片将展现另一张同一天拍摄的照片,摘自松本篤的关于他搜集民间照片档案编辑制作的书《我在呼唤你:人类与大象的重生》所撰写的文章《没有档案人的档案库》。 首尔倾听城市小组的一张活动海报。给小组成立于2009年,关于它的一些项目和活动收录在《艺术档案》中的《归档“共”空间:反城市化和反拆迁的斗争》。 本书可以在淘宝“迦梨商店”购买。 编者的话 第一部分 积累与创造:档案库的诞生 * 日本现当代艺术群声:日本艺术口述历史档案库 * “积累”与“回馈”:陈侗谈录像局 * 文献的各种可能:亚洲“关系式/ 去殖民”视觉艺术档案库之创建与策展 * 土方巽档案库:日本舞蹈档案库的先驱 * 一个人的档案库:许元豪谈建立新加坡艺术档案库之可能性 第二部分 瓦解与重塑:艺术家、策展人和学者论档案库 * 与不完整性的邂逅:档案、机构体制与展览生产 * 论印度艺术档案库之必要 * 没有尽头的档案:文献中的中国当代艺术与策展实践 * 档案之眼:当代台湾录像艺术如何对日本殖民史事发动影像起义 * 曝光:(关于)松澤宥的档案库 * 众志以成城⸺档案的反问 * 其他、东京之夜、椰林与虎:伪旅行者的观察笔记 * 档案缪斯/ 沉思,档案转向或展览转向 * 复还、缮修与进退维谷:战争中的对象、记忆与文献 * 阮纯诗的散文电影与“档案论” 第三部分 公共与想象:作为社群自画像的档案库 * 仙台媒体中心3・11 地震档案与美术展的关系:从“记录与回想:漫步影像之家”展说起 * 自己的影像自己救:记一个台湾民间影像保存运动 * 没有档案人的档案库:《我在呼唤你: 人类与大象的重生》笔记 * “诸众之貌”:黄孙权谈连结、网络和亚洲影像资料库 * 实践中的实践:合作式艺术档案,从想象的社群到建设中的社群 * 关于印度尼西亚公民与地方社群建构档案馆的一些趋势 * 归档“共”空间:反城市化和反拆迁的斗争 附册 艺术档案库手册